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校车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

校车这个新生事物,已进入教育管理范畴中,随着政府与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我国校车运行已经步入一个稳定阶段,基本解决了家长接送学生上下学的难题。但近几年来,我国校车安全事故接连不断,让孩子如何安全的乘坐校车已经成为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校车安全关系到千万学子的人身安全,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那么校车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都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将对校园安全知识的这一校车知识为大家坐车介绍。

影响校车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校车车况。由于校车运营有其特殊性:只在每天早晚接送学生,学生分散、车程较近,不能超载又不能收费太高,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通常采取购买廉价的二手车,或租用车辆,甚至存在使用无牌无证、套牌、报废车和低速货车、电瓶三轮车运输学生的情况。这些都构成了校车交通事故的机械隐患。

2. 校车驾驶人素质。分析历年交通事故原因可以发现,机动车驾驶人安全驾驶技术水平不高,交通违章严重,是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由于校车运营的特殊性,普遍存在缺少资金投入的现象,加上之前对校车驾驶人准入门槛未有明确界定,许多私立小学、幼儿园学校为了压缩经费开支,通常以低薪聘请驾龄偏小,驾驶经验不足或者综合素质不高的驾驶人。同时,由于学生接送车多为短途行驶,且时间、路线较为固定,易使驾驶人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产生了更多的交通违章行为,从而构成了校车交通安全的最大隐患。

3. 校车乘坐人特性。校车乘坐对象是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其中大部分为学龄儿童,由于儿童的交通特性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视觉神经发育不足;对道路交通潜在的危险性认知肤浅;生理的好动性让他们忽略安全; 思想的沉迷性让他们忘却了交通危险的存在;对物体辨认和判断的能力不足……等等,所有这些特性都加大了校车交通安全隐患。

4. 道路交通环境。校车交通安全除了加强人、车自身管理外,关键还要有一个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交通环境主要是指天气状况、道路安全设施、噪声污染以及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首先,在影响驾驶员行车的诸多交通因素中,交通量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我国的混合交通和交通混杂程度严重是交通事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校车存在的风险因素我们的应对策略具体如下:

1. 制订和完善校车管理法规。针对目前迅猛增长的校车交通需求,急需制订专门的校车管理法规,应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框架内,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对校车驾驶人条件、校车证申领、保护性措施、限制范围、管理职责、乘坐人申请和权利等作出规范要求。通过法律的权威性,让所有的交通参与者对校车保持"敬畏"之心,与救护车、消防车、警车一样受到关注。同时,加大教育专项投入,实行校车运营财政补贴,对校车适当减免各种税费,降低校车运营成本,相应提高校车驾驶人收入,促进校车的正常健康运行。

2. 建立校车管理的各级领导机构和部门间协调制度。解决校车安全问题,需要政府、学校、校车经营方各方通力合作,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由教育主管、公安交管、交通运管、安监部门、客运企业联合组成的校车管理机构,建立校车管理的信息通报和工作协调制度,经常性的组织联合纠察队伍,根据校车特点,实行弹性工作制,定期联合对学校进行安全检查,制订总体整改方案并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加强交警、教育、交通、安监等部门间的协作,协调实施具体的整治行动,落实各部门工作责任制,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深入开展。

3. 提高校车驾驶人准入门槛,实行严格的户籍化管理。校车应当经过交警部门检验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合格后,且使用年限及里程不得超过同类型车国家规定报废年限及里程的80%,统一校车外观标识;为了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应当对校车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专门档案,会同交通部门加强对校车驾驶员资质管理,建立"一警一车"的工作模式,实行户籍化定期跟踪管理,并根据车辆使用年限合理增加校车检验次数,检验结果报告单存入专门档案备查。

4. 加快开发校车专用产品。针对校车乘坐人特性,应大力提倡开发适宜接送学生的针对性产品。

校车运行安全是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本站为大家介绍的校车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校车  校车词条  应对  应对词条  因素  因素词条  策略  策略词条  运行  运行词条  
校园学生厌学

 大学生厌学症的表现

很多的大学生会出现厌学的心理,不想继续上学,觉的上学没用,下面本站为大家介绍大学生厌学症的表现有哪些,让大家明白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怎么办?1.逃课率升高。这是最集...(展开)

校园学生安全教育

 学生安全卫生教育

近年来中小学校的校园暴力凸现,令全社会关注。校园暴力是社会暴力现象在校园的延伸,社会暴力入侵校园,使危及校园安全的恶性案件不断出现。犯罪分子或出于个人恩怨,或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