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漫步巴勒斯坦读后感1000字

  《漫步巴勒斯坦》是一本由(巴勒斯坦) 舍哈德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步巴勒斯坦》精选点评:

  ●在看完以色列中产阶级写出的《应许之地》后再来看巴勒斯坦人从另一角度描述的以色列,真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两相对照,也许才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这片土地上存在的愤怒和仇恨。也有点明白为什么应许之地的作者在书最后表达对和平的茫然不可期。

  ●作者从小就熟悉的山区,后来被以色列默默占领,还建起房子,逐渐开发出来。作者作为律师一直为国家争取这些土地的所有权,然而却被奥斯陆协议对以色列行动的默认打击到了。结尾作者以心态平和安稳的以色列青年和充满仇恨对伊斯兰教义深信不疑的巴勒斯坦青年做对比,有一种荒诞的感觉。

  ●圣经之地的宗教,似乎就没有过宽容和博爱

  ●巴勒斯坦是一个充满战乱的地方,但是作者却以平静的心态,述说着巴勒斯坦迷人的深林里美丽的一面,令人不禁心旷神怡。如果巴勒斯坦的人都是像作者一样的漫步者多好

  ●如题。景色描写很细腻。

  ●跟着作者穿梭在历史地理政治中,感受他的赤子爱国心,感受一份失落家园里的诗意。以往只知巴以冲突,加沙地带,耶路撒冷,其实陌生,这本书带领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只是窗口,难窥全貌,引发探究的好奇心已经难能可贵。

  ●撕裂的土地和人民

  ●两个名族之间的斗争,到底谁对谁错已经无法说清,毕竟没有身处在那个环境下无法体会那种悲哀。但是我确实也反对其他国家的干预,以及为了眼前利益而破坏环境的愚蠢做法。我早知道联合国形同虚设,但愿以巴两个民族迎来最终的和平,希望这不是妄想。

  ●文明的裂痕。

  ●翻译得比较差,原著的忧郁感体现不足,失去回味的空间,导致中间(尤其是第三次漫步)非常乏味。建议先了解这段历史再阅读,个人觉得作者本人倾向性太强,若不了解历史很容易被作者观点带走了。

  《漫步巴勒斯坦》读后感(一):愿作者在有生之年能再回到山谷里漫步

  第一次对这段仍在进行中的纷争有点认识。中间的几篇有点沉闷,堆了一堆不认识的阿拉伯地名和对以色列的抗议。但是非常喜欢漫步五中在山谷里和一个以色列年轻人的对话。真是打翻五味瓶的感觉。

  书是完全从巴勒斯坦人的出发点写的,连作者最后也承认他可能有时也普遍地妖魔化了以色列人,其中可能也有有同情心的,或者纯粹是因为被自己的国家洗脑了所以才有一些激进想法的。同样地在巴勒斯坦人里也有一些极端激进的,看见英国人就要杀了人家的这种人。

  虽然我对这个宗教没有意见,但是我同意作者的观点:犹太复国这个概念绝对不是抢夺巴勒斯坦土地的理由,这只是一个借口。如果以复国的这个概念去想的话,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夺回海参崴。这个印第安人是不是应该夺回整个美国。这个理由有点强词夺理。

  《漫步巴勒斯坦》读后感(二):简评

  本书曾获过奥威尔奖,但以我看来,奖项颁得并不十分恰当。

  以色列人在绝大部分篇幅里都是作为一个缺位者的身份被简化描述的,盖因作者作为一个巴勒斯坦人倾向性太强缘故,若不了解巴以冲突之始末,被书中论述带跑是颇为正常的。

  本书所书写的唯三段有趣:一、作者先辈阿米恩以及夏日别墅和“王座”——回忆巴勒斯坦的传统生活,那不畏艰苦并以之为乐的心态使人感动;二、第七次漫步与以色列青年的对话——唯这次以色列人才不再作为一个简单形象出现,客观上超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范围,道出了一定的真实;三、最后一次漫步遭遇两个蒙面的巴勒斯坦青年——使人在同情巴勒斯坦遭遇的心态下又怒其不争。

