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斯诺:第一次向世界传递中共的声音

从芝加哥沿55号州际公路西行,越过广阔的中西部平原,穿过宽阔平静的密西西比河,进入密苏里州境内,汽车在波浪般的丘陵公路上起起伏伏。经过约8个小时,本报记者来到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记者、《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的故乡堪萨斯城。在这里,我们试图追寻斯诺人生旅途的足迹。

密苏里河自西向东从堪萨斯城中流过,斯诺的故居就坐落在密苏里河以南的39街上。这是一栋外表普通的2层楼房,与周围的民居相比,显得窄小了许多。1905年7月17日,埃德加•斯诺就出生在这栋木屋内。父亲是印刷工,母亲是家庭主妇,斯诺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也许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使斯诺更容易同情革命。

辗转来到中国

年轻的斯诺一直幻想着周游世界。据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贝蒂•霍钦•温菲尔德介绍,斯诺曾经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的一年间,并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新闻学院的院长威廉姆斯从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他探求未知世界的特质,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信,并给他一份密苏里新闻学院中国校友的名单,鼓励他到中国去。

据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文学教授罗伯特•法恩斯沃思介绍,斯诺没有读完大学,就到了纽约,在哥哥的帮助下在广告公司谋了一份差,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于是,斯诺便搭乘了一艘去往日本的轮船,打算去东方。

据法恩斯沃思介绍,当时斯诺没买票就上了船,在船上还同日本驻美使领馆的官员打起了桥牌。到日本后,由于没有必要的证件,斯诺受到了日本警方的盘查。最后,几经周折,来到了上海。斯诺本打算在中国待上几周,就继续他的全球之旅,没想到这一待就到了 1941年,并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到达上海后,斯诺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校友的《密勒氏评论报》工作。在上海,他遇到了在上海美国领事馆工作的海伦•福斯特,两人于1932年结婚。之后,两人来到了北京,斯诺在燕京大学教授新闻学,并从图书馆借阅马克思主义理论。1935年,斯诺参加了北京的“一二•九”学生运动。随后,在宋庆龄的安排下秘密前往陕北苏区采访。

1936年6月,斯诺和他的朋友乔治•哈特姆秘密进入西安,从那里进入延安,在那里度过了三个月,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进行了独家采访。据法恩斯沃思介绍,采访先是由翻译人员翻成英文由斯诺记录,然后根据斯诺记录的英文再翻译成中文由中方审核,以保证稿件的准确性。斯诺是第一个进入苏区采访的美国记者。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在伦敦出版。这是由外国记者撰写的第一本系统介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的专著,第一次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性质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因客观报道皖南事变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斯诺发现难以在中国继续进行新闻写作。1941年,斯诺偕夫人回到美国。次年,美国《星期六晚邮报》将斯诺作为战地记者派往海外,斯诺先后到过印度和苏联,报道那里的反法西斯战争。

二战结束后,斯诺由于同情中国革命,遭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媒体不敢刊登他的文章,他的夫人也面临失去工作的压力。斯诺发现靠写作越来越难以维持生活,遂于1959年离开美国,举家前往瑞士定居。

沟通中美关系

斯诺虽然在战后离开了中国,却无时无刻不关心着新生的共和国的成长。1960年和1964年,他先后两次回到中国进行采访,采写了《大河彼岸》,这篇文章有助于西方国家了解中国,为中国向西方世界开放打下了基础。

1970年,斯诺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三次回到中国,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周年的庆典。斯诺夫妇在天安门城楼上同毛主席观礼的照片在《人民日报》头版显要位置发表,传递出了中国政府希望同美国政府改善关系的信号。中国领导人还向斯诺表明,中国政府欢迎尼克松以个人的身份或者是以官方的身份访问中国。但是,由于美国政府担心斯诺的亲共名声,没有接受斯诺的斡旋。

1972年2月15日,斯诺病逝,72小时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斯诺虽然去世了,但是斯诺的事业还在继续。在斯诺的老家堪萨斯城,戴梦得•格雷博士建立了斯诺基金会。这里陈列了斯诺的照片和遗物,院子里还竖立着斯诺的铜像,供人们瞻仰。在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斯诺阅览室陈列着斯诺的全部著作和手稿,供人们研究使用。据斯诺阅览室主任戴维德•布卓思介绍,研究人员利用阅览室的资料,撰写了有关斯诺的五部著作。

斯诺的母校密苏里大学,目前有500多名中国学生和交流学者,其中有30多人在新闻学院学习新闻。据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弗里茨•克洛普博士介绍,在过去的10年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为中方培养了近千名新闻人员。

影响代代相传

斯诺中国一往情深,女儿出生后,他给女儿起名 “西安”,以表达自己对中国的独特感情。透过斯诺基金会展览室的玻璃墙,可以一眼看到“西安”这两个汉字和汉字上面的照片。

斯诺逝世后,遵照其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葬在了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一半葬在了哈德逊河畔。哈德逊河畔的一块石头上刻有埃德加•斯诺的缩写“ES”。哈德逊河注入浩瀚的大西洋,连通四大洋,伴随着斯诺走遍天涯海角。

斯诺影响了几代人。温菲尔德说,斯诺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影响了中国人,也影响了美国人。美国总统克林顿到中国出访前,曾阅读了这本书。

温菲尔德说,尽管斯诺曾经在美国历史上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历史证明斯诺是正确的,他客观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历史事实,已经逐渐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特别是近几年来中美两国的双边交流在加强,斯诺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斯诺阅览室主任戴维德•布卓思说,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斯诺正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地记录了这一历史。即使是对当代人来说,也是认知中国的一把钥匙。

斯诺故乡堪萨斯城中心的喷泉池旁,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斯诺姐姐的两个孙子——50多岁的埃德尔曼兄弟,他们表示虽然没有见过斯诺本人,但是从父母那里知道斯诺是一位了不起的名人,去过中国,写过有关中国的书,埃德尔曼的子女也以有斯诺这样的亲友为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斯诺  斯诺词条  中共  中共词条  传递  传递词条  声音  声音词条  第一次  第一次词条  
导闻

 一则谶语促使赵匡胤决心篡位自立

核心提示:大军出征会给京师百姓带来恐慌,这是常理,但此时开封城内盛传的最大流言却与敌国犯境无关,而是一句典型的政治谶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本文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