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孩子服中药,你所认为的就真的正确吗?

好多父母觉得有些病自己在家给孩子吃点中药就可以好,但是有时候用错了药或者用的剂量不正确都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损害或带来副作用。因此在给孩子服中药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科学。那孩子服中药,你所认为的就真的正确吗?

儿童服中药的8道是非题

1、孩子嫌中药苦,不如给他掺点儿红糖水吧

错。

几乎所有孩子都害怕中药的苦味。一般可以在服药后给孩子吃一点冰糖,或者喂他几口红糖水。但是,对于热性病证患儿,最好不要在他们的药中掺红糖水。因为红糖是热性的。

小儿服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婴幼儿,可以先吃几口药,喂少许糖水,慢慢再喂药。若方中有苦寒中药,如黄连、黄芩、山栀等,也可用增加甘草的办法减轻苦味。

2、最好在两餐(或两次喂奶)之间给孩子喂药

对。

在餐间给孩子喂药有利于药物吸收。孩子饱食后吃药容易造成呕吐。此外,服药温度要适中,药汤过热易烫伤咽喉、食道及胃黏膜;过凉则会致胃部不适,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药效。

3、捏鼻子灌药的土办法最管用

错。

对付不肯喝药的孩子,不少家长都会使出这么一招:捏住鼻子猛灌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很容易导致药液呛入孩子的气管或肺中。容易诱发意外。对拒服汤药的小儿,科学的方法是固定头和手,用小匙将药液送入他们的口中,使之自然吞下。并敦促孩子服药后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而致呕吐。

4、用茶叶水或可乐等饮料送服药物

错。

在给小儿服中药时,应注意不要用茶叶水或可乐等饮料送服。小儿正处于脑发育完善时期,服用后容易形成兴奋不易入睡,而不利于患儿休息和病症的恢复。茶叶水中含有鞣酸类的物质,和丸剂等中药同时服用,易形成络合物,不利于小儿胃肠道的吸收及排泄,特别是患有胃肠道疾病时,更不益于病症的恢复。

5、服用期间要遵守各种饮食禁

对。

服用中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药物。比如,发热患儿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寒症患儿忌食生冷、甜腻食物;水肿高血压患儿不宜过多吃盐等。

6、糖浆类中成药放在冷冻层更安全

错。

中成药的非处方药应按说明书要求存放。一般应放在阴凉处。糖浆等中成药应放在冰箱冷藏室内,但勿放在冷冻层,因为冷冻会让药物变质。所有药物应放置于孩子不能触及处。注意定期检查家庭存放药品的出厂日期和标示的有效期限,近效期的药品可以早服用,过期药品一定要废弃。

7、服用多种药物时最好错开时间

对。

婴幼儿服药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要严格遵守医嘱,将服药时间错开,以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加剧毒副作用或降低药物的效果。

8、通便中药不可随便乱用

对。

针对久病体虚便秘,可选择缓泻润肠通便药。但忌用药性猛烈地通便药,比如大黄、巴豆、以免泻下太过。泻下通便药不能服用时间过长,以免形成依赖。

专家提醒:小儿用药远比成人复杂

给孩子用药也远比成人复杂。这是因为儿童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性。不信?有实例为证:小儿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易造成过量中毒,如吗啡类药物;小儿对某些药物又较耐受,如苯巴比妥等镇静剂,用药须较成人更大。对于有些药物,小儿的用药量几乎接近成人,如维生素B、C等。

因此,给孩子开药,需要结合他们的营养状态、体质、用药的方式、药物的性质等,有所变动,既要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用法,又要结合个体情况作调整,才能取得满意效果。以下几个小儿专有生理特点医生和家长首先需要牢记,用药时可得当心了:

1、如新生儿的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影响药物代谢和排出,许多药物用量要减少;

2、新生儿胃容量小,口服药物易引起呕吐;

3、小儿的体液总量和细胞外液量较成人比例高,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4、小儿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的失调。比如,利尿剂的应用容易引起低钠、低钾现象;液体过多过快引起心力衰竭和水肿。

5、幼小儿童不会述说,对耳毒药物敏感,容易造成听力损害

此外,通常小儿用药多需要在家长的指导和督促下进行。因此,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必须明确药物的剂量、用药的时间、次数、方法等。不可自作主张,任意给孩子服药。这样不但达不到效果,而且易引起过量中毒。有两条原则不可遗忘:第一,最好在药袋或药瓶上必须注明用药次数、药量等。第二,药物必须严加保管,放在小儿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小儿误服中毒。

所以还是建议广大父母在孩子遇到疾病时咨询医生,第一是否需要用药,第二用何种药,第三如何正确的用药。如果你对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等有关儿童意外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儿童药品中毒安全常识栏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药  中药词条  正确  正确词条  认为  认为词条  真的  真的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儿童儿童流鼻血

 癫痫患儿不能“封闭”

癫痫患儿不能“封闭”,癫痫是一种由于脑功能异常所致的慢性疾病。作为家长,过分关心保护,反而会使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具有孤独与抑郁的心理特征,因此家长首先应改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