  本书其余部分,书写上无趣,但概括起来却颇令人觉得玄妙。以色列借以“法律”名义剥夺去巴勒斯坦人西岸的土地,以色列殖民区在西岸的蔓延隔断巴勒斯坦的整体性,建设过程中破坏巴勒斯坦人记忆中的山川大地,最终致使其无法建立一个连贯版图的国家。至此,事情开始错位了,以色列从原先在西岸的飞地状态开始演变成主导者,而本来的主导者巴勒斯坦反倒慢慢进入了飞地状态,巴勒斯坦人被限制在了一个个的检查口前。也许人的心理跟身处状态有关,巴勒斯坦人由愤怒转化为感激和庆幸了,感激庆幸起以色列对他们放行时的恩典。

  话说回头,仅据本书观感,巴以冲突恐怕无法有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要么一方消灭一方,要么一方统治一方,否则,血腥就将继续蔓延。

  《漫步巴勒斯坦》读后感(三):这是一本了解巴以冲突中巴勒斯坦部分的入门级读物

  01.

  作者几次强调,以色列的领土占领行为并不符合国际法的规定,违背了国际法。但是事实是以色列就是这样堂而皇之的侵占着巴勒斯坦一块一块的土地,让原本的村落分崩离析。

  很难有什么规矩是可以被严格遵守的,所以我们才不断以及规矩和法律的重要性,因为困难所以不断以及。果真现实社会真的不是童话,你的遵守换不来什么,而之所以还践行着,应该就是为了过自己这关吧。

  02.

  一开始会觉得是一本枯燥乏味、老气横秋的作品,读着读着就会被细致的情景描写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带入。其中穿插很多巴以问题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实际体现。

  我对于巴以问题几乎没有任何知识积累,但是读下来还是对整个局面有了大致的了解。不过这是本以巴勒斯坦为主管角度的作品,会在问题的客观性上打一个问号。这不是占位问题,只是想尽可能客观的了解一件事情,不会被轻易带走情绪和观点。

  03.

殖民地永远的摧毁了贫瘠土地和丰饶居民区之间的戏剧化对比。

  前言里作者提到,他之所以写这本书,一是喜欢徒步,二是觉得外界对于巴勒斯坦的描写太过灰暗,更多的是对这个地区荒凉、凋敝、错乱的描写,而实际上巴勒斯坦有自己的美,也有自己的文化沉淀,这些是外界或者说是一个非巴勒斯坦人所看不到的。

  但真正读到这句话,才明白可能外界对于巴勒斯坦的描述不能用符不符合作为标准,更多的是角度的选择,是历史的角度,还是当下的角度,是横向的对比,还是纵向的对比。外界看巴勒斯坦,是从当下出发,横向对比观察者原本的生活状态得出的观点;而作者看巴勒斯坦,是从历史的角度,纵向对比殖民侵占前后的环境。

  贫瘠土地和丰饶居民区的戏剧化对比,才使得巴勒斯坦是个美丽、知足、简单的地区。这可能是巴勒斯坦在作者眼中真正的魅力。而不是后来被殖民侵占后的拥挤、混乱,因为没有了这种对比,让作者眼中的巴勒斯坦更破碎,他自己也更痛心。

  04.

  漫步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娓娓道来:

  第一次漫步通过介绍作者所熟知的人的历史,以小见大,侧面道出了巴勒斯坦的历史和人文风俗;

  第二次漫步着墨于作者在抵抗殖民入侵时所经历的几场土地所有权诉讼,其实就是巴勒斯坦人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与殖民入侵势力的抗争;

  第三次漫步,通过将幼年时期游历死海与此时游历死海对比,字字句句表现在抗争失败后的沮丧、气愤和恐惧;第四次漫步,在与当地人接触的过程中,描述了殖民地悲惨的发展过程;

  整体上看,这本书写的十分工整,加上本身不复杂的内容(除了巴以问题的复杂外),易读性还是很高的。

  06.

