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内心越不稳定的人,越期待自己的环境稳定

一般情况下,

需要外部环境时刻保持稳定的人,

会对生活中的环境、事、人有很多要求,

而这些环境的变化发展,

只要稍有点偏离其内在的期待,

负面的情绪就会被引发,

焦虑、抑郁接踵而至。

  01  

那些渴望生活稳定,害怕改变的人,内心是缺乏安全感和力量感的。

当你想要升级你的生活,你必定要开始一些冒险,你需要进入一些全新的场景,做一些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接触一些全新的人,把你的生活打开,那些新的可能性才有机会进来。

但是,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困难的,因为每一次进入未知的尝试都会带来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也是一些内心不稳定的人极力避免的,因为太没有安全感所以非常害怕改变,害怕改变会让能量更为萎缩,内心越无力就越渴望环境能够稳定,进而觉得需要不断的控制,以确保这种稳定。

然而这种低能量状态下的干预,反倒会把事情推向更为恶化的方向,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就进入一个恶性的封闭的循环状态。

内心无力——害怕改变——停留原地——期待环境稳定——控制环境稳定——环境失控。

接着又从“环境失控”回到“内心无力”继续无限死循环。

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很多家庭很常见的场景:

你老公给孩子买了水彩颜料做礼物。孩子很开心的接过来,趴在书桌上画画。这一刻,你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因为目前为止,一切事情的发展都在你的掌控中。

接下来,孩子画画的过程中,不小心把颜料弄到桌子上和衣服上了,孩子急得大哭。

你去劝,希望他的哭声能停止,让你空间的宁静感尽快回来,可他完全不听,你的耐心值已经趋近于零,但依然还压着性子哄着孩子,可怎么劝都劝不好。

如果你的能量不够稳定,你很快就会被影响,你开始变得烦躁和恼怒,同时你的身体开始发热,呼吸也开始变化。

但你毫无觉知,因为你已经被烦躁和愤怒填满了。没有多余的注意力去自我观察了。

终于到了某个临界点,你爆发了,你开始大声责备孩子,而孩子哭的更厉害了。你越来越烦躁,而如果你还没有觉察并重新调整自己的能量状态,这股坏情绪会继续蔓延。

接下来你就会迁怒其他关联人,比如埋怨丈夫,干什么买这些给孩子,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你的先生被指责了,也会觉得很委屈愤怒。

然后他可能会回击,你们会大吵一架。也可能因为这种桥段上演的太多,所以他不想再吵了,而压着愤怒沉默下来,但终归对你们的关系造成的破坏已经发生了。

你看,整个过程就是这样。

  02  

当你内在的力量感不够时,一点点小事就会逐步升级演化成一场灾难。对于归因能力很浅薄的人来说,会觉得这场灾难都是那个水彩颜料惹得祸,如果没有这个颜料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可是他们不明白的是,这跟水彩颜料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只是因为你的能量太低了,能够平静应对的事情太少。

很多人的归因能力只限于表面现象:因为那个人出现,我的职位才会被抢去,都是因为那个人,我们的关系才会这样……

其实有没有那个人都会是这样,因为你就是这样的。

如果你认知中的时间框架能够拉的更长,你或许可以看到更早的归因点,例如因为早年孩子是给婆婆带的,所以孩子有很多情绪表达障碍的形成。

这个时候你的恼怒对象可能不是丈夫,而是婆婆了,当然这个过程你还可能顺便自我攻击一下,都怪我自己,不该把孩子交给婆婆带的,现在孩子有这么多问题……

刚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放假回家了。一天和妈妈一起出门买东西,回家时我们全身上下摸了个遍,都找不到钥匙。

虽然很不情愿,但只好被迫接受了这个现实,我们俩都忘记了带钥匙了,现在我们进不了门。而我爸那时出差,也没办法回来救我们。没办法,只好打电话叫锁匠过来开锁。

于是,妈妈没好气的一直埋怨:要你把钥匙带着总不记得,你这是把家当旅馆,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我很不爽,不停的辩解甚至反击,我越解释我妈越生气,说的更厉害。

那个时候我智慧不够,还理不清这其中的缘由,虽然觉得很不对劲,但也无法反驳我妈妈,现在才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当下的力量》作者艾克哈特说: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对当下的批判。当我们力量不够时,就会希望“意外”不要发生,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所以就会变成对当下发生的事情的抗拒,认为那“不应该发生”,那么自然就会觉得这是个错误。

