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困扰种种经典读后感有感

  《困扰种种》是一本由[美] 莉迪亚·戴维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 / 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困扰种种》读后感(一):真实的荒谬

  莉迪亚·戴维斯致力于发现生存真实的荒谬,这跟国内大多数先锋作家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为先锋而先锋,为形式而形式,堕落为无病呻吟(如果这些作家看到这条评论,“堕落为无病呻吟”,一定认为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而且越呻吟越有劲,甚至成为他们创作的主要动力。

  《困扰种种》读后感(二):关于莉迪亚·戴维斯作品的出版日志之一

  我觉得楚尘文化的2015年开了一个好头,我们终于推出了莉迪亚·戴维斯的第一部中文版作品。

  我可以自豪地说,这是我自2000年从事出版工作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事儿。感谢各种因缘际会使我们拥有了莉迪亚·戴维斯的版权。这也是我的十五年出版生涯中最值得铭记的。假如三年前我们错过了出版莉迪亚·戴维斯作品的机会,那将是莫大的遗憾。

  当我拿到《几乎没有记忆》的中文版样书时,我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想法。我们简直幸运至极,我们还意外地拥有了吴永熹这样的译者。她仿佛专门为莉迪亚·戴维斯而来,她当然是翻译莉迪亚·戴维斯作品的不二人选。她年纪轻轻,聪慧有加,译笔如有神助,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她一战成名,出色地完成了翻译工作。小说家朱岳成了莉迪亚·戴维斯作品的责任编辑,他本来就酷爱标新立异,仿佛臭味相投,他太适合做这本书的编辑了。朱岳的工作大家有目共睹,无须我再评论。很多朋友在微信或微博上迫切表达想尽快读到这本传说中封底可作镜子的书,确实,这本书的设计独具一格,与作品浑然一体,这应该归功于设计师小马橙子。

  当我激动地拿着样书哗啦啦哗啦啦地翻过来覆过去看时,莉迪亚·戴维斯排山倒海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不得不承认,好的小说天然就具备了吸引你的力量。而对于一贯对阅读有更高期待的读者来说,它的魅力无人能够抵挡。

  我对莉迪亚·戴维斯的出现欣喜若狂。

  《困扰种种》读后感(三):白日梦,或者真实生活的入口

  这一本书,读得特别慢。

  一开始都很难以界定,它为什么是小说?

  确切地说,这不完全是一场阅读,而几乎是一场随时随地可以开始,却经常难以结束的白日梦,你只知道自己是从哪里开始,却每一次都无法预测,会在哪里结束。

  戴维斯准备了一个又一个平行世界的入口,她开始的地方,向来是你从日常中间荡开思绪的那一秒,而当她准确地捕捉到这一秒的时候,其实故事的结构,甚至于有没有故事,都已经不重要了。

  是的!我也曾经这样!一开始你会这样想。

  于是就在不停的惊叹中一路走到底,无数次因为被击中而响应,然后走神到自己的故事里面去,回味当时的气味,温度,皮肤的触感,和与此伴生着的,丝丝缕缕的情绪和意识,然后命运之感油然而生,等你回到书本身,已经半小时过去了,而你只不过前进了两行。

  再然后你忽然醒过神,回过头来,想起,也许,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或长或短的篇章,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都是精确和恰到好处的设计,它们共同营造了一个共鸣腔,在你的大脑和身体里激活了那些平时倏忽而过的,隐藏在最底层的感触,这个时候,颤栗会从脚底升起,一直通往心脏。

  这当然是小说。

  不不,这里不需要故事,那些故事自然有它们的好,篇幅广大,跌宕起伏,声情并茂,但始终描述的是他者的,线索隆起的命运。

  戴维斯则只写了一件事,生命中最底层的那些真实,那些在幽微的感触中,明灭闪现过的,可能从未到达过嘴角的轻蔑,从未流露在眼神里的枯萎和盛放,从未浮现在眉头上的焦虑和忧愁,以及从未被赋予意义的瞬间和从未被表达的思索。。。。不管是倏忽即逝,还是缠绕不去,都只有你知道,而且由不得你不承认,它们存在。

