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伤寒悬解》阳明篇八十条

阳明八十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 阳明病,脉迟,阴盛湿寒也,胃逆不降,则阳腑生热,热则善饥,故食难用饱,饱则脾虚不能化,中焦壅满,浊气不降,少阳失根,故心烦头眩。土湿木郁,下传膀胱,膀胱湿热闭癃,必小便难。水不下利,胃腑湿热壅满,表寒一闭,必欲作谷疸,外蒸发黄也。虽下之胃中湿热壅满,仍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本气之虚故也,气不升降,中气不运,是以胀满也。详观522页,黄疸二三。

2 谷疸者,就是黄疸病的一种。脾胃湿寒,胃中邪热则能食,脾家湿寒则不消,湿热下传,膀胱湿热,小便不利,一有表闭,即湿热外蒸,所致的身黄病。

论;胃腑不降之热,此热即为邪热,灼蚀胃壁,则生炎证。此热即为滋生各种肠胃之菌。

阳明八十一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1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浮为太阳之外闭,大为阳明之中风,弦为少阳之内郁,太阳外闭,则三阳俱病。腹满而喘,则知湿盛,湿盛内郁,阳明不实,不能外蒸皮毛,故见三阳合病。内有燥湿壅遏,外有表寒闭束,郁其少阳经证,故见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痞不通,各种杂象。(本条对比六十五条学习,唯加少阳杂证)

  太阳之浮,内郁其阳明之大,少阳之弦,湿盛胃逆,则短气腹满,表里郁迫,胆胃壅遏,胁下及心痛,气痞而不通,是少阳经证;表寒外束,相火逆升,而刑肺金,故鼻干不得汗;胆木刑胃,土气困乏,故见嗜卧;湿盛表闭,湿热外蒸,故一身面目悉黄;湿盛木郁,不能疏泄,故小便难;胃腑湿热外蒸,故有潮热也,但有少阳之克,胃腑不实;胃壅胆克,浊气上逆,故时呕哕,此也为少阳之克;少阳脉循两耳,经气逆行,壅塞不降,故耳前后肿,经郁热盛,故刺之小差,而外证不解,病过十日之外,脉自里达表,续续外浮者,是未传阳明之腑,太阴之脏,犹在少阳之经也,此是太阳之浮合少阳之弦也,小柴胡汤主之,和解表里;若脉但浮而不弦,又无少阳余证者,则全是太阳病,与麻黄汤,以泻表郁。中风而用麻黄汤者,是发汗泻湿,以解太阴之身黄。湿泻黄退,则小便通利,若不尿,腹满而愈加呕哕者,水贼土败,不可治也。

2 脉弦,耳后肿,胁下痛,时时哕者,少阳之经证也。腹满而喘,太阴之证。潮热脉大,阳明之证。浮为太阳之脉。

  从阳明六十四五条,一直到本条,基本上差不多,就是细分燥湿之杂象,本条加少阳之弦。引申下条阳明病见少阳之证。

  燥盛用白虎,湿盛用猪苓,燥湿内壅,加少阳之弦,则不见燥湿之盛,而见少阳经邪。小柴胡汤,解太阳少阳;发汗解身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伤寒悬解》阳明篇八十条  阳明  阳明词条  伤寒  伤寒词条  
养生

 ​饮食常识 常吃这10种食物不爱...

我们每一天都会吃很多东西,然而,有些食物吃下去之后会给我们身体带来些不适,甚至会导致我们生病。而有些食物我们吃下去之后感觉很好,不仅感觉不饿了,而且还会感觉浑身...(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