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故事里的人生(282 墓碑上的征婚启事)

  故事发生在英国,1834年,38岁的牧师约翰?克劳斯得了食道癌,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一个微风习习的黄昏,他对心爱的妻子玛丽亚说:“亲爱的,我曾经承诺要陪你白头到老,请原谅,我无法兑现诺言了,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我告别人世前,帮你找一个善良的男人,让他替我完成爱你的使命。”玛丽亚紧紧握住丈夫的手说:“我也向你承诺过,今生今世只爱你一个人,我宁愿一个人孤独,也不能背叛我的诺言。”

  “不,”约翰?克劳斯动情地说,“如果我撇下你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孤苦伶仃,我会很愧疚的。只有你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的生活,我在另一个世界里才会开心。请记住,我们说过,爱,就是为了要让对方更幸福,这才是我们要共同信守的诺言。”他们激烈地争辩着,谁也说服不了谁。

  当死神临近时,约翰?克劳斯更为妻子的幸福着急,他印制了大量传单,传单上写着:“我,约翰?克劳斯,将不得不向我深深留恋的世界说再见,我知道对于我的妻子来说,这是不公平的,我说过我要陪她白头到老。但可恶的癌症不能让我完成这个爱的使命了,我希望有一位善良并懂得爱的男人来替我完成这个使命,因为我的妻子——36岁的玛丽亚,是一位善良、美丽的护士,是一个值得爱的女人。她的住址是:亚马雷斯镇教堂街9号。”

  他不顾妻子的反对,撑着羸弱的身体,站在大街上,亲自把传单送到每一个过路人的手上。

  然而,他并没有如愿,当他奄奄一息的时候,仍没有一个男人应招。弥留之际,他反复叮嘱妻子:“一定要把传单的内容刻在墓碑上,生前我找不到代替我的人,死后我一定继续找。”

  约翰?克劳斯走了,他的妻子按照他的遗愿将上边那段文字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一年后,玛丽亚嫁给了一位教师,因为前夫约翰?克劳斯使她对“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爱情不仅仅是活着的时候两人耳鬓厮磨,相濡以沫,更是在对方走了之后,自己仍能快乐幸福地活着,她知道,只有自己找到幸福的归宿,约翰?克劳斯才能在另一个世界里安心。

  约翰?克劳斯的心愿实现了,但玛丽亚没有抹去墓碑上的“征婚启事”,并每到约翰?克劳斯的祭日,她都带着新任丈夫到墓前祭奠。

  一百多年过去了,那块“征婚启事”的墓碑仍伫立在约翰?克劳斯的墓前,凡是见过那块墓碑的人,都对约翰?克劳斯充满敬意。

  作者感言:爱情是专一的,爱情具有排他性,爱情是自私的,这是人类步入文明以来自然形成的一条不成文的法则。因“爱情”或“性爱”而导致的抱怨、仇恨,甚至血腥的厮杀,从远古到现在,从中国到世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还将继续下去。

  那么,这一“法则”是否是人类爱情的死结,永远也无法打开呢?约翰?克劳斯“墓碑上的征婚启事”和玛丽亚的再婚做了最好回答: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人们对性爱、爱情以及婚姻的理性思考,这个“死结”将不断松动,总有一天会彻底解开。现今,中国封建时代女子的“从一而终”,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因失去了情感基础而离婚,不再被认为是不道德;人们在谈婚论嫁时,不再看重对方是否有过性爱生活;许多国家都以极其宽容的态度对待婚外性行为等,都是这一死结松动的证明。

  约翰?克劳斯的可敬之处就在于他超越了“自私”和“排他性”的传统,从“给予”和“利他性”的更高层面,诠释了爱情的价值和意义。

  爱情啊,是美好的,爱情啊,也是闹心的,愿世界上有更多的人象约翰?克劳斯一样理解和把握爱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故事里的人生  墓碑  墓碑词条  启事  启事词条  征婚  征婚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故事里的人生词条  
随笔

 可能

 可能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词。他表示可以实现,具有能成为现实的属性,它因为具有一种不确定性,悬而未决,所以它既让人充满期许,而又让人提心吊胆,却往往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展开)

随笔

 借口

    那天,给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打电话,问:"为什么这么久没有打电话给我."他说:"最近很忙....(展开)

随笔

 不适应

不适应高中一班二班在学校一个相对独立又僻静的院子里,我们班紧靠万印楼,这两个教室是学校最好的建筑。一前一后,前面的台屋有一个小后门被积死了,后面的还稍稍高出前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