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加快南海资源开发 提升海南发展能力

加快南海资源开发势在必行

加快南海资源开发是宣示我国南海主权的最有效形式。南海诸岛及海域距离我国大陆较远,自然条件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以驻守方式维护南海主权难度巨大,而通过加快南海资源开发,以经济活动形式最大程度地占有和控制更多的海洋资源、获取海洋价值,是目前实现我国南海高效维权和可持续维权的强有力手段。

油气资源开发可为海南发展提供重要财政支持。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其开发可以给地方政府创造可观的财政收入,势必对海南发展形成有力财政支撑。目前周边国家受利益驱使,大肆侵占我国南海诸岛,加紧掠夺油气资源,在我国开发明显滞后背景下,加快南海油气资源开发时不我待。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可增进海南发展的多样性、稳定性和特殊性。南海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生物资源种类丰富、独树一帜,加快南海海洋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综合利用,如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旅游观赏等,不仅可使得海南发展更加多样化、稳定化和特色化,也是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海底资源开发丰富和提升海南旅游形态。旅游资源开发本身是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重点。南海海底资源斑斓多奇、五光十色,加快以海底为活动范围的新兴旅游项目开发,如休闲潜水、海上拓展训练、海底科考、海底探险等,必将有利于丰富和提升海南旅游形态,推进传统旅游活动向高端发展。

南海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南海资源极具特点

渔业资源量大、品种繁多,年可捕量约200万吨;油气资源丰富,预测资源量约400亿吨石油、1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可燃冰资源量约700亿吨油当量;海底锰结核分布广泛、富集度高且稳定,富含50多种金属、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经济开发价值极大;海底热液矿床(富合铜、铅、锌、佥、银等)和钴结壳(富含钴、镍、金、铂等)尚处资源全面调查阶段,但预测潜量大,对其开发和利用也已指日可待;此外,潮汐能、波浪能、化学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等能量资源亦极为丰富。

——南海资源开发较为滞后

我国南海油气、矿产、生物等资源开发,总体上存在基础不清、起步较晚、时序较差、空间不均、基地狭小、水平不高等问题。

油气资源开发方面:1.国内近期进展较快。国内石油公司均高度重视南海油气勘探开采,目前各公司在南海矿权登记情况为:中石油18个区块、126848平方公里,中石化3个区块、10573平方公里,中海油82个区块、541982平方公里。2.周边国家大肆抢占。南海周边国家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大规模引入外国资金和技术,将国际大石油公司及西方国家势力引入南海复杂局势。目前几乎所有西方大石油公司均已卷入南海油气之争,所建油气井已超千口,年采油6000万吨。3.南部深水勘探开发亟待加强。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采主要集中于北部靠近大陆架的浅水海域,南部深水开发近无,而该区域恰为油气资源富集区。

矿产资源开发方面:1.开发规模较小、科技含量较低。矿产资源经济效益在海洋经济中占比较低;开发科技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较低。2.南海基础地质工作薄弱、数据支撑乏力。我国曾进行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及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但由于当时勘查技术落后和部分资料老化,对南海矿产资源开发的数据支撑严重不足。3.开发和管理方式粗放、环境破坏和污染严重。南海滨海砂矿开采长期缺乏有效管理,开采过度,海岸侵蚀破坏严重。

生物资源开发方面:1.缺乏长远全面规划和即时动态监测。盲目开发、无序开发现象严重,养殖场过密、排污超过最大环境容量,海水水质恶化,病害流行,海洋经济可持续性下降。2.海洋环境污染及其连带性海洋资源流失严重。南海生态系统退化,赤潮频发,海洋生物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功能退化严重。3.特殊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对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海洋植物等资源开发不足,尤其是其医药、观赏、种质等功能远未发挥。

南海资源开发的原则与重点

——坚持六项原则

维权至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第一位的,社会经济发展须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为最高目标和原则,以维权统领南海资源开发工作。理顺维权和维稳、开发和保护、经济发展和军力建设之间的关系。增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加强后勤及综合保障能力建设,为南海军事斗争提供重要支撑。

效率优先。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面对南海日益复杂的形势,资源开发活动应坚持高效、高水平的原则。通过开发巩固维权,在开发过程中坚持“保护优先”。在南海试点海洋综合管理执法,理顺海上管理执法关系,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海上综合执法的效率。在重大项目实施上,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南海斗争的主动权。

规划引领。注意开发和建设的时空顺序。注重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确保各项规划在南海资源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效率效能、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当前,社会各界对开发南海资源的积极性很高,要通过规划引导其有序发展。

能力建设。注重发展能力的建设与提升,扩大战略支点作用。通过能力建设提高南海的管控能力,从增加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增加装备(特别是舰艇)、人员编制的数量入手,确保对我国南海区域的“常态化”巡航、护渔工作,提高管控能力建设。

多元主体。要统筹规划,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政府、企业、居民、NGO等参与南海岛礁建设工作,服务南海资源开发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等,形成合力,参与建设、发展和维权。

互利互惠。建立南海地区与海南省、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利互惠关系。通过机制设计和利益分配机制,使援建可以获得回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发展三大产业

发展现代海洋渔业。贯彻“南海维权维稳,渔业先行”战略思想,加快组建大吨位三沙捕捞船队,依托三沙战略腹地打造深海渔业综合服务基地,积极发展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努力形成三沙常态化、规模化渔业生产态势。支持渔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扶持龙头企业,创建知名海产品品牌,全面提高渔业组织化水平和品牌效益。严控近海捕捞强度,鼓励发展远洋捕捞,提升捕捞技术装备水平,引导渔民转变捕捞作业方式,构建外海产供销一体化的捕捞生产模式。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培育热带水产苗种繁育体系,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建设水产品物流基地和渔业出口基地。发展热带休闲和观光渔业,制定休闲渔业管理办法,推进海洋水产品资源保护区建设。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

