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约瑟夫·奈: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

上个月,中国新国家主席习近平选择莫斯科为出国访问的第一站。期间,他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商定了一系列协议,两人接着前往南非德班出席第五届“金砖国家”(BRICS)峰会,与印度、巴西和南非领导人宣布,将成立能够挑战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地位的新开发银行。五国领导人在演讲中提到了世界秩序的变迁,习近平表示“金砖国家发展潜力无穷。”

看起来,金砖国家似乎终于壮大成熟了。三年前,我对金砖国家持怀疑态度,现在亦然,尽管最新的峰会看上去颇为成功。

约12年前,高盛首席经济师奥尼尔(Jim O""Neill)创造了“金砖”一词来形容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新兴市场”。从2000年到2008年,这四个国家占全球产出的比重大幅上升,从16%升至22%(以购买力平价衡量)。在随后的全球衰退中,它们的经济表现也好于平均水平。

对投资者来说,这一结果显示新创的“金砖”一词名副其实。但接下来怪事发生了:投资者口中的金砖国家真的行动起来。2009年,四国在俄罗斯首次举行会议,试图打造一个国际政治组织。南非在2010年末也加入其中,主要便是出于政治考虑。奥尼尔最近对《中国日报》表示:“南非能够加入金砖国家可以说是相当幸运,因为从经济上讲,它的规模比其他四国小得多。”此外,它的经济表现也相对萎靡,去年的增长率只有2.3%。

事实上,尽管金砖国家这个组织或许有助于协调某些外交策略,但组织内的五个国家之间的情况大不相同。南非规模太小,而中国经济比其他四国加起来还要大。此外,印度、巴西和南非是民主国家,有时候会以印度、巴西和南非对话论坛(IBSA)的名义自行召开会议。专制大国俄罗斯和中国认为,金砖国家组织有助于在外交上与美国角力——两国与美国有着各不相同但至关重要的关系。两国也致力阻挠印度、巴西和南非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内部不一致性太大

正如我在三年前撰文指出,从分析角度来看,把昔日超级大国俄罗斯纳入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为伍是没有意义的。俄罗斯没有多样化的出口,面临严峻的人口与卫生问题。用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话说,俄罗斯“急切地需要现代化。”自去年普京重回总统宝座以来,俄罗斯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经济增长虽然因过去10年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而从中得益,但其他有竞争力的产业并没有出现,如今更面临能源价格下跌的前景。尽管俄罗斯仍争取维持5%的年增长,但去年其经济表现相对毫无生气。

如果说俄罗斯实力源泉在枯竭,那么巴西就可谓令人印象深刻。其国土几为印度的三倍,识字率高达90%,人均收入也是印度的三倍(和中国的近两倍)。但是,自我三年前的评估后,巴西的表现已有所下滑:经济年增长从2010年的7.5%下降至去年的1%,2013年预计也只有3.5%。

与巴西相同,印度在20世纪经济自由化后出现了产出井喷;事实上,前些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甚至堪与中国媲美。但是,今年产出增长预计将相对缓慢,只有5.9%。除非印度改善其基础设施和识字率(特别是女性识字率),否则它是不太可能赶超中国的。

那么,和三年前比较,我们是否应该更认真看待今天的金砖国家?

德班会议并没有就新开发银行的细节和结构提供多少详情,就清楚地显示自上届新德里会议首次提出动议以来,计划并未取得多少进展。事实上,尽管做出了就成立新开发银行展开“正式谈判”的承诺,银行的规模和出资份额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没有办法团结起来,其实正是金砖国家内在不一致的表征。从政治上讲,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是亚洲影响力竞争对手。从经济上讲,巴西、印度南非都担心人民币低估对各自经济的影响。

三年前我写道:“金砖四国不太可能形成由观念一致的国家组成,必须认真看待的政治组织。”金砖国家的最新会议并没有让我觉得有必要改变这个观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约瑟夫  约瑟夫词条  粘结  粘结词条  一起  一起词条  没有  没有词条  
智库

 张云:中日关系将趋稳的日本因素

虽然中日首脑会谈在去年11月进行了,然而双方对于今后双边关系走向的评估似乎还相当不乐观。中方认为去年底在众议院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的首相安倍晋三,可以毫无顾忌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