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付月健:希望CPI能涨的慢些,老百姓穿的暖一些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4.4%,年内首次突破4%,创25个月新高。其中,与百姓密切相关的菜价更是上涨了31%。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表示,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是带动整个10月份价格上涨的两大引擎。若“就事论事”,造成CPI节节攀升一是国外产品大幅上涨,对国内的影响超预期。另一原因则是今年国内自然灾害多发,重发。但谁都知道这只是表面原因,若“追根溯源”,矛头就会指向“货币”,人们不禁要问,这难道不是全面的通货时代的来临吗?吃,穿,住行哪一样没有涨?但国家统计局对此予以了否认。中国社会科学院也给出了相似的解读。他们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通胀。并给出一个专业性解释,即“按国际惯例,CPI连续6个月涨幅超过3%被称为通胀。在我国,从今年5月份算起来,已经有好几个月超过3%,似乎就是通胀。但其实没有道理。因为发达国家的CPI构成中,不包含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而在中国,CPI中农产品或食品类就占了1/3。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扬导致CPI上行,是物价上涨,不是通货膨胀。”

  对于大众来说,这种普及知识性的解释的确让市场安静许多,尤其是普通百姓内心的焦灼感。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因为不管是不是通胀,老百姓确确实实看到物价在飙涨,房子越来越贵。无论是CPI还是GDP,这些数字指标,他们可以不管,可是涉及到衣食住行,那就是事关生计的大事。网络上走红的“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煤超疯”等也多少表现出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些许无奈。

  物价上涨,贫富差距也随之扩大。一方面是老百姓吃不起,住不起,另一方面这个社会上的20%的富人却在到处囤地,买房。财富分布的“二八”现象似乎在任何社会都可成立。为此,央行重拳出击,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上调至2.5%,但是相对于4.4%的通胀水平,也只是“杯水车薪”。同时,房地产二次调控虽初见成效,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6%,涨幅比九月份缩小0.5个和0.3个百分点,但无论如何,房价仍然是在涨,至于涨幅的缩小对于广大的工薪阶层而言,并没有多少意义。而房价的这种数据上的微小变化,也只能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涉后的一种自我安慰。

  所以,现在讨论是否是全面通胀,已不重要,重要的是CPI的不断上升确实影响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政府,绝对不能让老百姓的囤积“柴米油盐酱醋茶”成为常态。如何让老百姓吃的起,住的起才是最该解决的问题。而面对贫富差距,虽然绝对的“平均主义”是不现实的,但相对的平均,保障所有人的生存权利,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就像一些人提出来的“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的观点一样,找到了贫富差距与平均主义的平衡点。当然,任何一项措施或改革的施行都是艰难的,但社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仍然是不变的规律。希望在各方不断地努力下,CPI能涨的慢些,老百姓能穿的暖一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老百姓  老百姓词条  一些  一些词条  希望  希望词条  CPI  CPI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