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针灸必先得气,究竟什么是“得气”?原来这...

在我们学习针灸做临床的时候,总会听到两个字:得气。

对中医人来说,得气是效果的体现,只有针刺时得气,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照理说,这么重要的“得气”很多人应该了解,但实际上,更多的人却是一知半解,比如说对于得气的意义以及病情预后的影响等,概念就较模糊。

所以,今天杏林君就带大家从古籍经典中详细了解一下“得气”,让大家在学习中医针灸的过程中对于“得气”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什么叫得气

得气,在古代被称为"气至",近代则称为"针感",是指毫针刺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得气”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此篇云:“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此段文字不仅提出了“得气”的概念,并且指出“得气”是针刺的目的:“以得气为故”。此篇还将“得气”称为“气至”,云:“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

得气的临床表现

宋代的针灸名医窦汉卿在《针经指南·标幽赋》对得气时医者手下的感觉作了形象的描述:“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闭处幽堂之深邃。”意思就是针刺若得气,则针下感觉滞涩而沉紧,就像在钓鱼时鱼吞钩饵的感觉;而如未得气,则针下的感觉,似在一个安静、空荡的房子里一样,什么异样的感觉都没有。

而在《黄帝内经》中则不仅指出针刺得气时医者手下会有感觉,还指出了得气时患者也是有感觉的。《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云:“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这句话,指出了针刺时,要达到“神变而止”的目的。这里的“神变”,即指患者对针刺有了感觉,神情都为之一变。就像现在,当针刺得气的时候,患者往往会有惊呼“哎呀,麻了,还顺着经络走呢”。

所以针下是否得气,咱们可从临床两方面来分析判断。一方面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方面是医者对手指下针的感觉。

针刺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或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瞒动、震颤等反应,所以有人称得气为“循经感传”。有的还可见到受刺腧穴部位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

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手也能感觉到针下出现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就好像穴位下面有东西在拖扯。若针刺后未得气,则医者会感到针下空松、虚滑,感觉不到什么信息。而患者除了可能出现的疼痛感觉以外,也同样没有任何特殊的感觉或反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对针下得气的描述。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也作了生动细致的形象描述,都说明了针刺得气的临床表现以及得气与未得气反应迥然不同的体会。

得气的意义

《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

得气,不仅决定着治疗效果,是施行针刺时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是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病候预后、正确定穴、行针手法、针治效应的依据。

古今医家无不重视针刺得气,得气的意义如下:

1.得气与否和疗效有关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病的目的。

针刺气至,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并通过经脉、气血的通畅,调整"元神"(人体内在调整功能),使元神发挥主宰功能,则相应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功能亦起到平衡协调,消除病痛。

所以,针刺得气与否和针治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2.得气迟速与疗效有关

针下得气,是人体正气在受刺腧穴的应有反应。针下气至的速迟,虽然表现于腧穴局部或所属经络范围,但是能够观测机体的正气盛衰和病邪轻重,从而对判断病人病情和治疗预后,以及针治效果的快慢等有一个基本了解。

《针灸大成》中说:"针若得气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

一般来说,针后得气迅速,多为正气充沛、经气旺盛的表现。正气足,在针刺时,人体正气能迅速给予反应,从而能够比较迅速地调节体内状态,动员正气起来抗争,使疾病能够较快地康复。

相反,若针后,身体对针刺的刺激毫无反应,经气迟迟不至者,多是因正气虚损、经气衰弱。正气虚,机体反应迟缓,收效则相对缓慢,疾病缠绵难愈。

若经反复施用各种行针候气、催气手法后,经气仍不至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每多不良。

临床常可见到,初诊时针刺得气较迟或不得气者,经过针灸等方法治疗后,逐渐出现得气较速或有气至现象,说明机体正气渐复,疾病向愈。

3.得气与补泻手法有关

针下得气,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针灸大成》中说:"若针下气至,当察其邪正,分清虚实"。说明针下得气,尚有正气、邪气之分。

如何分辨呢?则可以根据《灵枢·终始》所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的不同,辨别机体的气血、阴阳、正邪等盛衰情况,施以或补或泻的刺法,以达到气血阴阳调和的目的。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得气?

