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心贴布、布贴心——记劳模杨富珍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口筒子两匹布。”这首歌颂黄道婆的民谣从明代开始,在上海地区的农村广泛流传。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靠纺纱织布谋生或贴补家用。

  1932年,上海南汇乡下的一户贫寒人家生了一个女孩,她就是杨富珍。很小时,爸爸妈妈染上吸血虫病死了。为了活命,她从小就给人家打工,带小囡,挑羊草,烧猪食,手脚不能停。主人家刻薄,只供饭吃,不发工资。当时有个邻居劝她伯父说:“富珍大了,好换几个铜板。”她伯父一听,就说:“我再穷,也勿卖小孩。只要有口饭吃,我也不会饿阿珍。”十四岁时,杨富珍的姑妈辗转托人,让她进了中纺一厂,也就是后来的上海国棉一厂当童工,做起“小珍子”来。

  每天“六进六出”,一年中有大半年见不到太阳,总感觉天是黑的。平时,杨富珍常吃发霉的土谷米、六谷粉。每天自带午饭,装在饭盒里,天一热就捂馊了,还照常吃。由于没日没夜地干,长期营养不良,头发也几乎掉光了。那年秋天,因舍不得花四分电车钱,杨富珍顶着大雨走回家,结果染上伤寒症,躺在床上只能吃些咸菜粥汤保命。病还没好浑身无力,她怕停生意,撑着去上班。工友们看她跌跌撞撞,关心地铺上纱头,让她躺一躺,想不到被拿摩温看到,不问青红皂白,拿起棍子就向她头上砸去……多亏了工友们伸出援助之手,才让杨富珍坚强地活了下来。

  苦难辛酸的童年,让杨富珍对旧社会充满仇恨,她在黑暗中寻找曙光,在迷雾中寻找希望。1948年11月,在地下党的关怀引导下,她终于找到了穷人的救星共产党,入党时她才16岁,成为了地下“小交通”。在全国劳模中,她是唯一参加过地下斗争的老党员。

  上海解放了,杨富珍和千千万万的市民群众一样,以饱满的翻身热情,全心投入到建设新上海的滚滚洪流中。她的心愿是:“心贴布、布贴心,为民努力织好布。”为确保织出每匹好布,不出次品,将棉纱结头打得小、快、牢,杨富珍每天在家苦练“打结头”基本功,还叫儿子帮她测算打结的速度,刻苦钻研,终于练就了一手绝活。她从每分钟能打34个结头,提高到36个,后来又增加到40多个,短短两年时间,她就比别人多练了十万余个结头。1951年颁布了“五一”织布工作法,杨富珍是主创人之一。

  1951年4月,杨富珍遵循周恩来总理“要让全国人民穿上衣服”的指示,带领织布班组,开展“心贴布、布贴心”的竞赛活动,首创“六个巧干,六个仔细”的高产优质操作法,个人看台数发展到20多台,从此杨富珍和小组声誉传遍了全国。

  杨富珍被光荣地评为新中国第一批劳模。从1956年起,她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连续七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她还当选为上海市第五、六、七次党代会代表。杨富珍所在纺织班组从1953年起连续43年保持模范集体称号,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杨富珍小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布贴  布贴词条  劳模  劳模词条  
故事

 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