  所有的起伏都是你的,而她只是冷静而直白地唤醒了它们,并且最大限度地赋予它们以形状。

  所有的故事也都是你的,而她只是给了你,故事的入口,和进入故事的好理由。

  《困扰种种》读后感(四):文本的狂欢

  原以为《困扰种种》跟上一本《几乎没有记忆》一样全是超短篇,没想到还有意想不到的文本创新。

  莉迪亚·戴维斯随心所欲的任性别具魅力,就好像,文本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任其搓圆捏扁的面团,而作者本人是最有游戏精神的大厨。

  可以说,《困扰种种》简直就是文本的狂欢——

  有时候,标题本身和一句简单的正文互为补充构成文本,比如标题提出一个问题,正文给出答案。比如《即将结尾:那个词是什么?》,“他说,‘我刚认识你的时候,我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奇怪。”

  《陪审义务》全文用没有Q的Q&A形式写作,读的时候会情不自禁根据A脑补出Q,看答案猜问题,读的过程也是参与创作的过程。

  《(打着嗝的)口述史》全篇是一个女人的自述,每一句都有一个不规则的停顿,读者可以自行打嗝,很有代入感。

  《我该怎样悼念他们?》由一个一个的单句组成,每一句都是“我该(怎样怎样)吗,像X?”怎样怎样是一个简单的习惯动作或者好恶,而X分别是L、K、C、B、M、R、S等字母,C出现的频率最高。连贯读下来,对这些代号背后的人物形象就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作家D太太和她的16位女佣》有点像剧本,开篇列出前后十多位女佣的名字和特征关键词,之后每段或是介绍D太太的家庭、写作、家务,或是直接给出D太太的招聘广告、女佣错别字连篇的信件,或是叙述女佣和她的互动。

  居里夫人的传记一扫所有传记的冗长面貌,每段给出关键词之后,来一段简单叙事。

  莉迪亚·戴维斯自己的性格还是能从很多篇目中看出来,她的敏感、多思,她对字词(英语字词、法语字词)的较真,她对父亲的尊敬,她对于记笔记的狂热,等等等等,简直是跃然纸上。

  读她的第一本《几乎没有记忆》的时候,我曾感慨:感觉她真是一个难相处的女人。没想到在《困扰种种》里的《多么困难》一篇,她自己也半真半假地感叹:我是一个多么难相处的人啊!——读者和作者,隔着书页,建立起多么神奇的默契。

  《困扰种种》读后感(五):想明白困扰之所以为困扰,它便不再是困扰

  莉迪亚·戴维斯的小说,不太像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但又确乎是精彩的小说。布克国际奖评委认为其“难以归类”。她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戏剧化、语言的韵律感、立意的深刻性,却有极简主义善察生活的慧眼和后现代小说家调遣文字的熟稔,因强烈的共鸣而引人深思。

  《困扰种种》是戴维斯两部短篇小说集《塞缪尔·约翰逊很愤慨》和《困扰种种》的合集。同名篇目并非书中最出彩的一篇,由概念抛出易被忽视又无处不在的前因后果,倒是典型戴维斯风格。窃以为,此篇篇名颇能为全书作一概述:想明白困扰之所以为困扰,它便不再是困扰。

  且让我们追随戴维斯,重新发现我们的困扰,那些难以言喻,又悄悄啮噬的烦恼。张爱玲有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困扰可能源于一次和家人的龃龉,可能是繁冗工作中的厌倦感,可能是对熊孩子莫可奈何的怨气,可能是为某平凡物件的得失所惑,也可能是对世事规则的郁结。要把它们放到台面上谈,似乎有些小题大作,好比《简和拐杖》里为借出未归的旧拐杖所扰;还可能会羞怯自责,竟然对不谙世事的婴儿乱发脾气。