用主张和坚信苦难有更高的意义来忍受困苦——苦难不是徒劳的,不是没有目的的。

  活生生的修行和自觉精神啊!还有一句

像博爱一样,阿拉伯意义上的慷慨就是不计较,是不期待回报的给予,不是做别人期待你做的。

  另外感触很深的是后半部分,除了勾画漫步景色、叙述巴以问题外,作者在巴勒斯坦的失败中从自责到解脱的情感变化。他告诉自己,不要一味的沉浸在过去,用过去的失败鞭挞自己、苛责自己,更多的要想未来可以采取什么行动,而不是屈服于绝望。你所做的就是你的回报,你不能要求其他人给予你任何回馈。

  《漫步巴勒斯坦》读后感(四):我在荒野里呼喊,对着听不见我的世界

  “曾在荒野里无望哭泣的犹太先知以赛亚,在去埃及的路上在这个溪谷里停留过。我也在荒野里大声呼喊,对着听不见我声音的世界。”——拉贾·舍哈德:《漫步巴勒斯坦

  文/严杰夫

  根据圣经的记载,三千多年前,摩西带领着生活在法老政权下的以色列人,劈开红海、穿越旷野,跋山涉水来到神应许的一片“流淌着奶与蜜”的土地,那片土地被称作“迦南”。而公元135年,在罗马帝国镇压犹太人起义后,“迦南”被命名为“巴勒斯坦”。作为 “应许之地”,可以想见这片土地上曾经的丰饶和美丽。可是,在经历过从罗马到拜占庭,从奥斯曼土耳其到大不列颠等各种外来政权的入侵后,曾经那片“应许之地”上曾流淌的奶与蜜正不断干涸,如今的巴勒斯坦上流淌最多早已变成了眼泪和鲜血。

  对于我们这些“第三只眼”来讲,巴勒斯坦及其周围的中东地区恐怕算是国际新闻中曝光率最高的“明星”。但即使这样,又有谁能算是真正了解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呢?巴勒斯坦作家拉贾·舍哈德((Raja Shehadeh)的《漫步巴勒斯坦》,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那块土地的机会。

  首先要说的是,作者将一个十分浪漫的单词嵌入到这本小册子的题目当中:漫步(walks)。我想,每一位读到这条标题的读者,恐怕都会立即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恣意清新的画面来。然而,这本书的作者将要叙述的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历,显然不会像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主演的那部70年代好莱坞爱情电影(《春雨漫步》:‘Walk in the Spring Rain")一样罗曼蒂克,尽管它们名字里都不约而同地包含了这个惬意的单词。所以,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希望生发读者对那里的美景产生向往的游记,在作者笔下流出的,更多是巴以冲突下这个国家和人民遭受过或正在遭受的痛苦和扭曲。

  在经过七次“漫步”后,作者陡然发现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那个曾经的“奶与蜜之地”正在不可逆转地消逝。这种变迁造成的残酷现实是,在自己国土上“漫步”这一本该稀松平常的想法,却正变成一个奢侈的愿望。作者在序言中写道,“如今,在我漫步山间时忍不住会想,我能这样漫步的时间已然不多”,语气俨然像一位望着行将就木的亲人却毫无办法的无助者发出的呻吟和哀救。

  自1947年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及1948年英国结束委任统治起,潘多拉的魔盒仿佛就在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被打开。由于经济实力上的巨大差异,以及阿拉伯人内部自身的问题,以色列人在六十年里持续对巴勒斯坦人的生活区域实施蚕食。根据以色列军队执行的土地管理法律,只要确认某块土地上无人居住,以色列人就可以主张对它的权利。在类似的法律和政策下,以色列殖民者不断对巴勒斯坦居民的活动空间进行挤压。同时,在这种挤压下,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传统也逐渐崩坏。正如第四次漫步里提到的贝督因人,多年来都在纤特溪谷中牧羊,现在却被以色列官方赶走,于是就好像是“生命被从这些山里掘走了”。面对祖祖辈辈习惯着的生活环境与自己生生割离,某种意义上不就是表示自己的生命正在迅速流逝吗?

