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不存在的旅行》读后感100字

  《不存在的旅行》是一本由柴路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存在的旅行》精选点评:

  ●视角文笔都不错,但有些故意为之的沉默还是略显矫情。

  ●一起面试过的姑娘,买来支持。

  ●图书馆

  ●感慨有这么油菜花又这么低调的人

  ●睡意是装死的鱼 弹起 逃走 进不去水中 也不在回来。这书记录了空白 却给了我全世界

  ●其實也算是在路上的公民讀本

  ●对失语者的观察。文笔很棒,羡慕作者的经历。

  ●很舒服的语言,很新奇的视角

  ●高中时最爱的一本书

  ●柴路得让我看到了一个沉默、安静的边缘世界,很有意义的书,文字也很棒。 18/03/24

  《不存在的旅行》读后感(一):关于身份与关于生活

  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作者居然是出生于攀枝花,还有就是书封面上的那句话。

  攀枝花这个移民小城有着作者遗忘不了的身份。而移民城本身就是没有历史与记录的。

  生活于生活的本身。

  7个地方,7个人,沉默的大多数。人们往往痴迷与话语权表面的权利,只是沉默者有着沉默者的力量。7个地方记录最多的是身份,对于身份的迷失,困惑。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不说话的黑暗与残忍,这个就是相伴我们一生的黑狗。

  《不存在的旅行》读后感(二):转:在生活的过隙处,忠诚地徘徊着一条沉默的“黑犬”,不是吗?

  来自三联生活周刊-------

  珍妮特·温特森说过:“当所有石头都会叫喊时,我们没有必要说话。”失语与哑无关,只是那条沉默的“黑犬”潜藏在内心已久,它经年累月承担着的,不是可以让语言描述或轻易取代的。当时代价值标尺、个人情感或信仰,连同苦厄沉积在一起,势必诞出坚硬的核,然后就像这只骄桀的黑犬的目光一样,无声而坚定地探向远方。今天推荐一本关于沉默的书:《不存在的旅行》。

  李铭志说:“最让人震慑的声音,其实是静默。”这本《不存在的旅行》的作者一定深谙这一点,他尊重静默,以及静默中的人和事物,并用15万字,代自己向沉默中的世界致敬。

  他说:这是一场声音背后的非正常探索。——他在路上观察并记录那些不同肤色、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或生活处境的沉默者。从中国西南边陲移民城、香港边境禁区到美国印第安人部落、墨西哥小城,再到台湾绿岛监狱。他在一开篇就说——“沉默栖息于此,地理意义的封闭空间,常常也是时代不善言谈的边缘。”在时代边缘上的“行走”也正这是这本书的纵深。

  作者就这么怀着对沉默的好奇,上路了。他只记录路上那些不开口的人。他说:“他们从未对你开口,而你似乎总能听见什么。在每一个他人的现在时,悄悄潜回自己的过去再回来,并感觉抵达了全世界。

  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精于描述与失语者相近的小人物,并用大量对话反证他们的沉默,在赫拉巴尔那里,这些闪动星稀光芒的沉默者是世界底层的珍珠。他们被制度遗忘,被集体否认,或被自身命运背弃空置在一个角落里,但正因为这样,他们的苦厄那么真实,惊心动魄——虽然他们没有发出声音。

  如果我们的目光穿越禁区,对他们的现在和过去投入一些关注和思考,这个世界会不会因此变得好一点呢?——但这些在谦恭的作者那里,都认为是过度的野心了。为了让内心的祷告有别于奢侈的愿望;为了更有力地佐证“沉默”的存在而非矫情地臆想;为了真实、妥帖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作者“坐在”了沉默者们的身边,并设法成为他们在世界另一端的朋友。他或许在直觉中就早已相信,这些无言的身影映照着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我们照拂的原来就是是我们自身有可能的处境。

  十余万字,7个沉默者的故事。完成的时候,作者调侃起来:“这是一门在路上形成的不靠谱非专业的微观沉默学。”

  但“让沉默本身,在这里大声开口”才是他真实想法。

  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

  没人能从他嘴里

  掏出更多话来……

  生活在树上——

  始终热爱大地——

  升入天空。

  哈金《因为我将沉默》:

  一旦我有了说话的自由,

  我的舌头就失去力量。

  我的诗为了打破隔绝人们声音的高墙,

  而变成钻子和锤子。

  但是我将被迫沉默

  脖子上那条花纹领带随时可以被勒成眼镜蛇。

  我怎能谈论咖啡和花朵?

  《不存在的旅行》读后感(三):文字中的沉默之金

  “

  Who got the right to say what to who by what?