  念念不忘难释怀,该如何开解?戴维斯的譬喻幽默辛辣。以带娃为例,《你从婴儿那里学到的东西》试图自嘲窘境,找到积极面:“应该学会分辨什么是最重要的事,然后一有机会就赶快去做它”;升级版本可在《旧字典》中窥见,使用旧字典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它不受伤,我的儿子比字典重要多了,可是……再升级一点,参考《自私》一文,如果烦恼孩子占据太多时间,那就更自私一点,索性什么也无法打扰你,最后“你会为那件事不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而感到解脱、高兴,甚至是欣喜。”

  你可以说戴维斯没有太大野心,着眼点尽是些无关宏旨的事,什么信仰、理想、人生价值她不忧心,反倒是琐屑小事更令人着迷。但也同样可以说,关注生活本身是更大的野心,生活的学问何等深厚,真能通达洞明的人凤毛麟角。“衣食足而知荣辱”,没有生活的底子,其余的漂亮话都是空谈。戴维斯正是用这样一种欲拒还迎的态度缓缓着墨,将困扰梳理得熨贴妥当,方能整装迎击更大挑战。

  人说:“大事我做主,小事听老婆。”然而并没有什么大事,也是拐弯抹角表忠心。其实,小事哪有这么轻巧!困扰种种若都以戴维斯式的譬喻联结,悄然化解,一笑泯恩仇,真是再好不过了。

  ——丙申年读莉迪亚·戴维斯《困扰种种》

  《困扰种种》读后感(六):种种困扰

  -----------读《困扰种种》 文/纪汐

  正如丰子恺老师画画那样,他总是会在原来界定框内超出一些,从而使整幅画更加意味深远和一种超出生活界限的味道。而莉迪亚戴维斯的书就如丰老的画。用悉悉索索的琐碎生活,勾画了一幅幅很日常生活的文章,或短得只有一两句话,或长得让你意犹未尽。在《几乎没有记忆》之后,《困扰种种》更是莉迪亚戴维斯通过描述各种日常生活场景来揭示生活的真谛。

  作为当代真正短篇小说大师的莉迪亚戴维斯,从出道就一直是文学的宠儿,前后曾获古根海姆奖、兰南文学奖、麦克阿瑟“ 天才奖”。2013年更是由美国艺术与文学院为其颁发功勋奖章。同时她的短篇小说你很难去归类,短小说,记录体,笔记or 自己的一段思考?

  在《困扰种种》莉迪亚分为上下部分。56+57,共113章节。上部分是塞缪尔约翰很愤慨等56篇,从无趣的朋友开始,莉迪亚和我们探讨了无趣和有趣的朋友这个问题,可能我们的朋友是有趣的,却觉得我们很无趣,而我们觉得无趣的朋友,却觉得我们有趣;而老母亲和爱牢骚可不是就是我们父母的写照吗?(《老母亲和爱牢骚》)排版员阿尔文更多不就是我们抑郁不得志的代表吗?两姐妹虽因为亲情而在一起,可是却有不信任彼此,我们生活中的亲人有时候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表面看似友好,实际可能是在背后捅刀的始作俑者。

  我们也曾失去记忆,你向我问起了某个朋友的名字,可是呢,结果是,好吧,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熟。(《失去记忆》)

  我们已经忘记了这个人曾经和我们有过什么交集了。。。

  这样的场景不陌生吧。。。

  而下部分则是《困扰种种》的57篇。《两种类型》犀利的指出了男人和女人最大的不同,女人:容易激动的,在丢了一支笔后,一个女人抑郁难过了好多天。然后她因为一个鞋子打折的广告而激动万分,开了三个小时的车去了芝加哥的一家鞋店。看疯狂激动的感性女人,基本上每个女人都干过类似这种事情。而男人:头脑冷静的代言人,一个晚上,一个男人发现一栋公寓楼起火了,他去了另一栋楼寻找灭火器,他找到了灭火器,带着它回到了火灾现场。

