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学龄前幼儿的身高增长规律,你应该知道

宝宝的身高,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跟后天父母的养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现实中我们也有看到矮个子的父母,养育出高个子的宝宝,高个子的父母,养育出矮个子的宝宝。那么,学龄前幼儿的身高增长规律,你应该知道。就让本站的小编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幼儿身高增长规律

3~6岁的幼儿身高每年大约增长6~7厘米。身高的增长速度相对大于体重的增加速度(体重每年仅增加约2千克),所以,从外表看来,孩子不像过去那样胖乎乎了,而显得比较瘦长些了。

2~10岁小儿的身高,可以用以下公式推算:

身高(厘米)=(实足年龄×7+70)

男孩和女孩的身高有差别,3~6岁儿童,男孩比女孩约高出1厘米。

影响幼儿身高的因素

遗传因素

幼儿的身材高矮、体质强弱以及发育状态受其父母的遗传因素影响很大。

如果父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没有疾患,幼儿的生长发育就有了较好的基础。

如果父母体格不佳,有遗传性疾病,幼儿的生长受到负面影响的几率就高。

但遗传因素又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例如:通过锻炼、注意营养和加强疾病的预防,是可以在原来的生物遗传基础上改善和提高,使孩子得到正常生长发育的。

因为宝宝的身高受遗传的影响较大,所以从父母的身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宝宝以后的身高,公式如下:

男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78÷2 女孩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主要是指营养物质的充分供给和合理的喂养方法。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

当孩子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

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

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孩子个子矮小。

睡眠因素

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孩子生长的重要激素。

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它在人睡眠时的分泌量睡眠时高于人清醒时。

幼儿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长个。

不过,孩子身体的发育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也不必强求。

温馨提醒:3至6岁孩子的正常睡眠时间为11至13小时。

运动因素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长的增长。

每天保证孩子20~40分钟的有效运动能帮助孩子身高发育,如让孩子做引体向上、打篮球、打排球、踢毽子、跳绳、跳跃、快速跑等强度略大的运动。

运动时最好保证孩子的心律达到120到140次/分钟,最好运动到孩子出汗、发热、面色红润。

生活环境因素

幼儿应该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有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再结合锻炼和营养,小儿的生长就较快。

一年四季中,一般是春季身高长得比较快。

日照因素

科学研究证明:日照时间长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例如北京每年日照时间为2778.7小时,儿童身高发育良好;武汉年日照为2085.3小时,身高发育稍次;而成都多雾,年日照仅有1239.2小时,故身高发育就较次。因此,应给孩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疾病因素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孩子身高的增长,一般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能影响身高。

一般急性疾病对生长的影响是暂时的,尤其是在身体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很快恢复。但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腹泻会明显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长期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哮喘、心脏病、贫血等均可影响身高增长。

此外,如染色体异常、内分泌疾病、骨和软骨发育障碍等重大疾病,都会引起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

所以,积极地防治疾病对幼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造成的生长损害是可以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的。

综上所述,掌握孩子身高增长的规律,有助于早期发现孩子身高的异常,以便早些采取相应治疗或干预措施。如果你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好处等有关儿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儿童早期安全教育安全常识栏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龄前  学龄前词条  身高  身高词条  规律  规律词条  幼儿  幼儿词条  应该  应该词条  
儿童童装面料

 童装面料的选择依据

不论男童装还是女童装,在面料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在舒适、柔软、轻盈、防撕、耐洗等方面要求很高。那么童装面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呢?具体童装面料存在哪些安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