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对校园心理剧实践操作中 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原作者:李玉荣 大连教育学院 来源:《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2年第12期 

原文链接: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XXX201212021.htm

推荐人:厦门 螺旋心理剧 苏进杰

[摘要]结合几年来校园心理剧的研究与实践,对校园心理剧实践操作中有关实施过程、创作、结构、导演与主角、分享五个方面的困惑与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做法。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实施过程;创作;结构;导演与主角;分享 

  心理剧是维也纳精神病学家 J.L.Moreno于20世纪 30年代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法。

  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剧应用于学校教育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这种以行动表现的创造性心理活动,深受中小学广大师生的欢迎。但随着校园心理剧的推广,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剧的研究与实践是临床心理治疗模式。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是非临床领域的预防发展模式。两者有许多不同之处。简单照搬心理剧的理论与操作必然导致校园心理剧操作的问题与混乱。建立在心理剧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校园心理剧,必须创造性地发展适合校园情境的操作模式,并加以灵活运用。

一、校园心理剧的实施过程

   心理剧治疗过程包括暖身、表演、分享三个阶段,在团体咨询中现场进行。国内关于校园心理剧实施过程的论述,都采用了心理剧的三阶段说,同时又提出校园心理剧在正式演出前要进行编排,但并没有提及编排属于哪个阶段,在何时进行。这导致操作中出现了下面的疑问或混乱:编排就是暖身阶段吗?它是在现场进行,还是之前已完成;如果在之前完成,那么其具体操作过程是什么?

  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主要应用于心理课、班(团队)会、家长会与家长学校等。在上述场合应用时,我们不赞成采用经典心理剧模式,而应在此之前进行排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表演剧。因为,我们实施校园心理剧的绝大多数心理教师或班主任均未经过专门的心理剧技术的培训,不经过前期的准备而直接在现场进行编演,极有可能对团体互动层面,成员自我暴露、自发性宣泄以及问题探索把控不力。校园心理剧面对的是少至一个班级多至全校的学生群体,又没有严格的团体契约的保证,现场任何的不当都极易给个别学生甚至全体学生带来伤害。同时,校园心理剧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其故事情节要选取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事件。而校园心理剧所发挥作用的这些场合在时间上大都限制在 40分钟左右。若无相应准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事件并形成一个结构完整、高质量的表演剧是难以做到的。目前有些学校在心理课、班会上所进行的即兴表演,并不具备心理剧的基本要素,只能说是情境再现或小品演出。由此,校园心理剧的实施过程应

包括前期的准备阶段和正式的实施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主题、编写剧本、组建演出团队、分配角色、反复排练与修改。每一次排练都包含暖身、表演、分享三个阶段。在暖身阶段,要营造安全的氛围,调动参与人员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回顾上次排演,进一步理解与把握角色,激活角色心理状态。在表演阶段,演员按照剧本的框架进行演练,教师可随时打断演出,对学生的语言、动作、戏剧的艺术表现等进行指导,和学生们共同探讨事件及场景的安排是否恰当等。分享阶段则是在表演之后,教师把演员们组织起来,围绕角色感受和心理剧所要表达的心理问题相互交流,一方面使参与人员更深入地把握角色,另一方面对所呈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索。正式的实施阶段也包含着暖身、演出、分享三阶段。在心理课、班会、家长会上,校园心理剧呈现之前的环节起到了暖身的作用。在校园心理剧展演活动中,必须安排暖身。暖身的对象既有演员,也包括观众学生。通过暖身,使演员学生减轻心理紧张与压力,尽快进入演出状态。观众学生是校园心理剧发生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的投入以及演出后的分享会影响整个校园心理剧的效果。通过暖身活动,消除观众学生的抗拒,激发观众学生对演出的期待和兴趣。演出之后的分享是演员和观众学生相互交流感受和启发,共同探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最终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认知上得以澄清、情感上得以释放、行为上得以改变。

二、校园心理剧的创作

  心理剧没有剧本,它是在团体咨询过程中的即兴演出,是导演在主角的叙述中,导出与主角息息相关的人、事物并推进情节的发生、发展。以此为基本操作依据的校园心理剧在创作中出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与混乱:校园心理剧有无剧本;如果有剧本,谁来创作。

