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80年代干什么最挣钱?唐三彩马卖十二万,加工黄

古玩市场

80年代改革开放,商品领域搞活,黑市也应运而生,有很多人靠此发迹。彩电紧张时,上一张“北京牌”彩电条高达四五百块;摩托车难买时,一张“迅达牌”摩托车购买证,能卖到七八百块钱。在农村,农民们种地用的农膜、化肥、农药,凡是国营商店不好买的,黑市上都有。相比而言,那个年代黑市中最挣钱的还得数黄金首饰、唐三彩、古董、古钱币等。

当时在北方某省三县交界处,有一个偏僻的小村,过去这块土地很薄,农民辛苦劳作一年也见不着收成,村里劳力一天最多八分钱,男的只能去挑河挣钱,女的外嫁他乡。80年代初,村里有些人出去开了眼界,回村学着做黄金生意,货源来自南方沿海城市,加工成首饰,每克能挣二三十块钱。

古玩市场

“黄货”生意在这个小村渐渐发展起来,东南西北的买主闻风而至,列个单子,耳坠、项链、戒指,要多大分量,做什么样式,村民连夜加工,明天一早就能交货。全村四百多户人家,家家有坩锅,户户做“黄货”生意,差一些的一天卖十几克,生意好的每天能走个百八十克,也就是说,一天能挣上千块,村里人靠这个发了大财。

80年代,在唐三彩的故乡洛阳周边村镇,家家都有唐代的三彩物件,马、骆驼、小鸭、瓷枕……,一匹唐三彩马,当时就能要价十万。自1928年修陇海铁路途经洛阳时挖出大批唐三彩,之后出土甚少,农民手里哪来那么多真货?其实,正是因为大批买主买不到真唐三彩,导致了仿制唐代三彩物件的私人窑生意兴隆,在黑市上以假乱真,唐代的马八千,骆驼一万二,说是保唐代,真的假的,只能靠买主自己的眼力了。黑市上的人说的是“黑话”,喊的是“黑价”,一对仿造唐代三彩鸳鸯,底钱七八十块,硬是从一位广东客腰包掏走了十二万。

三彩

古城西安历史悠久,也是古物聚集地,各个旅游点小贩云集,大都有两笔买卖、两笔账,一笔公开的,一笔隐蔽的。公开的是招牌,赚不了大钱,隐蔽的是真的,靠它“拿分”。唐代的三彩俑、汉代的瓦当,只要肯出高价,那个年代还是可以买到真货的。

华北某县有一个小村,千来户人家,80年代初有胆子大的村民开始盗墓,挖出来的古物卖了钱,盖了瓦房,当地流行一句顺口溜:“要想富,去挖墓,一夜就成万元户。”毕竟没那么多墓地可盗,村民们又积累了一些古物常识,从电匣子里、报纸上得到文物挖掘的信息,便背上包走南闯北,“有瓷瓶的卖”“有旧画旧表的卖”“有老桌子老椅子的卖”……,瓷器、铜器、玉器、木器,只要够年份,什么都收,空着包去,满着包回。

古玩市场

一旦有外人进村买文物,村里一传十,十传百,拎篮子的,挟面口袋的,驮筐的,男女老少都带着“硬货”来见买主。都有什么硬货?那可多了去了:像什么西周的青铜器,炉鼎剑戈,红斑绿绣;雕刻成铁拐李、虎豹兽的汉代玉器,造型别致,古韵十足;唐代的三彩小鸭,色彩匀称,鱼片细开,还挂着泥;辽代的绿釉瓶,一道釉、白沙胎,鱼子开片;元代的铣子,棕眼密密,中间报红,另外还有明清的青花瓷、圈椅……价格高低不同,便宜的几百块,贵的能要到上万块,村子的名声越传越远,销售渠道也打通了,村里人都发了财。

这门生意从几户滚到全村,从一个村滚到一个乡,从一个乡滚到几个乡,全县农民都跟着倒腾古董,大量壮劳力长期外出,村里的地都荒了,县城书店最畅销的书就是《中国地图册》,靠倒卖古瓷瓶盖了八间大瓦房的村民比比皆是。

古钱币

贝币、空首布、刀币、五铢钱、皇帝通宝……,古币热悄然兴起,古币黑市也应运而生。早些时期的空首币、带字刀币每枚从近千元到几千元;皇帝寿命越短的古币越值钱;大清以后的纪念币,几乎和黄金等价……玩古币的,坐火车用皮包带货,从北方到南方大城市的集邮交易场所出售,一年干好了能挣上万元,干不好也能挣几千块。

可以这么说,80年代黑市的货源,大部分出自穷乡僻壤,当地远离城镇,远离公路,村民做工无活,经商无货,在极端穷困中挤进了黑市的邪道,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现在再看,仍让人觉得新奇,是一个时代值得探讨的历史文化现象。(文:何玉新)

三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唐三彩  唐三彩词条  挣钱  挣钱词条  干什么  干什么词条  年代  年代词条  加工  加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