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贫困村的“变形记”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党和政府着力于“两不愁,三保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这几年的努力都有了显著的成果,让人民群众享受了改革发展的成果,让贫困群众觉得自己有了“明显改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扶贫路上这些“风景”的变迁吧。

  从“土胚房”到“小洋房”的村容之变

  在脱贫攻坚战中,在住房方面的政策主要有C、D级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以重庆市云阳县宝坪镇凤凰村姚某为例,在鉴定该贫困群众住房为C级危房后,县、镇、村三级联动保证资金到位,并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对该房屋进行修缮加固。在后面的走访中,姚某对我们说了句心里话,“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房子一直破破烂烂,现在这样一修感觉气派多了,住着心里也踏实了。”在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上,D级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对贫困群众的帮助可谓是“雪中送炭”。很多贫困群众的房子为土灰砌成,由于年久失修,加上雨水的浸泡,住在原来的危房里是胆战心惊、夜不能寐。云阳县宝坪镇桂坪村向某在D级危房改造完成后说,“我这辈子也没想到我能住上这样的‘小洋房’,都是党的政策好啊”!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的村貌之变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时代大家都追求“原生态”,然而原生态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好的。在路上表现得就极为明显,阡陌交通、蜿蜒小路看似浪漫,实则“害人不浅”。在晴天的“一骑红尘”并没有“妃子笑”,有的只是漫天黄沙,让人蓬头垢面、满身灰尘。在雨天的“众星拱月”并没有“王者风”,有的只是裤腿上“繁星点点”。出门大小水坑交错,坑坑洼洼,一不小心摔一跤更会让身上沾满家乡泥土的“香味”。如今,道路全程硬化,村里出入的道路通畅了,农产品能够销售出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出去购买电器等商品更加方便,也提升了生活质量。从“泥水路”到“水泥路”的村貌之变不仅只是表面上的变化,带来的更多是生活质量的提升。道路的延伸并非只是村貌的变化,其中蕴含的是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提升。

  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村风之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对于贫困群众自身来说,要想打赢自家的小型“脱贫攻坚战”,最重要的是要有“士气”。以前很多贫困群众苦于缺乏致富技能或缺乏产业启动资金,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党和政府坚持“靶向治疗”,技能培训、小额信贷、岗位推荐等政策、服务让贫困群众有了坚强的后盾。贫困群众文某以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靠政府救济,在经过养蚕技能培训和小额信贷贷款后既有了技术又有了启动资金,文某就开起了自家的养蚕坊。经过后期的培训指导,文某又对蚕蛹进行再加工,制成蚕丝被,增加产品价值。文某说:“国家政策好,现在我也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仅不能给国家拖后腿,还要努力带动周边的贫困群众一起致富。虽然现在我的蚕坊规模不够大,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多,但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越来越好的”。

  从“粮饱肚”到“地淘金”的产业之变

  “靠天吃饭”是农民最无奈的“叹息”。针对农村发展农业面临着种地农民年龄结构老化和无产业带动的问题,党和国家发出了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号召。以云阳县宝坪镇红电村为例,村支书带头投入资金,带动村民开荒山和土地,让原来荒草丛生的土地上种满了红肉脐橙,让村民们能够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让传统的“粮饱肚”变迁为“地淘金”,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群众干事创业的劲头。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扶贫路上的“风景”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明显变化”。但是,我们仍然要不懈努力,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重庆市云阳县宝坪镇人民政府 宋华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贫困村的“变形记”  贫困村  贫困村词条  变形记  变形记词条  
文汇

 在复工复产的“田野”上追赶春光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协同推进防控和发展两不误、两手硬,始终是我们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展开)

文汇

 @共产党人 让革命文物焕发时代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