  我们认为,校园心理剧要有剧本。校园心理剧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表演剧,它是由最能表现主题且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事件组成,并不是多个事件的随意堆砌。而且大部分学生演员没有多少表演经验,需要一个对于每一事件场景中的角色语言、态度、表情、动作等加以说明的剧本,作为学生演员们排练和演出的蓝本。校园心理剧的剧本应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在排演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改、丰富、完善和创新。剧本可以是一个详本,也可以是一个只对各事件场景中每一角色的演出作一方向性说明的略本,这样既可保证表演的方向性,又可以充分发挥演员们的自发性和创造性。目前,剧本创作的主体性问题有两种倾向都不可取。第一,学生自编。校园心理剧的创造包括:主题的确立,素材的处理,形成剧本。确立什么样的主题,主题思想的挖掘,素材的选择、提炼与组织安排,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校园心理剧不是简单的舞台表演,它是以现实生活故事的表演呈现心理问题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心理剧,往往会出现主题挖掘不深,事件选取不典型,表演有余而心理冲突、心理问题的展现不够,甚至有些剧目只是课本剧、小品表演。第二,剧本由教师编写。校园心理剧是以行动表现现实的教育活动,其素材、语言、行为表现方式越贴近学生实际,越能激发学生的真实体验与感悟。教师创作最大的问题在于易脱离学生实际,难以打动、触动学生的内心。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校园心理剧的创作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创作主体,师生共同完成的。

  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主题后,学生个体编写,教师指导,形成剧本初稿。学生个体编写的往往是学生个体自身发生的故事或者是同龄伙伴中某一个体的故事。学生编写后,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对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剧本的初稿。

 2.提出问题后,组建创作小组集体编写,教师指导后形成剧本初稿。创作小组成员首先收集素材,包括自己遇到的相关事情和当时的内心活动,其他同学遇到相同或类似事情时的想法、做法、心理冲突和体验。然后对素材进行分类整理编写剧本。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剧本初稿。 

 3.不确定主题,学生个体或团队编写故事,教师对编写的故事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整理,然后确定创作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故事改编成剧本。 

 4.对于小学低段,剧本的创作主要由教师来完成。在排演过程中,每个演员可根据角色体验,提出剧本修改意见。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对剧本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反映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语言特色,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校园心理剧。

 三、校园心理剧的结构

 心理剧是以行动表现来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所表演的是主角期望探索的事件,事件与事件之间未必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校园心理剧是否具有结构性,如果具有结构性,是否是一个包括心理问题产生、发展、解决的完整的结构。戏剧具有结构性,包含着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完整的部分。校园心理剧是以呈现学生心理问题为核心的表演剧,带有更多的戏剧特色,应该具有结构性,其事件情节的先后顺序和场幕的变化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节奏紧凑,前后照应,因果合理、情节连贯的表演剧。关于结构的完整性上,困惑最大的是校园心理剧的结束是否必须呈现某种解决方式。在实践操作中,我们认为要视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有时要考虑时间的限制。校园心理剧应用于心理课、班(团队)会、家长学校时,其表演阶段大致都控制在 10—15分钟左右。受时间和空间所限,堆积太多的情节、变换太多地点会影响整个剧目的效果。有时在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主角的内心冲突、配角的言语、态度已清晰地表达出对待问题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就没有必要另行安排解决问题的情节。有时演出的高潮也正是心理问题发展到高潮阶段,此时戛然而止,更能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引发学生深切的体验和思考。有时在主角内心矛盾冲突越来越大,且又遇到一诱发事件,主角该如何去做的悬念中结束心理剧,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心理剧所呈现出来的解决方式只是给大家一种启示,更多的解决方式是在分享阶段生成。