只要你认为这是个“错误”,那么你必然需要找到一个对象来承担这个错误。

要么就是对内攻击,要么就对外攻击。

  03  

能量低的时候就是负面情绪比较活跃的时候,例如:烦躁、焦虑、恼怒、挫败、焦急、愧疚、自责……

因为这种内在越不稳定就会需要外部越稳定,所以会对生活中的环境、事、人有很多要求,这些人、事、物的发展只要稍有点偏离内在的期待,这些情绪负面的情绪就会被引发。

为了掩饰这种无力感和挫败感,我们就会为它找个替罪羊,于是,你抱怨的对象就出现了。

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你爸你妈,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你的老板,你的同事,或某一件事(不管这是你的事或是别人的事),批判某些现象,这种向外归因的手法会看起来更客观,所以似乎抱怨的挺合理。

例如批判这个国家,政府、教育体制、交通问题、司法制度、经济环境等等,通常男性这么干的比例会更高一些。

但抱怨就是抱怨,抗拒就是抗拒,不会因为你找的“替罪羊”更宏观和抽象,这种抗拒当下和内心不稳定的模式就会消失。

而如果你身边的人也有这种归因的思维路径,你们就正好一拍即合,彼此强化这种信念,以及强化它所带来的无力感和受害感,那么这种模式就变得更不容易被察觉了。

  04  

批判是最有效的削弱内在力量的方式。

无论这份批判是对自己的或是对他人的,本质上其实并没有区别,因为当你在批判时,相应的感受已经有了。

批判就是在自我攻击。想想你每天有大量的能量用在攻击上,同时内在同时还要生成防御性能量,自我辩解或自我隔离,那么你的能量不低才怪。

为了讲明白为什么批判别人跟批判自己没有区别,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一个经验。

几年前,一个周末我正在开工作坊,通常我们的地面课程都是会在酒店里的会场里,那天中午课程结束之后我们到酒店餐厅用餐。

那里有一场婚礼正在举行,我需要穿过整个婚礼用餐区走到最里面的位置。

在行走的过程中,听到婚礼司仪激情豪迈的讲着串词,台下的宾客都忙着喝酒吃菜,几乎没有人听他讲话。

于是,我闪过一个念头,“讲的这么卖力,连个听的都没有,这种工作真是好没意思。”

但很快,我感知到当这个念头出现时,我的能量降低了一点,很轻微,但我觉察到了。

我意识到,这里面有优越感。因为我认为我的工作更有意义,我讲课时,我的学员都会很专注的听。

但这种优越感并不是真正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感是虚假而脆弱的,如果我认同这个评判,只要我的课程上出现学员走神或者打电话玩手机或离开现场的人,那么这些情况的出现就会带走我的力量。

于是就在那几秒钟,我马上放下我的评判,并重新扩充关于“讲话必须有人认真听才有价值”的信念,我看着那个婚礼主持人,重新给出祝福和欣赏,心想,“如果可以不在意别人有没有认真听,而只是自己纯然的享受和投入,这本身就是很棒的。”

很快我能感觉到到我的能量上升了,这整个过程很快,当我做完内在的转化动作时,我还没有走完那个十几米的过道。

但我却清晰的感受到持有对别人的评判和放下评判对自己能量的影响。

教大家一个放下抗拒,给出接纳的句式,“XXXXX是可以的”比如:

孩子哭是可以的,哭久一点也是可以的。”

“我因为孩子的哭泣而变得烦躁也是可以的。”

孩子是可以有烦躁情绪的,他也是可以表达自己情绪的。”

孩子哭他的,我保持自己的开心喜悦也是可以的。”

“有个周末被关在自家门外的体验是可以的。”

“我和我的家人偶尔出门忘记带钥匙是可以的。”

如果你能在事件发生时,及时觉知自己的情绪,并能看到自己对于当下那个事件或人(包括自己)的评判,并马上转化信念,放下这个评判,那么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更加稳定,不容易被一些事件勾出各种情绪。

先从小事开始练习,不要一开始就不知死活的去挑战那些会引发你强烈情绪的对象,那么你必然会体会到强烈的“臣妾做不到啊”的无力感,接纳是需要有强大的力量感和高能量状态做支撑的。

如果碰到实在接纳不了的,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给自己一点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不断的在各种小的情境中练习,让自己觉察的速度和深度都能不断提升,积蓄力量,很快你会发现,你内在的力量感就会来到一个新境界。

到那时,也许你就有机会去挑战你生命中的那些核心主题了。

有时候,

一些心理问题导致的症状,

也是逃避当下的有力武器,

想要很快的消除症状,

还不如先接纳它们。

最害怕的就是,

既不接纳现状又害怕改变,

就算是心理咨询,

也只能帮到那些愿意尝试与改变的人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稳定  稳定词条  内心  内心词条  期待  期待词条  环境  环境词条  自己  自己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