  莉迪亚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我就是在和你们说道理,感悟人生。但是我们就是能够透过她书写的一个个日常生活场景,读出了人生哲理,为人处世之道,以及那些无法讲出口的内容。。。难怪时代周刊会说:“好像她写下的正是我们都在思考却难以形容的东西。”读出了味道的人,会觉得这是本好书,因为书中的大部分章节读起来都很有自己经历的味道,代入感极强。

  小说是基于生活而书写的。莉迪亚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加上自己的思考,用犀利,冷静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现代都市人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暴露日常中的荒谬与真实,直戳当代人的交往困惑与情感伤痛,锐利、幽默,却又不失温情与安慰。

  不信,你可以看看~《困扰种种》。

  《困扰种种》读后感(七):《困扰种种》:以充满威胁的方式谈论生活

  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即便他声称自己的作品“完全写实”,但或多或少,他也会对自己眼中的生活以专业的方式加以修饰。这个过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即便他足够真诚,但思考的本能,还是会让他眼中的生活在变成文字时,成为某种程度上“想当然”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全然真实的书写是充满威胁的。阅读看似是一个选择思索,“追根究底”的过程,其实也意味着对现实,对目力所及的逃避。而不加修饰地谈论生活,显然会是令读者感到意外的事情。

  莉迪亚戴维斯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便是这样的令人“难以忍受”。作品集《困扰种种》中收录的作品,看上去大多颇显怪异。它们有的很短,短到只有一句话,如“苏格兰的树那么少。”(《塞缪尔•约翰逊很愤怒》)、“不同食品制造商的代表们试图打开各自产品的包装。”(《一部纪录片的想法》);有的很长,却是以报告的形式写就,如《两姐妹(II)》、《我们想你:一份对四年级生慰问信的研究》;另外一些文本看似“正常”,似乎也隐藏着“话里有话”的无尽可能。

  总的来说,莉迪亚戴维斯惜字如金的创作方式,很容易让人想起以极简主义为标签风行的雷蒙德•卡佛。但与卡佛相比,莉迪亚戴维斯的作品要更加冷峻,也更富有哲学气息。譬如作品《孤独》:

  “没有人打电话给我。我不能去听答录机,因为我一直在这里。要是我出门,我不在的时候也许会有人给我打电话。等我回来的时候,我就能去听答录机了。”

  以如此方式表现孤独显然是恰如其分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读者自然可以根据这简短的几句话脑补出无数情节,可这篇小说自己,却连一个基本的结构都没有。这也就是她为何常常被人看作是一位“无法分类”的作者的原因之一——她的文字倘若出现在其他场合,恐怕是很难被当成是小说来读的,而卡佛则完全不会遇到这样的困扰。这些内容更像是某种“文体游戏”——但如果这是一种游戏,它似乎并没有给玩家们太多自主参与的余地。她用只言片语便可以勾勒出一种情绪,一种气质,或是一种微妙的尴尬,它们如此接近生活的真相,以至于我们会在不经意间被她感染,被逗笑或是刺痛。

  但这种书写方式,显然并不会为大多数读者轻易接纳。我们更熟悉的是与自己生活保有一定距离的“虚构故事”,供我们在闲暇时间仰望或蔑视。可莉迪亚戴维斯所营造的文本世界里,即便是弗兰茨•卡夫卡这样的“伟大头脑”,也会在面对一顿为自己情人准备的午餐时变得笨拙而可笑;而一次争吵可能的走向,倘若静下心来思索,也可能会千差万别。

