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安邦智库7月6日战略预测: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趋势日趋明显

在后疫情时期,在疫苗普及程度提高,发达国家开始大范围解除封锁之际,全球经济恢复的前景日益乐观。不过,与疫情期间克服经济下行有所不同,经济恢复的不平衡以及通胀压力的上升正在成为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或更长时期各国央行所要面对的新课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曾预期,通胀水平上升将是未来一个全球需要面对的长期现象。正是越来越显著的物价上涨,使得全球货币政策的转向趋势日益明显。

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感受到通胀的压力,并开始调整货币政策。巴西、俄罗斯、土耳其。匈牙利、捷克等新兴市场国家都纷纷加息以应对国内经济变化。作为发达国家的加拿大也率先宣布将缩减QE,逐步实现刺激政策退出。这些迹象实际上已经释放了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

更值得关注的是,6月底,韩国央行已表示,由于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韩国央行正在考虑“在今年内”进行疫情后的首次加息,不过升息具体时间和速度将取决于经济状况。这意味着韩国央行将在疫情后改变货币政策的走向和节奏。根据韩国官方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农副产品物价指数累计同比上涨12.6%,创30年来最大涨幅。韩国二季度CPI上涨2.5%,持续超过2%的通胀目标。作为世界经济金丝雀的韩国,通胀的高企也反映出全球物价水平上升的信号。这实际上暗示全球各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将成为主流趋势。

OECD近期的报告显示,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38个成员国中,5月份的通胀年率平均为3.8%,高于4月份的3.3%。截至今年5月,38个成员国的能源成本上涨了18.6%,这是自2008年9月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即使剔除不稳定的能源和食品价格,5月份的年通胀率也从2.4%跃升至2.9%,创下2002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欧元区通胀水平略有下降至1.9%,但根据IHS MARKIT的数据,随着限制解除,欧洲各地的价格在6月份以20年来最快的速度上涨。而一直处于低通胀、低增长之中的日本,日本央行也表示将上调未来通胀水平的预期。在经济恢复较快的美国,5月份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4%,续创1992年以来新高,环比上涨0.5%。与此同时,在美联储6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将今年美国的PCE物价指数上调至3.4%,其预计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为3.0%,高于3月份的2.2%。

在全球通胀上升日益明显的情况下,目前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的分歧主要在于还没有调整政策的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一再坚持通胀的上升是暂时的。美联储预计,到2022年,美国的PCE和核心PCE物价指数均会回归至2.1%。日本央行同样认为能源价格的走势是暂时性的,整体经济展望很可能基本保持不变。欧洲央行也坚持在经济没有完全恢复之前,无意改变目前的货币政策。

通胀而言,短期经济需求的释放,全球供应链的调整可能是构成通胀攀升的短期因素,但同时,全球主要央行所释放的天量流动性正在进入流通领域,其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就美国的情况来看,美联储启动退出QE的条件正日益成熟,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显示,6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数增加85万人,好于预期的增加72万人;失业率为5.9%,逊于预期的5.6%。一方面重返就业市场的人口在增加。一方面6月就业缺口恢复加速回升至69.75%,离退出门槛下限70%一步之遥。另外时薪也创出新高。这不仅表明劳动力需求的强劲,也意味着未来更大的通胀压力。

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全球货币政策的转型将不可逆转。目前美联储等政策制定者之所以坚持实行QE政策,在于稳定市场的预期,避免引起资本市场的恐慌和波动。实际上,美联储6月份已经开始通过提高逆回购利率,回收了近万亿美元的市场流动性,而瑞银预计,未来几周,逆回购规模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就美联储公布的政策预期点阵图而言,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即可能逐步退出QE政策,到2022年底或2023年初,美联储即可能开始启动加息。而IMF同样建议美国方面开启货币刺激政策的退出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短期内市场更担心如上一次美联储政策转向时的“缩减恐慌”再演,给日益敏感和泡沫化的资本市场带来冲击;就中长期而言,在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后,债务问题所带来的风险将日益显著,不仅给新兴市场国家,也对美国的企业和居民部门带来巨大的压力。尽管美联储有信心保证通胀上涨处于温和可控的状态,但长期通胀上升的走势,将带来“温水煮青蛙”的效果,对于全球而言,在资产泡沫化和债务货币化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灾难性打击。

对中国而言,由于中美之间经济恢复的不同步,中国事实上已经实现了货币刺激政策的退出,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与美联储为首的主要经济体宽松政策拉开距离。在全球通胀上升,各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将转向的趋势下,中国的货币政策需要面对外部通胀和内部转型两方面的压力。坚持汇率和利率的稳定,依靠流动性的精准调控,将是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央行在政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稳定中国货币环境和市场环境的选择,以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双重目标。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全球通胀上升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即使坚持通胀暂时论的美联储等主要央行,同样开始讨论有关宽松政策退出的问题。而处于危险地位的新兴市场已经开始收紧政策。这表明全球的货币环境正发生趋势性的转变。尽管通胀失去控制飙升的可能性不大,但长期通胀带来的“温水煮青蛙”的效果,仍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风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安邦  安邦词条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词条  日趋  日趋词条  转向  转向词条  明显  明显词条  
智库

 北京农村承包地流转:启示与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北京市农村承包地的流转已比较普遍。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