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微文化是“美好的” 也是“令人不安的”

当一切均趋向于微型化、微小化、微量化时,“小时代”取代了“大时代”,平常性取代了崇高感,千人一面之众驱逐了精英。微文化俨然已拉开了社会文化日趋碎片化的大幕,它用比以往更加激烈和更为有力的方式颠覆了传统。

一个时代一个样儿。改革开放初期,巨大的和沉重的物质性存在最为重要。一座厂房、一台机器或一辆卡车,既是资产又是资源。曾几何时,这个法则变了,如今流行的是另一种形态,“小的是美好的”。不但小,而且要微,从早期大哥大手机到今天超薄的果6,从286、386电脑到今天的苹果笔记本。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微小的才是美好的!”

微时代是全面的微化,微信、微淘、微文学、微情感、微生活、微叙事、微思维、微心理、微主体、微民主、微政治……当一切趋向于微小状态时,不难发现当下的社会生活悄然发生了深刻的变迁。记得有一次我站在腾讯公司总部二楼微信实时显示的巨大的LED显示屏前,目睹着4亿多用户在线忙碌的景象时,虽不能说被吓到了,却也真真实实地震撼了一把!互联网移动终端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正在强有力地重塑我们的社会、文化和自我,无人能逃避!

“小的是美好的”,这曾经是一个流行的说法。但时至今日,我想说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小的也是令人不安的”。当一切均趋向于微型化、微小化、微量化时,“小时代”取代了“大时代”,平常性取代了崇高感,千人一面之众驱逐了精英。微文化俨然已拉开了社会文化日趋碎片化的大幕,它用比以往更加激烈和更为有力的方式颠覆了传统。在图书馆,在地铁上,在家里,在任何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低头一族”在忙活儿,刷屏成了每个人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要事。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正在被人与装置界面的交往所取代,新的信息方式改造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把人们卷入了一个无限扩大的微文化漩涡之中。

只要你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边的情况,微文化的种种征兆在向你点头招呼。人们首先遭遇的是信息构成的碎微化。说得形象点,微文化是以微型的碎片化信息为其基本形态,因此,微型、微小、微量的信息方式成为微文化的外在特征。以微信为例,短小但数量惊人且快速传播的信息充斥在各种媒体和网络中。没人知道每一天在互联网上疾驰着多少微信,小到家长里短,大到世界争端,各式微信扑面而来。这种扑面而来的景象令我想起了瑞士艺术家保罗·克利的一个精彩说法,当今社会与其说是人在追寻图像,不如说是图像在追逐人。这个说法用于微文化再恰当不过了,只要你拥有一个移动终端装置,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或是iPad,甚至是手表,只要装置在运行,不管你是在工作还是休眠,喧嚣的世界总在召唤你,骚扰你,让你不得安宁!今天,完整的、系统的、复杂的、关联的信息不再是人们传递的主导信息形态,就像长篇小说远不如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说流行一样。抽取片段、攫取片语式的认知方式已经成为媒体一代的主导模式,长篇大论去矣,高头讲章去矣,皇皇巨著去矣,微小的才是流行的和有亲和力的。碎片化不但是人们接受的信息的特征,也是他们的认知方式,更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如一位社会学家的书名所提示的那样:“生存于碎片化之中。”

较之于传统文化笨重的物质性,微文化的微化趋势为社会和文化的流动注入了难以估量的加速度。微小的就便于携带、移动和交际,从博客到微博,其间所发生的巨大转型是显而易见的。于是,信息传递的实时极速成为微文化的又一显著特征。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在上世纪30年代曾预言,机械复制技术可以在更大的时空范围里传播艺术品,它打破了艺术品独一无二的“韵味”的时空局限,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珍藏在某个博物馆仓库里,而各式印刷摹本则可以传播到任何地方。在今天网络化的情境中,《兰亭序》随时可在网上在线观赏、下载、打印、编辑。另一位著名的加拿大媒体学家麦克卢汉在60年代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人们借助各种媒介极大地扩大了自己的活动范围。这个预言在当代微文化中已成为现实。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明,各种终端界面成为我们进入世界的窗口和通道,远在几万公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即刻在人们的手机微信中呈现。这就导致了所谓“远距作用”的出现,亦即远处发生的事情对自己所处的地方性环境造成影响。沪深股市牵动多少远在沪深之外的股民的心,纽约、伦敦、巴黎证交所的行情,不断给其他地方带来波动。信息的实时传播取代了延时传递,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复杂的全球化共时结构之中,从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到印度尼西亚海啸,到美国总统大选,信息的实时传播把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村”是这种境况的形象写照。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过去人们说“美国打个喷嚏世界就会感冒”,这种说法用来形容当今中国也不为过。有研究发现,人与人的亲密关系原本是一个距离概念,亲密无间即如是。但是,距离如今不再是亲昵的障碍,有人戏称,你可以和你的同屋一年不说一句话,但每天在网上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视频聊天几个小时而意犹未尽。