  ”

  //

  作者在关于“沉默是不是金,开口的自由究竟是义不容辞还是不可理喻”的思考中导师用这句话提醒她多想一想。

  而我们确实会在想得越多的时候越不敢开口,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对以前的自己逆反。

  前段时间立人图书馆被关闭的事件在朋友圈掀起一阵风浪,无一不是慷慨激昂站在道德制高点表示失望和愤怒。但是回头一看,知乎上有以前的立人图书馆志愿者站在另一个角度谈起这件事,又是另一番观点。而值得注意的是,事件中的另一方主角一直保持着沉默。如果一个人不说话,那么其他人永远无法揣测出他的背后是阴谋还是真心。

  于是,在质疑所有旁观者或者参与者写作的目的的前提下,我知道我所能看到的只是已经被筛选过真相或者甚至其中还有一部分夸张扭曲。

  而我能做的,只是沉默

  因为在这样的时候,我也无法相信我所说的任何话是让我自己信服的。

  “

  米易。其实你叫“迷易”晓得不。春秋战国时就有的地名啊。我们都到了台湾后西康省才改的名。那是我以前的家。你一定要和妈妈切看看。

  米易,你是陈家的娃儿。有家回不了,这样不好。

  阿易。阿易啊。除了美国,你有个家在这边,但是还有个家,在那边,海的那边晓得不。

  ”

  //

  从四川钢铁城阴差阳错辗转到台湾眷村的老人对小外孙的絮叨。

  这本书里有太多的找不到属性的世界公民和从不离家的原住民,而这位老人是心心念念故乡的异乡人。

  我不知道老人年轻时是否也是向后来的年轻人一样想要远离家乡奔赴自由,所以我也无法推断,现在年轻的世界公民们老了之后会是坚持不属于任何地方,还是也开始放下曾经的倔强开始思念家乡。

  “”

  唯一想到了、提前学到了的是:即使人的属性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对于它的刻意寻找可能让人丧命或者失声,我还是渴望尝试。妈妈不是对我说过吗,有时候,无论在哪里,想要找到自己的属性都很危险。但不要忘了,我从小就是个危险的孩子。爸爸给我的最高荣誉便是:我伟大的小冒险家。

  我,愿意尝试。我,希望冒险。我的前所未有对冒险和颜色编码的渴望,就是在这个小道上生长起来。

  ””

  //

  最好的朋友马克思的自白。

  主动寻找自己的属性或者说认识自己其实是一件需要挺大勇气的事情吧。我有时会因为发现自己的状态和原本的定位有偏差而对自己失望。所谓往事不堪回首,其实也是很多人逃避真实的自己的一种借口。

  “

  “还会回到台湾的家吗?”我问她。放下施叔青的《风前尘埃》,她叹口气,笑笑,“一介岛民,在哪都没差。念念书,已经回家了。”

  ”

  //

  定居西雅图的台湾老太谈起家乡时说的话。

  “念念书,已经回家了”,是思乡至深,是无奈至极,也是年龄和智慧赋予的豁达吧。

  平时离家在外,我纵然想家时会去持家乡的美食,但是真要思乡起来,家乡城市的无数细节在脑海里闪回,恨不得转专业去学物理做个任意门,或者大睡一场梦回故乡,却是怎么也说不出来“吃吃饭,已经回家了”这样的话的。

  倘若哪一天一本书或者一顿饭就能缓解思乡之痛,那也是很幸福的事吧。

  “

  沉默的行动者,有时比雄辩家更容易上路。

  ”

  //

  因为语言导致行动,而行动,带来改变。

  (注释符前引号内文字引自书籍原文)

  《不存在的旅行》读后感(四):忍不住手贱,贴个序节选

  這是一場聲音背後的非正常探索。

  我有很多怪癖,其中的一個——在路上居心叵測地觀察并記錄那些不同顏色的沉默者。

  從中國西南邊陲移民城,香港邊境禁區,到美國印第安人部落,墨西哥小城,再到台灣綠島監獄——沉默棲息於此,地理意義的封閉空間,常常也是時代不善言談的邊緣;

  從口吃少年,失語癥患者,啞童到拒絕說話的女人;從寡言拾荒者,阿爾茨海默老人,語言不通的移民,再到習慣閉嘴的秘密保管員——沉默欲罷不能,驅之不去,就像一條“不存在”的黑犬,如影隨形。

  一直以來,我也有一條這樣的黑犬。

  出生在移民城攀枝花(1960年代的西南三線建設重工業城市,在這本書中,我稱其「花疆」),從小講沒有地域特質的普通話,很多時候我很難覺得自己是四川人。回所謂老家,在所謂巴蜀之地,偶爾用蹩腳的四川話和小孩交流,常常被稱呼「講普通話的那個」;在北京讀書,大家說我是四川的,可是其實我沒有其他四川人那種一見到老鄉就隨口四川話的「默契」。在香港、西雅圖,我多次遭遇眾人憑藉口音猜測我來自哪裡的場合,卻因這沒有任何印記的聲音以失敗告終。於是,我「被做過」福建人、東北人、甘肅人、陝西人、江蘇人和廣西人,還有台灣人。名單仍在繼續變長。

  這場探索的途中,團隊裡其他國家的人總是以為我是「從北京來的」,但其實我只是在北京住過幾年,讀過書,沒有更多。這種詭異的「他者」身份,在台灣達到極致——台灣人看到我是和美國人的團隊出現的,一開始都以為我是美籍華人或者日本人──當然,我至少一定是“外國人”;而團隊裡的各國人們,不懂PRC和ROC的關係,只知道都是「China」,就約定俗成覺得我也算台灣人,和團隊裡美國人、孟加拉人、墨西哥人、丹麥人都太不一樣。