  当然,和每一位爱国者都会做的一样,作者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也曾甚至现在也在进行着抗争。拉贾·舍哈德生长在一个律师世家中,他的祖父曾在英国委任管理的巴勒斯坦法庭做律师,父亲则在1935年就开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所以,同主流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和“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不同,拉贾·舍哈德及其父亲主张通过法律权力的争夺来伸张巴勒斯坦的领土主权,因此属于所谓的“第三条道路”。然而,可以想见的是,这种典型的西方式政治观点显然很难得到当权者的重视, “奥斯陆的巴勒斯坦谈判代表不寻求法律建议,通过监视和挑战以色列战略所获得的有关以色列法律策略的所有经验和知识都因为风格文体问题而遭到驳回。”于是,法塔赫人签订的协议让巴勒斯坦人不得不承受以色列的法律和行政安排。根据1993年秘密签订的奥斯陆协定,以色列人保有对公路的管辖权,其士兵可以在巴勒斯坦领土上任意拦截任何车辆。我想,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律师会同一位巴勒斯坦同行那样,需要那样无时无刻地关注着邻国的法律和政策。

  面对不断恶化的现实,自己的呼声却始终无法得到决策者的响应,作者不得不陷入深深的孤独之中。当作者在圣乔治修道院将这种孤独释放在读者面前时,怎能叫我们不为这位执着而痛苦的巴勒斯坦人潸然泪下:“曾在荒野里无望哭泣的犹太先知以赛亚,在去埃及的路上在这个溪谷里停留过。我也在荒野里大声呼喊,对着听不见我声音的世界。”在作者的呼号下,我们或许能真正体会到,在巴勒斯坦这样的地方,为什么耶稣当年会如此期盼末世和审判的来临。

  更为严重的是,作者的这种悲痛不仅来自于外部殖民者和当权者,还来自于这个国家的普通民众,尤其是后代。这样来看,那最后两次“漫步”就颇有深意。在前面五次“漫步”中,尽管作者也经历过不少危险,但大多都是面对自己的挑战,然后最后两次漫步却让作者遭遇到了更为巨大直接的威胁:一次是直接遭遇了持枪的犹太人,一次是面对两个巴勒斯坦年轻人。尽管令人怀疑是虚构之作,且叙述中夹着过于浓郁的文学气息,但我们不得不去体会两次“漫步”对比下隐藏的深意。我猜想,正是这两次分别同犹太人和巴勒斯坦年轻人的谈话,透露出作者对巴以冲突未来走向的真实看法,作者似乎认为,真正对巴勒斯坦的未来构成威胁的,应该是那些被煽动起来的年轻的激进民族主义抵抗者。这些年轻人充满警惕和怀疑,却对祖国历史缺乏必要的了解,只会盲目采用暴力来实施抵抗和防卫。于是,在作者眼里,这些未来可能掌握国家命运的年轻人,会比异族殖民者更难以沟通,而这才是真正悲哀的事情。所以,作者最后不得不悲叹,“我和山谷告别。很长时间我都不会再回到这里了。”

  尽管血管里流着法律工作者理性色彩浓郁的血液,但拉贾·舍哈德依然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那片曾经“流着奶与蜜”之地的瑰丽景色:拉马拉周围蜿蜒的峡谷、碧透晶莹的死海、散落各处包含故事的古迹,这让我们意识到那块土地直到今天依然是地球上最为传奇的地区之一。然而,也正是在作者的叙述下,巴勒斯坦所面临压抑晦暗的现实,同它所拥有的无与伦比的自然人文风光,一起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也正是这种极富冲击力的现实冲突,恐怕正是本书最令读者触动的部分。

  《漫步巴勒斯坦》读后感(五):巴勒斯坦——一片正在消失的风景

  相比拥有话语权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失语”的位置。

  游客们在哭墙边被犹太人的祷告感动,在耶路撒冷的大屠杀纪念馆回顾二战沉重的历史,在特拉维夫海岸边感受丰富的现代生活……一趟旅程下来,几乎无法不同情和赞叹这个中东土地上不折不扣的现代化国家。

  但走进隔离墙另一边的巴勒斯坦,映入眼帘的是喧闹的市场、破旧的店铺、萧条的难民营……一墙之隔,隔出的是古老和发展,隔出的是富裕和贫穷,隔出的是希望和绝望。

  我们一直身处以色列与西方创造出的历史主流叙事里。但相比铺天盖地的关于以色列、关于二战犹太人大屠杀的舆论、书籍,巴勒斯坦处于完全的边缘。记录和讨论的缺失,让巴勒斯坦的苦难不被人关注。

