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托尔斯泰自述(66 一场大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从1811年底开始,西欧军队开始集结、作战争准备。1812年,数百万人的队伍(包括运输和保障给养的部队)向俄罗斯边境运动。而俄罗斯的军队从1811年开始也在往边境集结。1812年6月12日,西欧军队越过边界线,一场大战开始了,也就是说,一个违背人类理性的大事件发生了。数百万人互相敌对,欺骗、叛变、盗窃、作假、印制伪钞、抢掠、放火、杀人,其罪恶行径罄竹难书。世界法庭即使花费几百年的工夫,也无法把它们完整搜集出来。然而当时干下这些事情的人却并不认为这是犯罪行为。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大战发生呢?那些幼稚而充满自信的历史学家说,其原因是奥尔登堡公爵受到侮辱、大陆体系遭到破坏、拿破仑的野心、亚历山大的骄横、外交家的举措失当等等。因此,只要梅特涅。鲁缅采夫呈送给亚历山大的文件措辞得当一些,或者拿破仑给亚历山大的信中写道“我的陛下仁兄,我愿意把公国还给奥尔登堡公爵”,这场战争就不会发生了。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看的。拿破仑认为战争的原因是英国人在搞阴谋;英国的议员们则认为拿破仑的野心是战争的原因;奥尔登堡公爵认为战争是起因于对他的侮辱;商人们则认为大陆体系遭到破坏是战争的原因;在老资格的士兵和将军看来,战争之所以是必要的,是因为他们得有事情干;那些正统派认为,战争的原因是要坚持原有的规则;而外交官则认为,战争的原因是由于178号备忘录措辞不当,1809年的俄罗斯和奥地利同盟未能让拿破仑上当受骗。此外,当时的人们还列出了许多数不胜数的原因。然而我们这些后代人在了解了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及其严重意义后,就觉得这些原因还是不能说明问题。我们无法理解的是,仅仅由于拿破仑有野心、亚历山大态度骄横、英国的阴谋诡计和奥尔登堡公爵受辱,就导致数百万基督教徒互相伤害和残杀。我们也无法理解,这些事情跟伤害和残杀的事实有什么联系,为何由于奥尔登堡公爵受到侮辱,来自欧洲另一方的成千上万的人就要来伤害和残杀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的人,同时又被这里的人伤害和残杀。

  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主要精力不是放在考察战争的整个过程,因此反而有总览全局的眼光。在我们看来,尽管战争的原因多不胜数,尽管每个原因或每一系列原因单独地予以考察时似乎都很正确,然而与事件的重大程度相比,又显得微不足道,并不足以引发这一事件,因此是不正确的,不是真正的原因。如果说拿破仑拒绝把军队撤退到维斯拉是战争的原因,那么一个法国士兵是否拒绝服第二次兵役同样是战争爆发与否的原因,因为如果他拒绝服役,另一个士兵可能也会拒绝服役,这样下来,第三个士兵乃至第一千个士兵都会拒绝服役,拿破仑的军队少了一千人,这场战争也就打不起来了。如果拿破仑不因为人们要求他撤回维斯拉而感到受辱,不下达进攻的命令,就不会有战争;然而如果所有的士兵都拒绝服第二次兵役,也不会有战争;如果英国不搞阴谋诡计,奥尔登堡公爵不感到受辱,亚历山大不是态度骄横,如果俄罗斯没有专制政权,如果没有法国革命以及随后产生的个人独裁等等,同样不会有战争。这些原因只要少了任何一个,就不会发生战争,因此,正好是所有这些原因碰巧凑在一起,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发生。也就是说,这数百万人丢弃人类的感情和理性,由西向东去残杀自己的同胞,并没有任何一个独一无二的原因,也就是说,它是不得不发生的,就像几百年前那些由东向西去残杀自己同胞的人所做的那样。