发展海洋油气及相关产业。加大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支持企业勘探开发三沙海域油气资源。加快发展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业,以优惠的用地、用海等政策吸引大型海上油田服务公司落户海南,提升对油气勘探开发企业的物资采购、仓储物流、后勤保障、装备修造、研发等综合服务能力。推进洋浦南海油气资源加工储备基地建设,构建华南地区石油石化产品交易中心、科研中心。

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引导、支持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应用,发展工业用酶、医用功能材料、生物分离材料、绿色农用生物制剂等海洋新产品。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维修产业,建立海洋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研发基地,建设海洋新能源发电站。鼓励研发南海海岛、远洋船舶海水淡化技术装备,支持无淡水海岛建设和海水淡化工程。建立特色海洋产业园区,打造高水平海洋高技术制造、科技研发和服务业基地。

加快开发模式和政策创新,科学有序开发南海资源

——创新南海资源开发模式

军民融合模式。南海始终是国家安全前沿,南海资源开发须实行军民融合模式,实行亦兵亦民政策,平时能生产、战时能打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亦须军民两用,同时资源开发不能妨碍军事基地建设,产业发展不能与国防安全冲突。

契约开发模式。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契约开发模式,包括BOT、TOT、ABS和BTO等形式,多渠道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加速扭转我国南海基础设施薄弱态势。

特许经营模式。南海资源开发须坚持控制能力与开发能力并重,在不妨碍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可允许企业对偏远孤零海岛特许开发经营。

陆海统筹模式。南海海域面积大而陆地面积小,土地极为紧缺,且远离大陆腹地,须依靠本岛及内陆补给,而沿海腹地发展临港经济亦须依赖南海资源开发,为此须实行陆海统筹模式,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发展海洋—岛屿—腹地复合型经济。

——创新南海资源开发政策

加快制定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基于维护国家领海安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及岛礁资源的需要,制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总体中长期规划,明确资源开发的目标、原则、时序、布局和重点领域等。

做好资源基础调查工作,建立南海海洋生态保护区。加强地理信息测绘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南海的海岛、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实施西、南、中沙群岛等岛屿和海洋地质、生态资源调查和评价;加强西沙群岛生态保护、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海岛、海滩生态修复工作,严格填海造地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扎实推进南海海洋生态保护区的设立、运行和管理。

建立南海生态补偿机制,扭转南海生态退化趋势。探索建立南海生态补偿制度,调动各主体海洋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出台海洋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确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建立完善南海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加大南海资源开发政策优惠力度

加大产业政策优惠力度。对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物流运输业及供水供电供食供网等基础产业,加大产业投资优惠补贴力度;大力支持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远洋渔业、海洋节能减排、海洋生态保护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考虑单列一批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科技项目。

加大土地政策优惠力度。加大对南海围海造地的优惠政策力度,或加大直接补贴力度,或延长免费使用年限;对于利用礁石、无居民区进行开发建设,可免交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急需建设项目可边建设边报批,不硬性要求占补平衡。

加大财政政策优惠力度。加大中央财政对油气、渔业、旅游等海洋资源开发关键领域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和各部委产业项目在南海的布置力度;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可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淡水、食品、电力、通讯等基础保障设施建设。

加大税收政策优惠力度。对直接参与南海资源开发或投资电力、通讯、信息、供水等基础设施的企业,给于“三免两减半”的税收优惠;对在南海海域从事深海养殖、捕捞、加工和渔业服务的企业免征所得税;对参与南海开发建设的一线工作者,免征个人所得税;对南海油气勘探资源开发企业减免属于中央收入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等;对在海南所辖海域新产生的油气增值税、资源税等加大地方分成比例。

加大人口政策优惠力度。改进完善户籍制度,加快南海资源开发相关人员集聚,吸引渔民和海洋从业人员定居以壮大 “原著民”规模,实施灵活户籍政策,通过授予临时户籍、双重户籍、荣誉市民等形式以及更为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高考加分照顾政策、入籍人口补贴保障政策、人才补贴奖励政策等吸引高端人才落户和援建。

加大金融政策优惠力度。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优先把资金安排到南海资源开发相关领域,通过增加信贷规模、贴息优惠、营业税与所得税优惠等方式,重点支持海洋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必要时可考虑设立南海开发银行;鼓励创新区域金融服务,开展海南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向南海资源开发相关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包,如离岸融资租赁等;吸引优势企业来海南注册,给予南海资源特许经营开发权;探索建立海洋资源开发事故赔偿责任制度,鼓励保险公司在南海发展海洋生态损害责任险、政策渔业保险、海上货运险等海洋特色保险产品体系。

加大基金政策优惠力度。鉴于南海资源开发的特殊重要地位,可考虑设立南海(民间)建设基金,接受单位、个人和团体捐赠,并确保基金用于南海资源开发和海岛建设。研究设立南海产业投资基金,吸引国内资本及符合战略意图的国外资本设立南海海岛开发、油气开发、旅游发展等专项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南海  南海词条  海南  海南词条  加快  加快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  
智库

 两岸文化认同是“双文化”的认同

什么是“两岸文化认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还是价值观的认同,或者还有别的看法,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在争议。本文针对现有的看法,试图依据“双文化论”提出自己的意...(展开)

智库

 地方政府双重负责的宪法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宪法地位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宪法》第105条第1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