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从毛泽东力赞孙悟空看薄熙来打黑

 

  《西游记》第28回写到:孙悟空回花果山后,把千余来犯人马打得血染尸横,并鼓掌大笑道:“快活!自从归顺唐僧,他每每劝我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此言果然不差。我跟着他打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许多性命。”

  毛泽东阅读至此,便用铅笔批注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乡愿思想也。孙悟空的思想与此相反,他是不信这样的,即是说作者吴承恩不信这些。他的行善即是除恶。他的除恶即是行善。所谓‘此言果然不差’,便是这样认识的。”

  从毛泽东的批注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主席认为唐僧劝导悟空之语,是一种迂腐的“乡愿”思想,也就是说,是一种不问是非的好好先生的人生哲学,所以毛主席对唐僧的此种处世哲学是反对的, 而极力称赞是非分明、除恶求善的孙悟空。

  其实薄熙来今日的打黑,即是一种当年毛泽东极力称赞的“行善即是除恶除恶即是行善”的降魔伏妖、是非分明之举。有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国现时有的官员,在主政一方时知道为当地的百姓做点好事,行点善举,施点恩惠,以不负此任。但是,在对待地方的黑恶势力上,要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么不想碰、不愿碰、不敢碰。如此,虽然自己的一任太太平平地过去了,甚至离任时还能博得一些好名声,但是任期内未受到打击和横扫的黑恶势力,却由于这种姑息羽翼更加丰满,组织更加健全,经济实力也更加增强,而其对经济、社会以及民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可见,“为官一任”时仅仅“行善”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大力“除恶”。不“除恶”,社会就无法稳定;不“除恶”,经济就难以发展;不“除恶”,百姓就不能安宁;不“除恶”,正义就得不到伸张;不“除恶”,政府就没有威望;不“除恶”,城市就不利于对外开放;而如果大力“除恶”,其情势就会大为改变,其局面就会大为改观,不仅可以消除黑恶势力造成的种种弊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而且也会使社会风气风清气正,为公众的生活、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所以,“除恶”实际就是在求善、行善,而且是在求更大的善,行更大的善。

  再退一步说,如果仅“行善”而不“除恶”,即使政府行的善再多,在百姓心目中也会大打折扣、大大缩水,因为仅靠给“实惠”、给“好处”,是满足不了大多数公民对正义、安全、公平与和谐的期盼与追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要求改变没有安全保障、好人受气、坏人嚣张的社会环境,比要求政府多“行善”更甚、更迫切、更强烈。

  薄熙来就深谙此道,深明此理,所不同的是,他既积极“行善”,上任伊始就大手笔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出诸多为广大市民称道的爱民、亲民、惠民、利民的善举,又秉承毛泽东“除恶即是行善”的思想,大力“除恶”以求善,掀起了一场席卷渝城、震动全国的打黑风暴。其一手“行善”,一手“除恶”,把善举推到极至。

  毛泽东当年曾极力称赞除恶求善的孙悟空,但论起善举来,现实生活中的共产党人薄熙来,较之只图打的“痛快”的孙悟空来说,做得更全面、更务实、更理智、更精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薄熙来  薄熙来词条  孙悟空  孙悟空词条  毛泽  毛泽词条  东力  东力词条  打黑  打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