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黄帝内针常见急救基本思路

一、 黄帝内针常用急救工具

1、 毫针。

2、 三棱针或12号注射器针头。

3、 艾条。

4、 手指。

二、 黄帝内针常用急救方法

1, 弹拨极泉穴。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志,人体全身的气血都要流注于心,而且五脏六腑的魂魄都藏于此处。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起始穴,也是手少阴心经的第一要穴,它与心相连,集中了许多与心脏相联系的神经和血管,所以急救常

(1)极泉穴取穴:双侧上肢交叉,然后左手拇指置于右腋窝下,右手拇指置于左腋窝下,指尖到达腋窝的顶端,大拇指指腹自然对应的部位就是极泉穴。

(2)具体操作方法:施救者站在患者右侧的斜对面,把中指放在患者的右侧极泉穴处(右位心在左侧施术),并在穴位附近找到条索状物,用中指并使指尖轻轻上扣,先向后推、然后再向前来回弹拨条索状物,弹拨时会有全手电麻感,每次弹拨3次左右即可。如3次患者症状无变化、可以继续再弹拨3次、6次、9次。

需要注意的是,拨动后患者有触电般发麻至手,说明拨动方法正确,若无此感觉,则需要调整力度、角度。但对昏迷病人,要适当增大力度,一旦患者表情等有变化,说明抢救基本成功。

2, 掐拉右侧腋前大筋。腋前大筋为手厥阴心包经循行路线,心包有保护心脏,使心脏技能正常运转的功能。

(1) 腋前大筋的位置:在腋窝前侧肩胸关节交界处。

(2)具体操作方法:施救者站在患者右侧的斜对面,以拇指和食指、中指、无名指掐拉大筋,向前拉放,连续三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表情、面色、呼吸等变化,如3次无变化,可以继续再拉3次、6次、9次,一旦患者表情等有变化,说明抢救基本成功。

注意:弹拨极泉穴和掐拉腋下大筋是一个完整的抢救过程,在弹拨极泉穴三次后立即掐拉腋前大筋三次,如患者症状没有变化,再弹拨极泉穴——掐拉腋前大筋,可反复操作。在操作时应一气呵成,动作要连贯,用力要到位、穴位要准确。

3、 穴位刺血

穴位刺血主要用于脑中风和急性心脏病的急救

具体操作方法:

(1)常用针具:三棱针或12号注射器针头。

(2)首选百会穴及双耳尖,若有口眼歪斜,加刺耳垂。

 (3)十宣穴、气端穴放血:十宣穴在十个手指尖端,气端穴在十个脚趾尖端。用锋针分别在十宣穴或气端穴针刺挤血,如能顺利出血,多能化险为夷,如出血甚少,多半危重。需要说明的是,十宣穴和气端穴可分别针刺,因抢救需要,也可同时针刺。

4、艾灸

艾灸急救主要用于晕针和危急脱症的急救。

(1) 操作方法:多使用艾条灸,

2)操作方法:

①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手持艾条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2~4cm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感烧灼为度。

②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时间以患者神志恢复为准。

③中途艾绒烧灰较多时,应将绒灰置于弯盘中,避免脱落在病人身上。

(2)常用穴位:劳宫、涌泉、神阙、关元、气海。

三、分述:常见危重病的黄帝内针急救方法

(一)、晕针

1、晕针的临床表现:

先兆期: 患者自觉头部不适,或上腹部不适、或全身不适,突然出现视物不清,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呵欠、心慌、恶心等症状。这一过程非常短暂,要清楚的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有先兆期。

发作期: 常见症状有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四肢发凉,怕冷、寒颤,或伴瞬间意识丧失。症状较重的会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昏倒在地,口唇青紫,冷汗淋漓,面色苍白,甚至两眼上翻,大小便便失禁,血压下降,昏不识人,呼之不应。

恢复期: 经及时处理恢复后,患者神疲乏力,面色由苍白渐至正常,嗜唾及汗出。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

晕针大多发生于施针和留针过程中,晕针只要处理及时,一般可很快恢复知觉,常无严重后果,但若处置不当,也有导致患者死亡的案例。

2、晕针的抢救方法:

(1)立即让患者平卧并迅速起针。

(2)弹拨右侧极泉穴。

(3)掐拉右侧腋下大筋

(4)可选择艾灸劳宫穴、涌泉穴、神阙穴、关元穴。

(5)喝吻开红糖水,特殊情况下,葡萄糖、白糖亦可。

(6)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做好心理安抚工作。

(二)、急性腹泻

1、急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休克等。病人多表现为突发恶心、呕吐,继之排泄稀便,甚至暴泻如注,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也有不伴腹痛的)、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2、内针急救方法:

