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话说孙权(八 爱民篇 8 君王·官吏·百姓)

  孙权在位时自己注意生活简朴,尽量做到不劳烦百姓,不扰民。但作为一国君主,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让各级官吏都做到不扰民、不害民、不劳烦百姓,这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对于侵农扰民的不良官吏,孙权是坚决打击的。他下诏书说:“近来百姓纳税和服役太多,连年有水、旱灾,收成减少,而有些不良官吏侵占农时,使人民挨饿受穷。从现在起,督军和郡守都要认真追查官吏的非法行为,对于那些正当农时以徭役侵扰百姓的,都要向我揭发报告。”

  君王同百姓的关系,大都是间接的。他的意志,他对百姓的态度,主要通过各级官吏的活动体现出来。他主要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管好这些当官的,特别是当大官的,使他们忠实地执行自己的指令。

  孙权说的厉行法治,实行严刑峻法,不仅仅只是针对老百姓,更多的内容是针对各级官吏。如违法奔丧者大辟,就是指的现任官吏,而百姓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孙权采取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各项法令的制定也以此为根据。侵占农时、以徭役扰民就是非法行为,就是犯罪。这样来执行法令,是对于为官者的严厉,也是对于百姓的宽松和保护,应该受到百姓的欢迎。

  正因为如此,尽管孙权晚年有过一些严重失误,如任用奸人吕壹,致使百官遭诬陷,冤案大起;又如因太子废立问题而枉杀和流徙大臣,政局受损,但这都只是在君王和官吏这一层次上的冲突和矛盾,并未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因此吴国国势还是稳固的。

  君王、官吏、百姓,形成一种有趣的“三怕”局面和关系。百姓怕官吏官吏怕君王,君王怕百姓。如此周而复始,相互制约。

  百姓当然是怕官吏的,因为这些父母官直接掌握着他们的生死予夺大权;但不一定怕皇帝。所谓“天高皇帝远”,皇帝还直接管不到他们的头上来。

  官吏当然是怕皇帝的: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皇帝手中操着对官吏的生杀予夺大权。所以当官的见了皇帝总是诚惶诚恐。

  皇帝怕百姓,这是因为“君非民不立”。百姓如同水,皇帝如同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当然,怕百姓的皇帝必须是像孙权这样明于君民关系道理的。如果是稀里糊涂的昏君,就不一定怕百姓,但他也不会久长。

  看来这个“三怕”的根子,或者说最有主观能动性的一环,还在君王身上。君王以百姓为本,约束官吏,就可能形成三者关系良好循环的局面,达到天下大治;不然,君王、官吏都不以百姓为意,苛政猛于虎,这个国家也就难以维持下去了。

  君王、官吏、百姓,一个意味深长的三角!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孙权  孙权词条  官吏  官吏词条  爱民  爱民词条  君王  君王词条  话说  话说词条  
小说连载

 跳槽时刻(四)

 送走了许世耕,这间屋只剩下了周瑞云,她走向临窗的书桌,她坐在刚才许世耕坐过的椅子上,看着桌上的几本杂志和一匝厚白纸。好多个晚上她就是在这里学习工作的。今天坐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