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肝脏不好的人,睡觉时有3个表现,若没有,说...

中医讲:百病之源,根在肝脏

肝脏,是五脏中的“将军”,统领着人体的气血、神明。

肝脏不好,会引发多种疾病;肝脏健康,身体的各个循环才会正常运转。

那么,肝脏不好的人,身体会有哪些表现呢?

肝脏不好的人,睡觉时有3个表现,若没有,说明肝脏保养得还不错!

1、肝区疼痛

有50%的肝癌患者会出现肝区疼痛的现象,肝区疼痛的位置在右肋部或剑突下,且多为间歇性疼痛或持续性隐痛。

痛的缘由多为肿瘤迅速增大,压榨肝包膜,发生了牵拉痛所致,尤其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疼痛会较为明显。

2、小腿抽筋

通常来讲,睡觉的时候,如果发生小腿抽筋,多数是缺钙的表现;

但是你要知道,除了缺钙会导致小腿抽筋,肝脏功能受损,同样会导致小腿抽筋。

这是因为,肝主筋,一旦肝脏出现了问题,也很容易导致身体各部位,莫名抽筋。

因此,如果出现小腿抽筋,除了要检查钙质情况,最好也要注意一下肝脏的健康。

3、皮肤发痒

晚上睡觉时,好多人会因为皮肤各种“发痒”而难以入眠,这不是简单的皮肤病问题,很可能是肝脏受损所致。

我们都知道,肝脏不好,人体的解毒能力就会减弱,身体的毒素就会增多,集中代谢在皮肤上,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如瘙痒等。

肝脏有三怕,要记住:

一怕:郁闷

中医讲:肝主谋虑,主疏泻。

如果一个人郁闷了,慢慢会郁出病来,先从肝起,然后至胆至脾,至胃至生物钟的严重紊乱。

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肝郁”,使肝气横逆,肝阳上亢,伤害肝脏

二怕:霉物

“节俭”是一种传统美德,但是“过分节俭”,却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甚至损伤肝脏健康。

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老年人,节俭惯了,对一些部分腐坏或发霉的食物,会选择切除坏的部分,继续吃好的部分。

殊不知,这类食物内部,已然受到了污染!大量食用,会影响肝脏的解毒能力,加重肝脏负担,甚至损伤肝脏细胞。

三怕:酒精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又称为乙醇,而酒精被世界卫生组织判定为“一级致癌物”。

酒进入体内约90%经肝脏分解代谢,这一过程需要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参与。

若乙醇摄入过多,会导致乙醛脱氢酶“供应不足”,导致乙醇不能完全分解,产生乙醛,而乙醛有很强的毒性,会损伤肝细胞,久而久之,会诱发酒精性肝炎。

不论是啤酒,白酒、洋酒等,只要含酒精,长期大量摄入都会损伤肝脏

保护肝脏健康,做好这几件事:

1、补充蛋白质

来源:蛋类、鱼类、豆制品、奶类等。

肝脏的自我恢复,离不开优质的蛋白质。

优质的蛋白,可以提供多种氨基酸,抗脂肪肝因子,能够增加载脂蛋白的合成,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减轻脂肪肝。

另外,日常多补充优质蛋白质,还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和再生。

2、婆婆丁山刺玫

婆婆丁山刺玫茶,泡水喝,护肝排毒,还可理气解郁,促进肝脏健康。

婆婆丁,山刺玫花,是“药食两用”植物,泡水喝,安全可靠,对于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婆婆丁,含有的甾醇类物质,能够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其有效成分,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

刺玫花,味辛、甘,性微温,可疏肝解郁、促进血液轮回,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对于肝脏健康非常有利。

二者搭配一起泡水喝,不寒不燥,对于保护肝脏,疏肝解郁,促进肝脏排毒,大有益处。

3、减少油腻

肝脏,参与人体脂质代谢,是脂肪运输的枢纽。

如果日常吃过多油腻的食物,容易导致脂肪代谢紊乱,使脂肪堆积肝内,形成脂肪肝。

所以,养护肝脏健康,一定要注意少吃油腻的食物,注意荤素搭配,清淡饮食才健康。

4、多吃绿色

食物来源:菠菜、西兰花、生菜、油菜、芦笋等。

中医讲:绿色入肝,肝喜绿色。

每天吃些绿颜色的蔬菜,有利于肝气的循环和代谢,促进肝脏排毒,还能够消除疲劳、舒缓肝郁。

对于滋养肝脏,提供肝脏所需营养,保护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5、多扣背部

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有一个穴位:肝俞穴。

肝,肝脏也。俞,输也。

肝俞,顾名思义,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经常按揉此穴,有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等功效。

6、勤刮手指

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密切相关。

平时按揉下手指,也可起到防病的作用。

平时我们可以经常按揉一下左手拇指的两个关节,能很大程度的预防和缓解肝病。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肝脏  肝脏词条  时有  时有词条  睡觉  睡觉词条  不好  不好词条  表现  表现词条  
内科心血管

 脑血栓与脑栓塞效验方

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脑血栓、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则为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称脑血管病为“中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