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为什么网络上容易出现极端行为?| 研究“网络暴力”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里叫去抑制化(disinhibition),去抑制化也分为两方面:

良性的(benign disinhibition),也即在网上会做出更多的亲善行为,如对英雄的褒扬等等;

负面的(toxic disinhibition),也即一些攻击性言论等等。有时候这两种行为还会混杂出现。

最早对这种现象进行归因并且影响广泛的理论解释是 JOHN SULER 在网络心理与行为期刊上提出的,他将这种现象归因为 6 个方面:

1、匿名性(dissociative anonymity)。  

这是大家直觉上认为网上去抑制行为出现的关键原因,毕竟匿名状态下行为成本显著降低,不用为行为负责也即意味着网上行为可以更放肆。不过已经有实证研究推翻了我们的这种直觉认识(我会在后面说)。

2、互相不可见(invisibility)。  

我们常说这是个看脸的世界,在网上我们便没了这种顾虑,抠脚大汉可以敲得一手温润如玉的字,文弱书生也可以在网上横刀立马;不必刻意去符合自己的现实形象,言语间更放得开也就不难理解。

3、交流不同步(asynchronous)。  

别人在评论里说一句,我可以第二天再回复他。因为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斟酌回应,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给自己轻率的言论洗地;所以在一开始,就不会对轻率的言论有太多顾虑。

4、过多的自我投入感(intrapsychic introjected)。  

由于前述 2,3 原因的影响,我们在网上交流时看不到别人的表情和及时反馈,所以我们常常是在没太理解别人感受和观点的基础上自说自话,这样的表达显然也更缺乏抑制。在一些网上争论中发现两个人分明说的是同一个观点,却吵得不可开交。这在现实生活中是更容易避免的——一旦你发现对方说的其实是同一观点,不等对方继续长篇论述,你便可以打断他了。而对方一旦展开论述,你很可能在对方长论中发现自己不同意的细节,于是又吵成一片。

5、与现实分离的形象(dissociative imagination)。  

我们很多人在知乎上是实名的,但并不意味着现实中的 TA 与知乎上的 TA 是完全一致的。

由于 2、3、4 点的影响,我们在网上更容易表现出一个“理想性的自我“,比如在社交网络上大家通常比在线下表达出更多的积极情绪,这样塑造了一个更容易得到社会认同的形象。

这一点会让人在网上表现得更亲社会,也有可能表现得更加道德他律,严辞批判那些现实中他可能会沉默的不道德行为。

6、权威被弱化(minimization of status and authority)。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在大人物面前说话战战兢兢的经历,而在网上由于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并且因为前述的 2、3、4 点,网络提供了跟大 V 们接近平等交流的平台。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网上行为因为少了权威的束缚,更放肆也就不奇怪了。

这 6 点原因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原因起着主导作用,并且还有一些因素可能是目前还未受到重视的。实证研究正在步步为营地找出真相,比如 11 年发在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上的一篇实证研究就证明了对于负性的去抑制行为(网上谩骂等),缺乏目光接触(eye contact)比匿名性(dissociative anonymity)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此外,也是由于网上信息表达有限,有时候人们为了突出自己的观点,不自觉地会采用一些激烈的言辞来加强自我表现力。有意思的是,关于 twitter 的研究发现人们粉丝数很少的时候,新增的粉丝会对他们表达意愿也会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者伪装了一些账号去粉这些用户,发现他们会更频繁的发 tweets;

而那些平时粉丝就很多的小 V 们,在发觉自己粉丝数量突然增加后,发 tweets 反而少了(统计上只是边缘显著,没有前者明显),言行似乎趋于更谨慎。

另外也有研究证明人们在网上表现出的人格与线下人格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人们可能会在网上将人格维度表现得更突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网络  网络词条  极端  极端词条  暴力  暴力词条  容易  容易词条  行为  行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