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基金经理跳槽引发基金空壳化

近期,晨星中国一份研究报告称,2006年共有130只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动公告,其中104个公告属于基金经理离职,占295只基金总数的33.88%。而2007年上半年,基金经理离职更是多达163次,约占基金经理总数的41%。仅今年7月,就有17位基金经理离职。   日前,某知名巨型基金刚刚运作不久,即传来其基金经理辞职的消息,这对于不少冲着该基金经理名字来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当头泼下一盆凉水。随着股市“牛市”的进行,资本市场从业人员过度流动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证券营业部老总频繁跳槽,普通职员、证券分析师也跳槽,更令人担忧的是,基金从业人员也以超乎寻常的速度频繁跳槽。从基金公司总经理,到基金的副总、督察长、投资总监、市场总监、研究员,整个证券市场人员流动象似走马灯似,给人的感觉就是动荡不安。  天相投资的一则统计显示,2006年度基金经理离任比例高达将近40%,平均任期不足18个月,短的只有几个月。而美国基金经理平均任期5年以上,优秀的基金经理人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任期。

在国外,为防止控制人权利滥用,不少国家都有保护公司高管的针对性规定,如规定辞退任期未满的董事需支付巨额赔偿金,但在国内类似的保护性措施几乎是空白。  如果说,公募基金经理拿到近千万元的年薪已经让人瞠目结舌,而私募基金经理拿到几千万元的年薪大家都觉得再正常不过了。一位今年以来投资业绩超过68%、管理规模超过10亿的基金经理打个比喻说:“以一笔1亿规模的私募为例,去年的行情翻一倍就是1亿,按照最基本的二八分成模式,也能拿到2000万,但我去年的收入还不到这个数的10%。”由于不受仓位比例限制,也不需要披露投资状况,私募基金不会被跟风或被阻击,在去年以来的市场行情下,两倍的收益实属平常。

在此情况下,私募基金惯用的收益分成模式将使基金经理的收益远高于公募基金公司所得。  当然,单纯依靠金钱是很难留得住基金经理的心。尤其是未来股票投资将更多地依靠数量化工具,操盘手式的基金经理将越来越不适应科学化投资,公募基金公司作为一个组织应该能为基金经理提供最优的平台。今年8月初,华宝兴业基金公司推出业内首份基金经理“持基”激励计划,开了对基金经理实施基金份额激励的先河。虽然首批激励规模仅有万210万元,但这份激励计划更具实验色彩。由此股市整体回暖催生基金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和扩充。而基金业发展的核心就是人才,可见基金业各类人才正成为包括私募公司在内的基金公司关注和抢夺的焦点。  

基金经理人不断跳槽,必然不断变更公司的风格,从而导致国内基金公司空壳化趋势。这就是空有基金公司外在之名,运作基金的核心专业人士过度流失,公司的理念,系统化培育迟迟不能成形,但却在市场不断挖角招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当基金经理人纷纷告别公募基金之时,恰恰也是公募基金规模大发展、资金不断流入之日。随着老百姓投资意识的觉醒,基金已经出现数百亿规模的基金可在几小时内被抢购一空的盛况,而且这些购买者大多是对证券知识知之甚少的城市弱势群体,因此,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显得尤为重要。上月193只开放式基金基金经理职位变动22人次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频繁跳槽“改换门庭”的消息不绝于耳。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显示,今年4月份,193只开放式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动22人次。虽然基金经理跳槽走向不好统计,不过其中私募基金的分流趋势不可忽视。     

短期业绩排名激励受诟病   银河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季度末,我国341只基金中,发生基金经理变动72人次,开放式股票方向基金193只,共发生基金经理变动36人次;封闭式基金50只,共发生基金经理变动12人次。其中仅有一次发生于指数基金,其余35次均为主动投资的股票方向基金。而另一份统计显示,在今年4月份,基金经理变动频繁的这一趋势得到了进一步延续:193只开放式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动22人次。与之相对的是,从单位基金基金经理变动统计来看,2003年到2006年,各类型基金基金经理变动次数都比较稳定。   

是什么样的原因诱使基金经理频繁跳槽呢?银河证券资深基金分析师王群航认为,这与基金经理的业绩激励往往受到短期排名的影响有关。据了解,目前不少基金公司将基金排名作为考核基金经理业绩的标准,激励条款亦与排名息息相关,可以说,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所得收益就相对较高。然而,短期排名往往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甚至之前还曾出现某基金在同一排名系统,因分类不同而导致排名位次不同的情况。     

部分公募基金经理投奔私募   面对基金经理频繁变动,业内人士分析称,这和私募基金的活跃不无关系。实际上,一些仍然留任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也不时爆出“出走”私募的传闻,让这一趋势愈发引人关注。   王群航认为,公募基金管理制度相对严格,投资运作受到颇多限制,与之相对,私募基金往往投资运作灵活,管理制度相对轻松,而且内部人员可能更加“情投意合”,从企业文化角度讲,或更吸引公募基金经理。   此外,私募基金的研究实力同样不容忽视。王群航透露,在浙江一家私募基金,光研究员就有17人,甚至超过目前市面上部分公募基金的研究实力。   收入激励无疑也是基金经理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据业内人士透露,业内从事私募的基金经理收入不菲,年薪甚至可达千万。这样诱人的薪酬,使得部分基金经理难以“坚定立场”。     

基金长期收益将受影响   对于众多看重基金经理“明星效应”的投资者而言,基金经理人频繁变更的影响毋庸讳言。银河证券研究表明,基金经理人的变更对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在对过去一年、过去两年、过去四年基金经理变动与组合业绩的统计分析表明,在各个时间段中,基金经理变动次数较少的基金往往有高于平均水平的业绩。   不过,银河证券基金分析师魏慧君认为,基金经理变动带给基金本身的影响并不确定,因为基金公司的团队同样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据了解,目前基金投资管理倾向于团队运作方式的已成为业内主流,采取明星基金经理制的基金公司数量寥寥无几。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经理变更频繁的市场环境中,同样有基金公司拥有独特的“留人”秘笈。富国基金方面对记者表示,富国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在富国的平均工作年限都超过了5年,在全行业任职年限才1年2个月的背景下,这种现象显得颇为难得。据透露,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该公司的良方,而非大张旗鼓的工资激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基金经理跳槽引发基金空壳化  基金  基金词条  空壳  空壳词条  跳槽  跳槽词条  引发  引发词条  经理  经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