  我对这本《漫步巴勒斯坦》本没有报什么期望,因为书名看上去过于“浪漫”,像是一本无关痛痒的散文集,不像是要触及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但读起来却觉得,作者切入的角度竟然意外地好。美好的山野漫步,与正在发生着的被占领、被殖民的惨痛现实交织,七次漫步,记录的正是巴勒斯坦的近代史。

  七次漫步,记录土地的变迁

  作者记录的七次山间漫步,时间跨度27年(1978-2007)。作为土地方面的律师,作者的工作让他比其他人更多地见证了政策的变化、土地的变迁。

  在第1次漫步的开头,作者就直接指出了令人悲伤的现实:

究竟是我还是巴勒斯坦会首先消失,还没有答案。

  这不是未雨绸缪、危言耸听。随着犹太定居点越来越多,巴勒斯坦的土地一再被侵蚀。未来会走向哪里,谁都给不出一个答案。

  在冲突到来以前,拉马拉的山区令人心旷神怡。对于常年被禁锢在崎岖山里、看不到开阔地带的居民而言,去山里漫步是一种解放。天气好的时候,从山里甚至可以一直眺望到特拉维夫、眺望到地中海。

  我被作者描述的溪流、悬崖、沟壑、峡谷、雨声深深吸引,读着他的漫步,我仿佛也去到了巴勒斯坦山区,跟着他一起听着蛙鸣、跨过溪谷,穿越耶路撒冷荒野干涸的河床,眺望死海边风景绚丽的沟壑。这片被《圣经》反复描绘的土地,在热爱家乡、热爱漫步的作者笔下,灵动、安宁、有生机。

  冲突刚刚开始、巴以关系日益紧张的初期,山是作者唯一的避难所、唯一的慰藉,虽然生活令人懊恼,但至少山还没有被外界打扰。

  后来,山里有年轻人练习开枪,山变得令人不安。

  再后来,在山里漫步会碰上以色列士兵,“散步”的正当性被质疑。他有时不得不请求以色列士兵让他回家,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拉马拉实行了宵禁”。他别无选择,只能与困境抗争。

  随着形势越来越恶化,“漫步”这个正常活动越来越令人紧张、令人不安。 自由的山岗也逐渐变成了危险地区,成为了他不断产生焦虑的来源。正如他所说:

我们的珍贵土地在我们的脚下溜走,就像死海从它含盐的海滨后退。 我可爱祖国的大片地区被筑起围栏,不允许我们进入。

  以色列士兵可能会盘查、开枪,甚至阿拉伯士兵也会百般刁难。山变成了无声的战场,闲暇的散步变得不被人理解,仿佛巴勒斯坦人不需要“生活”。

  最终,在被阿拉伯士兵押为人质、扣留和理论之后,作者觉得,或许在与以色列的冲突结束之前,他都不会再回到这里了。

  “漫步”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权利,在动荡中的巴勒斯坦,蕴含着完全不同的意味。 出现在山岗上,会被认为是特务、间谍,被认为是心怀鬼胎的敌人。而“只是来漫步”这个再平常不过的理由,却反复遭到质疑,以至于让作者发出如此的感慨:

世界上多少艰苦跋涉的步行者没有意识到,走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没有愤怒、恐惧或不安是多么奢侈,可以随意地行走,头脑里没有强迫性的政治辩论进行,不用担忧失去他们所热爱的一切,不必忧虑享受这种漫步的权利。只是行走,尽情吸取大自然的馈赠,就像我曾经做的一样。

  他们出生于此、生长于此,如今的生活却变成了:

现在我们在自己的国家里要秘密行动,像不受欢迎的陌生人,烦恼不断,从不感到安全。我们变成了大以色列的临时居民,生活在以色列的宽容下,在控制检查站的年轻男女士兵手下遭受侮辱的对待。

  对于在历史剧变中穿梭的人们来说,每次“漫步”,都可能是最后一次。

  巴勒斯坦人的心态

  家乡被占领、被殖民、被分割,本该是令人愤怒的,但作者的笔触却透露着令人难过的克制和平和。这种克制和平和,与我在巴勒斯坦与当地人交谈时的感受一模一样。

  在巴勒斯坦,不同于我的想象,那些本地人出奇地平静。他们冷静地讲述着近代发生在自己、发生在亲朋好友身上的故事。他们接受过去发生的事,也接受现在的生活。一个刚从监狱被放出来的、曾经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的士兵跟我说:“以色列科技强大,经济发达,把城市建设得很好,我希望学好希伯来语和英语,去以色列赚钱。”