文化的出现已远远地超出了本雅明和麦克卢汉的想象。以微信为例,它是微文化的最典型信息传播方式,在无线网络的技术条件下,信息超越时空距离的实时点对点传送迅疾而广泛。微文化的巨大优势就在于其信息传播速率和范围远甚于历史上任何传播介质,无论印刷、报纸、广播、电话、电视等。前微文化信息传播多有一些程序和规范,信息的采集、检验、审核、编辑、发稿、传送等复杂环节免不了要耗费相当时间。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催生了传统媒介传播体制之外的各种草根传媒,由此造成了传统媒体规范程序的颠覆,被简化为点对点的信息实时直接传输。今天,无论何处发生的事件,都可以在微文化中得到实时的有效传播。也许我们可以稍稍修改一下前面的陈述:“生存于碎片化之中”,也就是“生存于信息实时传播之中”。

信息的海量传送与接受,这也是微文化有别于此前任何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微文化中海量的内容庞杂且未经检核、整理的信息网络和界面间极速“裸奔”,海量信息的混杂、破碎和断裂彻底解构了信息的总体性和语境化,给人们的信息系统把握和理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认知难题。多样化的丰富信息在围攻人们的同时,也在暗中改变了人们的注意力模式。一种新的认知模式应运而生,它被名之为“过度注意力”,其特点有四个,一是不同作业中迅速转换焦点,二是偏爱多样化信息流,三是寻找高度刺激性的东西,四是对单调状态的容忍度较低。这是当今微文化所造就的“媒体一代”的典型认知方式,它与传统的“深度注意力”模式截然相反,后者的特征是持久地聚焦于某一事物(比如静心阅读《红楼梦》),忽略外部刺激而沉浸其中,偏爱单一信息流,对长时间关注单一焦点的单调具有忍耐力。

无数研究证实了这种认知模式的支配,上世纪90年代美国和德国的一些研究都指出,人们浏览大部分网页的时间都不会超过10秒钟,浏览时间超过2分钟的网页不到十分之一。十年后,以色列的一项研究(2008年)通过对全球上百万网站的数据分析,得出了更为精确的结论。人们对每个网页浏览的平均时间是19-27秒,这还包括内容载入的时间。德国和加拿大人每个网页的平均浏览时间是20秒,美国和英国人士21秒,印度和澳大利亚人是24秒,法国人25秒。如果说这一发现还是只是针对普罗大众的话,那么,同一年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则专门考察了对英国图书馆和英国教育协会两个网站的专业用户,看看他们是如何阅读学术期刊论文的。结果同样令人惊异。他们一目十行,通常只阅读某个文献的一两页内容,只关注标题、页面、摘要等,这一研究的结论是,一种新型阅读已经出现——“强力浏览”。

文化的高度娱乐化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当代微文化迥异于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现代的严肃政治文化,带有明显的消费文化特性,以至于有人发明了一个全新的英文词“信息娱乐化”(infotainment)来描述。这个概念是英文中信息(information)和娱乐(entertainment)两个词的拼合,意指高度娱乐化的信息传播与接收,无论新闻报道抑或政治事件抑或知识传递,都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被不同程度地娱乐化了。看报、看书、看电视、看新闻、甚至读课本,一切都趋向于娱乐状态,而娱乐化的一个心理指标就是信息接受过程的快感化。一切艰深、费解的、复杂的信息都趋向于简化和有趣,吸引眼球的视觉愉悦成为微文化的微信息和微叙事的基本构成方式。

说了这么多微文化的问题,其正能量并未触及。我想其正能量也许是无需论证的,也是很容易发现的。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出现时,我们很容易被它的新鲜和长处所吸引,往往会忽略其中所暗藏的一些危机和危险。所以,我们一方面肯定地说“小的是美好的”,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关注“小的是令人不安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令人不安  令人不安词条  美好  美好词条  文化  文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