  旅途的末尾,我即將“迴歸”香港中文大學繼續讀書。當大家關心我旅途後何去何從時 「So you"ll go back to Hong Kong, right?」話中自覺而成的「back」令我感到更微妙的尷尬──那座有著維多利亞港,重慶大廈和“吊頸嶺”,擅長安置逃難移民的城市令很多人既覺如“家”,又遠不是真正的“家”。

  這是一個普通路人的間隔年。

  我確實出發了,跟著這個美國人組織的全球漫遊團做社區義工、演巡回歌舞、住接待家庭,探索落腳城市、禁區與童年。然而我們的漫遊遠未遍及全球。我所能截取的只是這個世界多麼微不足道的一些人的碎片。

  我確實記錄了路上的各種人。可這分明是一種偽遊記。在漫遊路上遇見的形形色色的人,我只是記錄那些不開口的人。他們分明不說話,但我邪惡地“迫使”他們開口,再貪婪笨重地記錄。往事可能還未發生,未來便已逝去。

  這就像是一場根本不會存在的旅行。

  那個真實而不存在的“我”,隱匿在每一個沉默者的故事背後——

  時而是他或她遭遇的某個無關緊要的闖入者,我們和彼此一樣既不屬於這兒,又不屬於那兒,試圖進入某處,但總遭到拒絕;

  時而是在異域旁觀的黃皮膚黑眼睛的“瓷人”,身後那個叫做“身份”的影子,蠢蠢欲動,試圖逃離,卻終無法離開身體;好在總有人對她的關心是因為“瓷人”是誰,而不是“瓷人”背後是誰;

  時而是分不清記憶與現實的“你”, 造訪他人的生活,然而與語言無關;他們並未對你開口,而你似乎總能“聽見”什麽;在每一個他人的現在時,悄悄潛回自己的過去再回來,感覺抵達了全世界;

  更多的時候,只是個從童年出發,踏上好奇心爆炸之旅的無知記錄者。記錄的方式是第一人稱的謠言,第二人稱不靠譜記憶,第三人稱假想其開口的“口述”,或許,還加上第四人稱的秘密敘事。

  “我”曾經出於黑暗,又歸於黑暗,自以為可以呼喚聲音構成的某種正義,粉碎這些黑暗,卻才發現一個在路上的基本事實——即便再努力發出聲音,“我”依然幾乎不曾存在。

  你或许可把这当做一本开“口”讲话的沉默之书。

  这不是游记,不是传记,不是社群调查,不是纪实摄影集,不是非虚构写作的人物特稿,更不能完全称之小说,甚至不算是真正意义的间隔年记录。这姑且算是一本关乎沉默者的个人笔记,兼容现实和想象。当故事交错记忆,经验杂感伙同纪实影像,这或许都不能算靠谱的笔记。

  我只是希望从真实的间隔年旅行、人物原型、故事和我全部的路上经历中,暂时屏蔽掉那些光鲜亮丽的雀跃和尖叫,刨出些许细小而无声的部分:

  墨西哥城贫民窟的女孩为何手拿一盒散发薄荷、烧焦的破布条、苍蝇死尸、两比索的腐烂牛油果交错的气息的中国清凉油默默不语,且至少数年不开口讲西班牙语?

  我所认识的香港祖孙三代,小孙子习惯“收皮”(意为住嘴、停止,较粗俗),父亲对过去讳莫如深,而祖父则死守禁区旧地,这是为什么?

  美国亚利桑那不知名的小城,老人和哑巴女儿花去了多长时间才能用手语“唱”出三十七首歌,“朗读” 圣经诗篇的一百五十篇和启示录二十二章,“ 背诵”附近街区七十九个店铺名称,以及为一个简称为“SB1070”的法案所侵犯的人们“祷告”?

  家住台湾花莲眷村的老兵晚年失读、失语,但还执拗地定期爬上六张犁墓地,伸开手臂,好像在抱着什么,又好像和空气对话。他究竟是否失忆?

  我寄宿的印第安女人家里,长嘴鹦鹉会讲三门语言,另一个女孩却从不开口,有什么秘密是我和孟加拉伙伴一无所知的?

  这却是太过野心和奢侈的愿望̶尝试做一种沉默的证词,让“失语者”们发声。即便,这种存证本身是吊诡的。表达的同时,已经失去沉默

  你會發現這還是一本什麽都沒「說」的致敬之書。

  如果說,這本書讓不存在的我,略微顯現一點聲音,我想以這點微薄的聲音向沉默過,沉默著或不再沉默的你們致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存在  存在词条  旅行  旅行词条  100  100词条  
美文

 留守女人

 01  夕阳西下,山沟里几户民房的炊烟已经渐渐的熄灭,一阵初春的凉风吹来,在秀儿家大门口从中午一直站到傍晚的山子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一直与山子对峙的那条大黄狗...(展开)

美文

 《作家和出版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作家和出版人》是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著作,精装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家和出版人》...(展开)

美文

 《沉没之鱼》经典读后感有感

 《沉没之鱼》是一本由谭恩美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