  这场战争是否发生,看起来似乎取决于拿破仑和亚历山大的一句话,实际上他们也跟那些被征召的士兵一样,其行为都是身不由己的。情况就是这样,因为拿破仑和亚历山大看起来是决定这一事件的人,然而他们的意志要得以实现,必须靠无数个事件的偶然巧合,缺一不可;要靠数百万荷枪实弹的士兵愿意执行这一两个人十分微弱的意志,而其中有着不计其数的复杂原因使得他们不得不这样去做。为了解释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或者说,由于我们无法理解其合理性,必定会得出一种历史宿命论;我们越是想给它一个合理的解释,它就越是显得难以理解。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着,通过自由来达到个人目的,并且感到自己在是否采取某种行动时可以作出选择;然而他一旦作出选择,其行动就成了无法挽回的事情,成了历史的一部分,而在历史中他是身不由己、被预先决定的。每个人都有两种生活,一种是个人生活,其意义越是抽象,他就显得越是自由;另一种是群体生活,在其中他不得不遵守已经确定好的各种规则。人在自觉地为自己生活的同时,作为不自觉的工具在实现历史和整个人类的目的。对于已经完成的行动,我们是无法挽回的,并且一个行动跟同时进行的千百万人的活动凑巧合在一起,构成了历史意义。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所牵扯到的人越多,他的行动之必然性也就越是明显。“国王的心思是掌握在上帝手中。”国王可以说是历史的奴仆。历史不是别的,它是整个人类无意识的共同集体生活,而那些国王每一时刻的活动不过是达到它的目的之手段。

  尽管在1812年,拿破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感到,是否让本国人民流血战斗完全取决于自己,实际上他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服从必然性的法则,这一法则使得他不能不为整个人类的事业即历史去做一些必须进行的事情,然而他自己却觉得是完全随心所欲的。这场欧洲人由西向东进行的大战,是由千百种微小的原因造成的:对破坏大陆体系的谴责、奥尔登堡公爵受辱、进攻普鲁士、拿破仑的好战获得民众的拥护、他的好大喜功、备战的巨额花费、要求补偿这些花费的利益要求、拿破仑在德累斯顿获得的巨大声誉、损伤了彼此自尊心的外交谈判等等,不一而足。当一只苹果成熟时,它就从树上落下来。它为什么会落下来呢?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吗?是因为苹果的根蒂干枯了吗?是因为太阳晒的作用,或者是自身过重,或者是风吹的作用?还是因为树下有个小孩想要吃它?这些原因都不是。苹果落下来只是各种条件凑巧合在一起,让这一事件得以实现。植物学家说,苹果落下来是由于其细胞组织分解造成的,他这样说也对;然而树下那个小孩的说法同样正确:他说,苹果落下来是因为他想吃苹果并且为此作了祈祷。拿破仑去了莫斯科,这是因为他想去;他遭到毁灭是因为亚历山大希望他被毁灭。这样的说法既对又不对,这就像说一座重达百万吨、内部被挖空的山之所以倒坍,是因为某个工人手拿镐头作了最后一击一样。在众多的历史事件中,那些所谓的伟大人物不过像一根标签,跟事件本身的关系是极少的。他们自以为是随心所欲的行为,其实是跟历史的进程联系在一起,预先就被确定了的。

  ——战争与和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托尔斯泰自述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词条  自述  自述词条  大战  大战词条  原因  原因词条  发生  发生词条  托尔斯泰自述词条  
小说武侠

 《骑行少侠传》第13回, 结局

   第十三回  如玉少年旱河会  锦衣归来志更新  上回说到江一臣忽闻身后有人道出自己手上的乃鸡血奇石,吃惊不小。  要知道,鸡血石是石中极品,天然生成通体光...(展开)

小说连载

 黛色的山脉(四十)

 财政局长权钟仁从车上下来后没有回到单位办公室,而是开车去了省城。  权钟仁昨天晚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就在心里想,如果今天在车上给书记和县长建议给有关部门增加财政预...(展开)

小说小小说

 父亲和儿子的故事

 父亲是山村的土疙瘩,斗大字不识,长年默默耕耘在山坳间几块修长的土地上,偶尔披星戴月地扛些竹木到山下镇里贩卖,换些零钱积攒着,留给儿子上学用。他把毕生的希望寄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