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中医学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如何...

心是人体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统管脏腑进行协调活动。在生理情况下,心气充足,推动血液运行的生理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表现为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如果,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即可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心主神志,神志的含义包括精神状态,意识,思维活动等,这些技能活动都由心来主管。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主血脉即是主管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其华在面,表现在心血充足时,则面色红润光泽;心血不足时,则面色苍白无华,心血瘀阻时,则面色青紫。心主汗,心能藏神,当人的精神高度紧张时,出汗增多,心阳虚时腠理不固,轻者自汗,重者大汗淋漓。入睡后阳当内守,心阴虚时,阳无所附,汗液随阳外泄,出现盗汗。心开窍于舌,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血瘀阻时舌质紫暗,心火上炎时,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溃疡,痰迷心窍时舌强不语。所以还有“舌为心之苗”之说。

下面主要说一下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的病证特征及表现。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的鉴别

心气虚的人,有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时加重,心区憋闷。面色晄白,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或脉结代。心阳虚的人,除了具有心气虚的证候外,还有形寒,四肢发凉等,严重者,心阳虚脱,则会出现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证候。

心气虚或心阳虚时,心脏的鼓动力弱,心搏加快,所以心悸气短,脉细弱。心阳虚,心脉痹阻,所以心区憋闷。阳气不达于面部,所以面色晄白。心气虚,卫外之气不固,则自汗。气来不匀,则脉结代。阳气不达于肌表,则形寒。心阳虚脱时,心液随阳外溢,则大汗淋漓。神失所主,则昏迷不醒。阳气不达于四肢,故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补心气,一般用黄芪,党参,太子参等,重者用人参。温心阳一般用附子,肉桂,干姜等。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的鉴别

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状有:心悸心烦,健忘,失眠多梦。心血虚兼有面色不华,嘴唇发白,舌质淡,脉细。心阴虚兼见潮热烦躁,五心烦热,盗汗,口干渴,口舌生疮,舌质红而少津,脉细数。

阴虚则心阳偏亢,故心悸心烦,脉细而数。血不养心,所以健忘。神不内守,故失眠多梦,入睡后,阴虚则阳无所附,津液随阳外泄而为盗汗。低热,口干,舌干,舌尖赤,口舌生疮,均为阴虚内热之象。心血虚,血不外荣,则舌质淡,面色苍白。补心血一般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紫河车等。养心阴一般用生地,麦冬,百合等。

三,心血虚与心气虚的鉴别

两者都有心悸气短的症状。心血虚兼见心悸而烦,多伴有失眠健忘,多梦等证。心气虚,心悸而惊恐,多伴有自汗瞌睡等证。

四,心阳虚与心阴虚的鉴别

两者均为虚证。阴虚则热,可见颧红,盗汗,手足心热,口渴咽干等证。阳虚则寒,可见形寒怕冷,四肢不温等证。

总之,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都伴有神志症状,而心气虚则心悸,气短,惊恐。心阳虚则大汗,神志不清。心血虚和心阴虚则心悸,心烦,失眠。心开窍于舌,心气虚则舌质淡,心阴虚则舌质红。

欢迎您的点评,有兴趣可关注一下,会有更精彩的内容奉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阳虚  阳虚词条  气虚  气虚词条  阴虚  阴虚词条  中医学  中医学词条  心血  心血词条  
内科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山药

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生山谷。山药,它味甘、气温平,无毒。主要入肺、脾、胃。治诸虚,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