  在莉迪亚戴维斯的文字里,一切生活都被平视,而一切被溶解在令人窒息的空气里的日常,这些人们得熟视无睹而只好随波逐流的微妙,则又再一次被她摆上了桌面。她的书写,本是无意冒犯众人的,但这些书写,又显然是在人们惯常的经验之外。当然,唯恐被冒犯的人可以捂上自己的眼睛——而真正的冒犯,也只有在受害人捂上眼睛的那一刻才算达成。

  《困扰种种》读后感(八):通向生活真相的捷径

  文/

  《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集》,在国内分为《几乎没有记忆》和《困扰种种》先后出版。前者包括1986年出版的《拆开来算》和1997年的《几乎没有记忆》; 后者收录的是2001年的《塞缪尔•约翰逊很气愤》和2007年的《困扰种种》。

  阅读《困扰种种》,大致会了解布克奖得主戴维斯的基本创作状态。在美国文学界仍旧沉溺于卡佛的极简主义短篇小说创作风格时,戴维斯的横空出世无疑如一声惊雷,震醒了那些苦于没有创新思路的小说家们。

  戴维斯创作手段之花样翻新,用“有才任性”来形容这位39岁才获得业界认可的女作家,名至实归。比如《塞缪尔•约翰逊很气愤》的内容只有一句话:苏格兰的树那么少。文字与题目面面相觑,读者完全可以在此脑补二万三千字。而且,书中还涵盖了各类文体:对话、问答、片断节选、短诗,以及中篇小说。对,这就是莉迪亚戴维斯和她的小说带给读者和同行的震撼。她的天马行空、奇思妙想和大胆妄为,为文学和生活都注入了一股新鲜气息。

  我们乐于讨论文学的价值。面对戴维斯惜字如金的文本,价值在哪里?罗曼•罗兰说,“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戴维斯便是这种英雄主义的缔造者。她用极其简洁客观、一针见血的文字,描写了许多“无名氏”,类似于你我他的生活状态。那些尚未经过修饰和渲染的生活真相,即刻扑倒在读者面前。尽管都是片断式地呈现,但并不妨碍我们对号入座。

  在《住惯城市的人》里,他说“我们是住惯城市的人,但你一个可以住的城市都找不到。”这不正是底层小人物的心声吗?注定“了不起的盖茨比”式的人物只能出现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里,而戴维斯书写的都是你们和我们。阅读中,会有莫名其妙的亲近感。你无法想象这位年近古稀的老太太带给你怎样的力量。你会觉得生活没那么枯燥无聊了。

  比如开篇的《无趣的朋友》,戴维斯在短短的几行字里用了那么多个“无趣”,人生里难得遇上几个有趣的人,这可真是感同深受啊。可这就是生活,你不能因为无趣而与其断绝生存关系。戴维斯的可爱在于,她在小说里不会跟生活客气。怒气冲冲和冷酷无情的人,是小说里的常客。

  当然,有人质疑戴维斯写的那些东西何以称为小说?勉强算做故事。我想,戴维斯的真实生活未必有如此宽阔,可以见识这么多的人和事,了解这么多的人际关系。其实,她的小说基本是“以人为本”,通过他们之间的关系、态度、思考和表达,去揭示生活真相。想象力是戴维斯在创作上的不容忽视的引擎与动力,是小说创作的特质。书中的《海伦与维:一份关于健康与活力的研究》,是多么有趣的一场想象。

  在谈论智戴维斯的智慧之前,读者应当注意她行文之间的冷淡。在现实生活里,她一定是一个散发“冷静”气质的女人。正因为这种气质与智慧粘合,她才会写出“但如果你去浇花就不能去写信”,如此平实的句子反而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或许称她为哲学家有些过而不及,但是她保证是一个认真观察并去思考生活的人。为我们拓开了一条通向生活真相的捷径,难道不是小说家的天职吗?