  谈起这些经历,巴勒斯坦人注意措辞和分寸,令人恍惚觉得他们似乎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就连本书作者,对以色列也同样透露出复杂的情绪:

以色列开始建立殖民区时,开山修路,铲平山顶,给边远地区接通水电,我满心敬畏,还有恐惧。

  敬畏的是这个有财富、有科技实力的强大民族,恐惧的是自己的家乡被侵蚀、被颠覆。

  在中东,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向来不交好,其中,又以埃及、叙利亚尤其与以色列不共戴天。普通的埃及人、叙利亚人,甚至无法接受我说出“以色列”这个词,因为他们不承认以色列是一个主权国家,而坚持称呼那片土地为“巴勒斯坦”。

  倒是巴勒斯坦人,让我感到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平和。虽然是犹太人殖民的直接受害者,但他们如今残存的仇恨,似乎远没有埃及人、叙利亚人那么浓烈。或许是残酷的现实早已消磨了他们的脾气;或许是他们亲眼见证家乡被一点点蚕食,深知在不可改变的历史进程中的无力;或许是他们真切地看到了发展的差距,才对“以色列”有了一份不得不承认的敬畏。

  就像作者,虽然一直致力于通过法律和人权活动阻止巴勒斯坦土地的流失,但奥斯陆协议的签署,让他的斗争化为乌有。除了接受现实,他别无选择:

我不能再继续这种愤怒状态了,否则会消耗我的能量,我的生命会浪费在抱怨和悔恨中。该是接受现实的时候了,尽管会很艰难,却一定要找到坚持下去的方式,而不是丧失自尊和原则。

  对于三教圣城耶路撒冷,我的失望和作者差不多。在很小的耶路撒冷老城,雅致的犹太聚居区和嘈杂的穆斯林聚居区步行只需要10分钟,但没有人会去到对方的区域。人们在这个狭小的区域保持着非常严谨的界线。正如作者所说:

圣经之地的宗教活动鼓励的是排外和歧视,而不是博爱和宽容。没有什么地方比圣地更令人对宗教保有愤世嫉俗的态度。

  耶路撒冷像是个战利品,宣示着拥有者对这片土地的合法性。

  巴勒斯坦以色列之间的隔离墙,充满了全世界各国艺术家们的涂鸦。有的人在墙面画了一个裂缝中的耶路撒冷地标——圆顶清真寺,暗示如果没有隔离墙、没有故意挡住视线的建筑,从如今的巴勒斯坦是可以眺望到那个金黄色的圆顶的;有的人写下“make hummus,not walls”,呼吁拆除隔离墙、重归和平,共同享受美味的鹰嘴豆泥。

  但墙的拆除当然远没有这些口号和涂鸦所幻想的那么简单。巴以冲突背后,是对土地和资源的争夺,是对各自政治合法性的争取,是国际关系的角逐,是残酷的政治斗争。

  而从“失语”的一方——巴勒斯坦人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巴以冲突,倒是在主流历史叙事之外,提供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角度。本书是为数不多的巴勒斯坦角度,作者又恰巧是土地方面的律师,从情感和专业这两个角度,为我们讲述了巴勒斯坦土地的变迁。在我看来尤其珍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漫步巴勒斯坦读后感1000字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漫步  漫步词条  1000  1000词条  
美文

 电脑房琐记

 电脑房琐记  三年前,我调进新疆广播电视报,开始与电脑房接触,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那时,我们报纸由新疆日报社印刷厂承担电脑排版。记得七十年代初...(展开)

美文

 一块断砖所想到的

 一块完整的转,可以为人们出一份力,而一块断砖,只会被人抛弃。    断砖是泥土做的,却并不与泥土融合为一体,青苔爬满了它的身子。    当在面临死亡或即将死亡...(展开)

美文

 落花的伤痕

 曾经有一个女孩,在她十二岁那年,原来富有的家,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她爸爸因为背付一身的巨款逃在了外地,只留下她和她妈妈以及年纪还小的妹妹……    那时她还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