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成为“经营之神”?除了“热爱”和“努力”,没有别的途径!

  有关注过日本文化的朋友们能了解到,日本对一些人物的描述十分有意思。

  像用猛兽来描述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像帝国绝凶虎张继科;用“XX年一遇”来描述一些艺人,像千年一遇的美少女桥本环奈;用“XX之神”来描述一些在一些领域做出极大成绩的人,像前段时间的匠心“米饭之神”。

  而日本中就有一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企业家,他叫稻盛和夫。被称为“经营之神”,自然就是在这一领域做出了他人所不能企及的成绩了——他在52岁前创立过两家世界500强公司。

  然而,他凭什么成为了“经营之神”呢?

  今天,我们不谈管理策略,也不谈经营理论,我们从人人都能理解的、能做得到的谈起。

  

  01

  先埋头工作

  稻盛和夫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京都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松风工业”就职。

  他进入这家公司之后,每天都能感觉到这家企业的岌岌可危,附近的商店听说他是松风工业的新员工,都很同情地对他说:年纪轻轻的,怎么到这里来了。

  很快的,跟他同期入职的同事们相继都离开了——他们都是一群不甘落后的年轻人,都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地方——很快的,那一批人就只剩下稻盛和夫一个人了。

  稻盛和夫自然也对这样的企业不满,但是他想到,要辞职离开公司,总得有一个义正词严的理由,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工作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

  先埋头工作!

  在实在“不怎么样”的工作氛围里,他将自己的工作做到了极致,甚至把吃饭睡觉都在实验室,昼夜不分,有时连一日三餐也顾不上吃,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工作。

  最终,他在这个被无数人嫌弃的企业中,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这时候,他才25岁。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总有一些人在处境并不算好的时候埋怨发牢骚。然而,在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处境能得到改善的时候,稻盛和夫的做法可以说是所有人的典范——先埋头工作!

  02

  成为自燃的人

  稻盛和夫将人分为三种:

  一是不能燃烧或者难以燃烧的“不燃型”的人;二是点火就能燃烧的“可燃型”人;三是不用点火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很好理解,在工作中,“自燃型”的人就是那些自己心存动力,从来不用等待别人的要求才干活,他们不仅主动、而且在工作中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定位,往往上级的命令还没下来,他就把他手头上能做的都做了。

  自燃型的员工很容易成为一个团队的中心,因为他们有热情,有主动性,有感染力,他们能自燃,也能燃烧身边那些“可燃型”的员工。

  能自燃的人,才能满怀动力地去工作,才能主动地去思考自己能做什么,这是成为领头羊的必要基础,更是成功路上的最初的一道关卡。

  03

  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快乐与否,是一个人在情绪中最直观,最切身的感受。

  在工作中,这种感受是和你的工作效果直接挂钩的——越是能感到快乐,热情就越高涨,对待工作就越认真,就越能出成绩,因为成就感越能感到快乐——这是职场上最好的良性循环。

  但是这个良性循环,很多人都倒在了第一个环节上,说起工作,大部分人有不少的情绪,但没多少人首先想到快乐。

  稻盛和夫在公司做实验时,有一位京都名牌高中的毕业生,担任他的成功研究助手。每当实验数据能验证稻盛和夫的猜想时,稻盛和夫就直率地表达出自己的快乐。

  而助手不以为然,说道:值得男子汉兴奋得跳起来的事情,一生中也难有几回。但看你的样子,动不动就高兴得手舞足蹈。

  稻盛和夫的观点是:要想坚持这种枯燥的研究,有了研究成果,就应该自然地把高兴表达出来。这种喜悦和感动能给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在快乐是动力,是工作的助燃器,大多数人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并不能进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工作,但也不能因此“不让自己快乐”,必须让自己拥有能在工作中寻找快乐的能力。

  今年年初刚上市的德邦物流在新员工培训的时候都会告诉他们一句话:没有快乐的工作,只有快乐工作的人。在小编看来,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

  04

  思考才能解决问题

  稻盛和夫在自述中说自己听过日本另一位出色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演讲。

  当时松下幸之助提出了“在经济景气的时候也要有防范意识”这样的主题。

  听众在松下演讲完之后提出问题——防范就必须在经营中有余裕才行,但是经营要有余裕,具体要怎么做?

  松下幸之助听完,沉默了一会儿,说了一句话:“这样想可不行。”

  这句看似答非所问的话,在稻盛和夫听来如雷灌顶,他瞬间明白那句话的意思——“具体要怎么做”这种问题,方法千差万别,每个人的企业情况不一样,你需要自己思考,而不是伸手跟别人去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也知道要做到这样,但是没有人叫我具体怎么做。”如果每个人都只停留在这种程度的思考,那么高目标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具体怎么做”需要自己认真的思考,认真调研,结合实际,制定策略,反复验证,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而不是遇到问题就伸出手,让别人手把手地教自己。

  在工作上,在管理上,在经营上,这都是铁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之神  之神词条  途径  途径词条  热爱  热爱词条  别的  别的词条  除了  除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