  四、校园心理剧的导演和主角

  导演和主角是心理剧重要的人物要素。心理剧的导演是心理剧的指导者或者团体治疗师。主角是提出问题的当事人。那么,校园心理剧的导演是教师还是学生,主角由谁来承担?我们认为,校园心理剧的导演应由受过一定专业培训或指导的教师来承担。实践中以学生做导演的做法是不合适的。校园心理剧不是简单地排演一部剧,而是一种团体心理辅导。它是由具有一定心理学素养,从事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掌握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术,具备心理剧操作技术的教师对团体成员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在整个校园心理剧的排演过程中,导演要以其专业的素养承担以下职责:指导演员明确主题思想,理解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恰当运用心理剧技术组织安排事件情节;促进演员对心理问题进行深层面的呈现和探索;创设与维持真诚、信任、支持性气氛,防止有害行为发生;恰当处理演员偏激的语言、歇斯底里的发泄和过度的自我暴露,指导演员适度表达;把握场景的设置与自然转换;指导演员熟悉舞台的空间感和表演的艺术性;组织演出团队讨论分享;对许多未知的因素加强预测;等等。实践证明,导演是心理剧的灵魂人物,影响着每一个剧本的走向,影响着每一个剧本的教育功能发生的广度和深度。校园心理剧的主角未必一定由提出心理困惑的当事人扮演。预防性、发展性是校园心理剧的本体功能,它面对全体学生,解决学生成长性过程中最渴望探索和解决的共性问题。因此其所呈现的事件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再现。尽管可能事件并非主角亲身经历,但他(她)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和体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提倡选择当事人做主角,因为每一次的排演都是主角自我反思、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过程。但有时要根据所探讨的话题、故事情节灵活把握。如果剧中情节具有敏感性,最好不用事件当事人。如选择了离异家庭的事件作为感恩话题或者是早恋的话题,那最好不用当事人做主角。因为我们很难预期和控制当事人演出时的情绪释放以及演出后回到现实环境中所面对的压力。不论谁做主角,最好具有一定的表演才能。

  五、校园心理剧的分享阶段

  参与心理剧过程是一个情绪释放、情感体验、认知冲突的过程,这之后的整理调适才是心理剧的关键。分享阶段是心理剧功能得以真正实现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校园心理剧更是如此。每一场心理剧演出都会引发演员和观众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讨论分享则促使学生澄清认知,释放情感,形成正确的应对策略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互动交流提供了一种现实的检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在实践操作中,分享阶段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谁来组织分享?如何分享?我们认为,由学生主持人组织分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第一,学生知识经验、阅历有限,会影响分享的深度和广度。第二,学生习惯于从自身角度看问题,易产生错误的价值导向。如以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心理剧其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父母,反思自己。可学生组织分享,绝大多数时间用在了对父母的不满和发泄,指向父母应去改变。第三,分享过程实质是一个团体辅导过程,需要指导者运用提问、自我暴露、反馈、支持、联结、摘要、解释、整合等团体辅导技术,系统催化班级学生互动,有效引导分享向目标发展,而这是学生难以做到的。关于分享的具体操作,

   我们一般的做法是:首先由心理剧的主要演员简要分享演出的感受和领悟,给观众学生一定的启示。然后观众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分享的内容不是脱离自己去分析别人,甚至批评、指责他人,而是分享自己生活中有关的经历和体验,这既是表达和探究,更能把团体中所获得的观念、认识或行为技能,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带来建设性的、积极的和持续的改变。分享中,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团体指导者。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教师要把握好分享的方向,适当运用聚集式提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分享;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和提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体验感悟应用于实际生活;有时教师还可以鼓励观众学生走上舞台,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经验,以取得新的不同的结果。在分享的结束阶段,一般由教师进行摘要或简要总结,以进一步明确问题实质,强化正确观点,必要时提出要求或布置相应的作业。校园心理剧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尚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疑问,如教师在不同阶段的具体操作,如何恰当运用旁白串联各个情节,独白的恰当使用,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作细致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大量的实践去总结提炼。

参考文献: 

[1]周国韬.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活动再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9(3):60-61. 

[2]石红.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实务手册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2. 

[3]黄辛隐,戴克明,陶新华.校园心理剧研究 [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003: 135-137.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实践  实践词条  若干  若干词条  思考  思考词条  操作  操作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