(1)经络:任脉、阳明经、少阴经、厥阴经、太阴经

(2)三焦:中焦、下焦

(3)上下左右:男左女右

(4)施针部位(同气):上肢:列缺、手三里、内关、可加刺通里、经渠。

               下肢:照海、足三里、三阴交

无论在上下肢施针,均可加刺百会、四神聪。

(三)、中风

1、中风的临床表现:

主要变现为:突发头晕,头痛、一侧肢体麻木,或一侧肢体无力、或功能障碍,言语不清;或突发不明原因的跌跤或晕倒;或出现嗜睡、或突发视物不清或自觉眼前发黑、恶心、呕吐、严重的呈喷射状呕吐。

2、 内针急救:

(1)、经络:厥阴、少阴、阳明。

(2)、三焦:上焦、中焦、下焦。

(3)、上下左右:在症状明显的对侧施针。

(4)、施救方法:

(4.1)中风的急救首选刺血疗法:在百会、双耳尖、双耳垂、十宣、气端放血。

(4.2)、施针部位(同气):上肢厥阴经的劳宫、内关、少阴经的通里、少府、阳明经的阳溪、合谷、八邪;下肢厥阴经的的太冲、中封;;少阴的涌泉、太溪;阳明经的内庭、解溪,八风。无论在上下肢施针,均可加百会四神聪。

(四)心肌梗塞

1、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心前区持续性疼痛,可向左侧肩部和手指部位放射,疼痛呈压榨性,患者可有频死感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2、内针急救:

(1)、经络:厥阴、少阴、阳明。

(2)、三焦:上焦。

(3)、上下左右:多在右侧施针(右位心在左侧施针)。

(4)、施救方法:

(4.1)、心肌梗塞的急救首选手法治疗:弹拨极泉穴、掐拉腋下大筋。

(4.2)、施针部位(同气):上肢内关、通里、偏历;下肢三阴交、太溪、上(下)巨虚。

(五)、晕厥

1、晕厥的临床表现:

晕厥常表现为患者突然感到头昏、恍惚、视物模糊或两眼发黑、四肢无力;随之意识丧失,摔倒在地,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即恢复如常,起立行走,有的患者半小时以内可有全身乏力感。

2、内针急救

(1)经络:督脉、厥阴、少阴。

(2)、三焦:上焦。

(3)、上下左右:男左女右。

(4)施救方法:

(4.1)手法:弹拨极泉、掐拉腋下大筋后,

(4.2)施针部位(同气):上肢针刺通里、内关、下肢针刺三阴交、涌泉。均可加刺人中、百会、四神聪。

(1) 灸法:艾灸劳宫、涌泉、神阙、关元。

(六)、昏迷

施救方法同晕厥条。

(七)、角弓反张

1、角弓反张的症状:

角弓反张,是指项背高度强直,使身体仰曲如弓状的病症。

2、内针治疗

(1)、经络:督脉、任脉、厥阴经、阳明经、少阴。

(2)、三焦:上焦、中焦、下焦。

(3)、上下左右:男左女右。

(4)、施针部位(同气):首选后溪、申脉、人中。可加上肢的内关、合谷;下肢的太冲、涌泉。

(八)、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症状:

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

2、内针治疗

(1)、经络: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

(2)、三焦:上焦

(3)、上下左右:男左女右

(4)施救方法:

(4.1)首选手法治疗:弹拨极泉、掐拉腋下大筋。

(4.2)施针部位(同气):上肢取偏历、经渠、内关、通里;下肢取悬钟、三阴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黄帝内针常见急救基本思路  黄帝  黄帝词条  急救  急救词条  思路  思路词条  常见  常见词条  基本  基本词条  
经穴

 八脉交会穴的医疗妙用

中医上我们的五脏六腑通过12正经联系在一起,这是浅层的,深层的就是奇经八脉。这八脉交会穴 就是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交汇的点,八个穴位。一旦你调整这8个点,就可以启...(展开)

经穴

 ❤️十二急症针灸处方歌诀❤️

❤️ 十二急症针灸处方歌诀❤️ 十二急症须用针,听我长桑说分明!晕厥水沟中冲配,再加涌泉三里灵;虚脱阴阳离绝症,素髎内关水沟深;抽搐百会人中取,印堂合...(展开)

经穴

 按2个穴位,有助于打通督脉

师兄们好!督脉属于人体的奇经八脉,是人体重要的经脉之一。从字面含义上看,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含义;从循行路线上看,督脉主要在背部,背为阳。这说明督脉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