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新型智库建设者的实践与思考

——评魏礼群新著《建设智库之路》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魏礼群新著《建设智库之路》,日前与读者见面了。该书真实记录了作者先后在国务院研究室、国家行政学院、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智库工作期间,对我国智库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是近年来智库研究领域独具特色的一部力作。纵览全书,有四个重要特点:

主旨鲜明,立意深远。全书写作时间跨度长达15年,但始终贯穿和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智库,如何建设中国智库?作者认为,“中国特色智库”最根本的,就是要体现中国国情、中国精神、中国制度、中国道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以人民福祉为本,国家利益至上。而所谓的“新型”,就是智库的思想观念、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制度规范有别于外国智库,也有别于中国传统智库,应该是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的智库理念和治理模式。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尤其要认清和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方面,要确立核心价值理念。只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才能出高质量的智慧、思想和成果,智库才能大有作为。另一方面,要产出重要标志成果。智库成果要具有多样性和立体性,既要提出有价值、有影响的原创性思想成果,又要注重多出应用性的决策咨询成果,还要努力造就和培养一批优秀的智库人才成果。

视角新颖,观点独到。与既有大多数智库类著作不同的是,《建设智库之路》是作者基于亲身工作经历和实践写就的,是一本确确实实的智库“活书”。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部分,既反映了作者从事智库工作的主要阶段,也呈现了五种不同类型智库建设的体制模式。既有体制内的官方智库,也有民间的社会组织智库,还有蓬勃发展的大学智库。细读每部分文章就会发现,每种类型的智库都有其最为核心的要素。比如:国务院研究室部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调查研究”;国家行政学院部分,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决策咨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部分,频频使用的字眼是“学科”。而且,不论哪个部分,作者总是将“智库人才”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内容丰富,脉络清晰。该书涉及了智库建设和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关于智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有典型案例的提炼和分析;既有宏观层面的智库发展政策,又有写好决策咨询成果的“文风”和“学风”问题;既有智库平台媒介的讲解,又有智库人才培养的阐释;既有国内智库建设现状的深刻剖析,又有国际智库发展的客观评述。透过字里行间饱含着的深情,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始终怀揣着一颗火热而赤诚的“智库人”之心,对经济社会现实问题保持敏锐感知和把握,登高望远,为国思虑。

理论厚重,方法科学。作者认为,智库建设有三个基本的方法论支点:一是坚持跨学科研究。比如,基于党和国家对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事业的紧迫需要,作者曾领衔撰写了“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学科建设的建议”,推动“社会管理”成为我国社会学专业新兴的二级学科。二是坚持调查研究。智库工作者应把调查研究当成必修课、基本功,既要吃透“上情”,也要摸准“下情”。三是打造高端数据平台。作者敏锐地意识到,“数据”和“信息”在一流新型智库建设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于是,他提出并主持了建设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信息库”的重大课题,并使之成为构建中国特色新型社会治理智库的基础性工程和战略抓手。

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智库人”,魏礼群《建设智库之路》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它生动讲述和深刻诠释了一个关于“智库梦”的美好故事。沿着这位“老智库人”的探索之路,我们真切看到,中国正朝着“智库强国”坚定迈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新型智库建设者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者  建设者词条  新型  新型词条  实践  实践词条  思考  思考词条  
智库

 居民加杠杆:逻辑对,结局如何

一、居民房贷占比偏低的原因周小川行长在26日的G20会议上回答记者时说:个人住房加杠杆逻辑是对的。住房贷款应该有大力发展的阶段。个人住房贷款在银行总贷款的比重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