  《困扰种种》读后感(九):以强者的姿态向生活示弱

  “小说居然也可以这样写”——也是我读到《困扰种种》时的第一感受,这本书收录了布克国际奖得主美国小说家莉迪亚戴维斯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塞缪尔•约翰逊很愤慨》和《困扰种种》。按照篇目顺序阅读的体验就像是坐过山车,在各种文体的穿插中、各种人的故事和感受中跳跃、翻滚,畅快淋漓。

  虽说戴维斯的小说形式独特,但可读性非常强,有的篇目只有寥寥数语,例如《与苍蝇合作》一篇,两行字结束,苍蝇的生命也戛然而止,何等的利落干脆。其他时候,她也会在开篇就迅速将你吸引进一种似曾相识的氛围中,因为所写的就是你曾经有过的想法,而描述的重点也恰恰是在你关注过的焦点上,这样的阅读如同找到了知音。《我在国外某地的邻居》中就写了与自己不相熟的邻居每天照面假装不见的尴尬,“两人都努力避开对方的目光”,看到这里,我会立即想起自己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焦虑。更直接的是《钱》这一篇,“我不再想要礼物、卡片……我只想要钱”,不知被戳中的你和我会不会脸红。看到那些我们羞于启齿的自私和小心眼被她搬上台面,只得束手就擒。最激动的时刻就是我看到《两种类型》中如何形容“容易激动的类型”:“在丢了一支笔后,一个女人抑郁难过了好多天。然后她因为一个鞋子打折的广告而激动万分,开了三个小时的车去了芝加哥的一家鞋店”,怎么办,这就好像是我。

  还有很多时候,戴维斯讲述的并不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一个断片的生活场景,或是描述人物内心突如其来的一种感受,毕竟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也都是各种碎片的组合。那篇《科德角日记》像是随意的游记,又添加了很多自己主观的思绪。她会非常简单的说“昨天我在雨中散步时看到的……”,白描岛上的风土人情;又写到在房间中侧耳倾听楼上男人制造的各种声响,将五官感觉无限放大。《向南走,读<往最坏里去嗬>》写的是在大巴上读书,心情随着阳光和语句的变化而转变的过程,既生动又写实。

  契诃夫说过:“生活是恼人的牢笼。一个有思想的人到成年时期,对生活有了成熟的感觉,他就不能不感到他关在一个无从脱逃的牢笼里面”,也正像书名“困扰种种”一样,戴维斯关注最多的就是生活中的各种烦恼,烦恼比快乐更容易侵占生活。《甲状腺日期》中,丈夫不想用好的西红柿与牙医交换却苦于无法解释;《毛毛虫》为找不到掉在地上的毛毛虫而忧虑;《撇风》中想要帮客人和自己化解尴尬的焦急;还有D太太那些恼人的女佣们。戴维斯深谙生活会让我们示弱,活着必然要承受各种细碎的愁绪、苦痛、分离,有些烦恼甚至要把生活本身吞噬掉了。

  戴维斯很抗拒虚构文学中的“人工感”,只在小说中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她所呈现的就是一种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缺少高潮,没有前因后果,不谈理想、大道理,不塑造奇特的人物形象,这些看似随性,并不排斥谈论生活中的酸涩,却体现出一种极有洞见的观察者的智慧。她在行文中会有很多思考,《快乐的记忆》中,一直在思考何为快乐的记忆,如何能保留一段快乐的记忆?擘肌分理,处处体现了一种充满自信的狡黠。

  莉迪亚戴维斯早已看清生活不易,却仍愿意与之较劲,参透苦乐之后,还能用一种冷静、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不为困扰所囿,这不就是生活的强者吗。

  《困扰种种》读后感(十):韩东微博评论莉迪亚·戴维斯

  韩东微博评论莉迪亚·戴维斯《几乎没有记忆》各篇

  开始看这个。第一篇甚好,有种高档货色的流行气质。没准真会和卡佛一样流行起来。预祝一下![握手]

  还不好说,因没读完,但再好也超不过契诃夫和海明威,那可是源头的东西。[嘻嘻] //@楚尘文化://@楚尘: 我觉得她比卡佛高极多了,卡佛的作品有点单薄,重复。而她的作品总是冷冷地闪着寒光,尤其尖锐、逼人,俨然静水深流。

