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蔡德裕:外公的故事成就“金牌故事员”

 

  【故事员名片】蔡德裕,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今年71岁,余杭径山镇双溪村人。15岁开始学讲故事,至今已经讲了56个年头。

  沿着潺潺清溪,拐过层层叠叠的山弯,记者好不容易找到被誉为“金牌故事员”的蔡德裕。老人正在自家的菜园里采摘蔬果。握住记者的双手,热情的老人快人快语:“我这儿尽管地处偏僻,道路不便,但不请自来的客人很多, 我不问也晓得,你们是为故事而来的!”

  说起自己的身份,老人呵呵一笑:“我还是家乡第一代大学生呢!”1961年上半年,蔡德裕从杭州华家池的浙江农学院茶学系毕业,分配到嘉兴地区农业局工作。上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老人自愿报名回乡务农。“我出生在径山镇双溪村将军山西麓,当地的民间故事很多。小时候,大人在讲民间故事时,我就坐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上学后学校组织文艺活动,每个班要选拔节目,我就在班上讲自己听来的民间故事。于是,班里推荐我在学校讲故事。这一讲,博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从而激发了我对讲故事的兴趣。那时,我给小伙伴们讲的儿童故事,有《抓蜻蜓》、《摸鱼虾》等。”几十年过去了,幼时的记忆在老人脑海里历历在目。

  “我外公叫杨立贝,临安昌化人,膝下多子女,养家糊口负担很重。外公开垦荒山,白天劳动来不及,晚上还要点上煤油灯,放在地上照着种番薯、栽萝卜。他常常受欺压,明明是自己开垦的荒山却让地主恶霸强占了。解放初,昌化越剧团以外公的苦难生活为背景,改编成越剧现代戏《杨立贝》,演出后在当时轰动一时。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获悉后,又以外公这位典型人物为题材,改编后摄制了电影《血碑》。于是,我与母亲被天马电影制片厂请到上海,讲述外公的故事。上海之行,使我对讲故事更加着迷了。”谈起自己不经意之间爱上讲故事的来历,年逾古稀的蔡德裕一脸感慨。

  上世纪70年代初,余杭文化馆在三墩组织举办了一次乡村故事员培训班。当时,在干部群众大会上,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教育百姓。因此,培训班上主要是学讲革命故事。1974年,“杭州市首届故事赛讲会”在临安於潜举行,余杭也派出代表参加。“我当时是作为观摩代表去的,没有比赛任务。可谁知比赛前,代表团有一位故事赛讲者因病缺席,代表团临时决定由我替代。故事是指定的:《平原作战》中的‘智炸军火’。那故事的本子我都没有看过,留给我却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我连夜备战,第二天上台我以流畅的语言讲完了故事,还穿插了不少笑料。”老蔡讲故事在杭州地区小有名气了。后来,杭州群艺馆组织故事巡讲活动,由5名故事员组成,他就是其中一位。“我们在浙江麻纺厂、华丰造纸厂等大型企业,浙大、杭大等高等学府以及解放军部队讲革命故事,每到一处都深受欢迎,巡讲一个多月,我成了‘故事明星’,过足了‘明星瘾’。”

  讲故事出了名。从此,老蔡把讲革命故事当作了劳动之外的份内事。他经常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给人们讲革命先辈的小故事,短则几分钟,长则半个小时,深受大家的欢迎。“讲故事有讲究啊,绘声绘色地把故事一段段地展开,再把一个个包袱抖开,到时候把噱头一掼……嘿,听故事的人真是着了迷!”那时农村还没有电视,也没有卡拉OK,连电影也很少放,村里请来故事员讲故事算是大事情了。“有一次,我在太平嵩村讲故事,足足听了一个下午,村民还不肯走,我顺便在村民家里吃了晚饭,夜里接着讲《战敌记》、《磨剑石传说》,摸黑回到家里已经下半夜了。”

  同去采访的余杭径山镇宣传干事刘焕根向记者介绍,十多年来,蔡德裕老人还坚持到附近的双溪菜场宣讲故事。在没有菜场时,他就在店面前讲故事,让路人驻足聆听。自从双溪街上有了菜场后,10多年来,只要他一到菜场就会讲故事给大家听。“有时不想讲,却会被当地的故事迷拖住,在农贸市场讲故事,听者多时有四五十人,短则十几分钟,长则两三个小时。大伙听了故事,都会津津乐道,也会把故事传播给身边群众。”

  走进老人家的客堂,沙发上摆放的一沓沓《余杭故事精选》、《故事写作方法》、《故事会》图书,分外醒目。老人不仅喜欢讲故事,而且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故事。他向记者透露,今年“七一”前夕,他专门找到自己80多岁的老舅舅,口述记录当年参加地下党活动,为苏北新四军运送药品食品的革命故事,“腹稿早在两年前就打好了,现在初稿已经写了4000多字。”近年来,老人在《故事会》、《山海经》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60多篇作品,集多年创作心血的故事作品专辑也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出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德裕  德裕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外公  外公词条  金牌  金牌词条  成就  成就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