一般情况下,毫针刺腧穴后,运用一定的行针手法即能得气。如不得气或气至不够理想时,就要分析原因,针对有关影响得气的因素,采取相应方法,促使得气。

影响毫针针刺得气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与患者的关系

针刺得气与患者的精神状态、体质强弱和机体阴阳盛衰等情况密切相关。

一般地说,新病、体形强壮、病证属实者,针后出现感应较快、较强;久病体衰、病证属虚者,针下出现感应较慢、较弱,甚或不得气:有些患者阳气偏盛、神气敏感,容易得气,并可出现循经感传。多数患者机体阴阳之气无明显偏颇者,气血润泽通畅,脏腑功能较好,故针刺时感应既不迟钝,亦不过于敏感,得气适时而平和。如属阴气偏盛的患者,多需经过一定的行针过程方有感应,或出针后针感仍然明显存在等,必须因人而异。

2:与医者的关系

“得气”和针灸医生针刺时的选穴是否精确,针刺手法是否娴熟、运用是否恰当有关。"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如取穴不准,操作不熟练,未能正确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或施术时患者的体位和行针手法选用不当等,都是影响针刺不能得气或得气较慢、较弱的因素。若医者在施术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不能"治神’,也会影响针刺得气。

3: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于机体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影响,就气候而言,在晴天、气候较温暖时,针刺容易得气;而阴天、气候较寒冷时,针刺得气较慢或不易得气。

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调气血也"。

环境的因素很多,除气候的阴晴,冷热外,还有空气、光线、湿度、海拔高度、电磁、音响、气味、卫生等,都会对针刺得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注:针刺用具,常用的有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电针等。

“得气”,主要针对毫针刺法而言。因为毫针针刺一般都深入到穴位以内,并在穴位内部进行手法操作,能够较强地调动人体的经脉之气,从而可以产生“得气”的感觉。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等其他针刺方法,因针刺用具不同,治疗目的不同,所造成的刺激也就不一样,所以较少产生得气的感觉。

不同的针刺方法所追求的治疗目的不同,给人体带来的刺激的感觉也不同。针刺“得气”,主要指的是毫针针刺法当中取效的关键,而非所有针刺方法取效的关键。

促使得气的方法

针刺时,如果出现不得气或得气较迟的情况,在分析其原因后要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得气,以发挥针刺治疗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纠偏法

针刺不得气或得气不满意,可能是因为腧穴的体表定位不准确,或者虽然腧穴定位准确而针刺腧穴内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不恰当所致。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刺中腧穴,才能得气。

所以,针刺时既要取穴准确,更要掌握好不同穴位的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以达到得气为准。如果腧穴的定位相差较大,应出针重新定准腧穴正确位置后,再行针刺

2.候气法

《针灸大成》说:"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当针下不得气时,需取留针候气的方法等待气至,亦可采用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待气至。前者为静留针候气法,后者为动留针候气法。留针候气,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3.益气法

对于少数机体虚弱、正气不足而致针刺不易得气的患者,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在其他已得气的腧穴(多用具有强身保健的腧穴,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等)上加强补的手法,或在未得气的腧穴上施以温针灸法、艾灸法以温经益气;或加服适当的补益药物,使机体正气渐复,经气充实,促使针刺得气。

本文专业知识来自于【中医经络腧穴基础理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你想步入中医殿堂,掌握更多中医入门知识,可学习灵枢针灸基础班,有专业的名师教你中医基础知识+78个取穴扎针+病症实操,还有助教老师一对一课后辅导,让你学得会、用得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必先  必先词条  针灸  针灸词条  究竟  究竟词条  原来  原来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经穴

 针炙治疗帕金森

定位:消颤穴位于前臂内侧,在少海穴前0.5~1寸处的凹陷中。 主治:临床上针刺或揉按对于减轻帕金森氏病患者的震颤症状有显著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