  看了第二篇,真的很好。@曹铁硬

  回复@曹铁硬:是。第三个仍然很好,有点晦涩,但不故意,且三个样式不同又都有作者的执著。推荐给司屠和爽姐。

  第四个,所写无趣,但独特的文体还是有相当程度的完成感。只是我不喜欢。

  《老鼠》非常好,前面三个完成得也不错,但如果都是这式的,我都想放弃了。

  《信》写得不错,情绪也普遍,但又如何?

  《一个人生的摘要》我很喜欢,不在于形式,在于质朴和幽默(质朴必幽默) ,终于在她笔下出现了。

  《房屋平面图》大好,太好!绝对!新鲜欲滴!感谢楚尘出了这样的书!

  随后几个短的都不错,的确是写作教程,可以这样读。启发性强于你读到的东西的意义。

  《瓦西里的生活速写》不错,概述的方式竟能达到再现的深度。戴维斯只要长度稍稍增大,能量就显出来了。倒是那些短小的过于机灵,且太讲究智识趣味,我不喜欢。

  《心理治疗》不错,戴维斯是概述大师,小说写得像提纲或者台本,胆敢这么干也算是发明。

  之后的四篇仍是概述。概述一般是为了加强速度,但她却有一种娓娓道来煞有介事的劲。根本言之,概述是其秘密武器?

  其后两个短的不喜欢,原因再说。

  《一个老女人会穿什么》和《袜子》都不错,戴维斯风格里的平稳之作。

  《困扰的五个征兆》极好,后面写飞起来了。过于平稳的东西让人怠倦,文学说到底还是主观之物,或者客观上的偶然之物。

  《我丈夫,肉》很好,集中注意力写一件事。

  《乡下的杰克》,机智,但意思不大,就像段子。任何段子一旦稍稍舒展那就不一样了,也就不是段子了。

  《福柯和铅笔》不喜欢。

  《老鼠》和《第十三个女人》不喜欢,没有诗的光亮又无文的松软,貌似高端其实不然。

  回复@打狗女郎--:看了一多半,因《房屋平面图》的绝对牛逼还在看下去,希望后面仍有惊喜。

  《教授》极好,有足够长的助跑以致于飞了起来。后面九个短的,除了《监狱娱乐室里的猫》都不喜欢,尤其是《一号妻子在乡下》,低端的做作。

  《圣马丁》非常好,在她的东西中算比较长的,尽显笔力。趣味有点《十年一梦》,特推荐给@司屠

  回复@司屠:短的的确不好,甚至很差。长的有好的。

  差不多读完,做个小节。戴维斯是个好作家,准确说是能集中注意力于一端的作家。她的概述方式独特,对其他写作者或有启发。也有超一流的比如《房屋平面图》这样的作品。但总体成就不大,我尤其不喜被称道的那些短东西。绝非源头意义上的写作,体现的是现代西方小说衰落的一面。收敛凝成的光如回光返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困扰种种经典读后感有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困扰  困扰词条  种种  种种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走走停停工作一周年感悟

 不知不觉,已经工作一周年了。从上年8月上班,到现在10月份,就这样一年多了。从今年6月底开始准备这个项目,到今天终于搞完了。一开始,真的很不想做这项工作的。 ...(展开)

美文

 葬

         灯火阑珊,暮色渐垂,隐隐约约,诡绿色火焰,是夜。光影斑驳,几点星云,潜藏的痛苦慢慢溢出,倾诉...(展开)

美文

 像儿时你的“小尾巴”一样跟随你

 萦绕在心间的问题真正成为一个问题的时候,感觉是否自己听力有了问题,不太确认的同时给予了再次肯定,视线的模糊,看不清眼前的物品,所有的东西都在晃动,瞬间的大脑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