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为何不应实行资本管制?

日本呼吁中国实行资本管制,以遏制正在削弱人民币币值的资本外流,这再一次表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奇怪的时代。一些权威人士也赞同日本。但是这种迅速发展起来的资本管制可以给中国一些喘息空间的流行观点是错误的。管制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而不是更好。

中国目前当然存在问题。2015年8月,中国央行(PBoC)表面上放松人民币汇率,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决定作用,同时本着提高汇率灵活性的良好意愿,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调2%,不幸在一开始就搞糟了。金融市场对这次贬值十分关注,认为这是为了支撑停滞的经济而孤注一掷。而拙劣的沟通让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化。

为努力阻止人民币过快贬值,去年8月以来,中国已流失了约3200亿美元外汇储备。这加剧了自2015年中旬以来外汇储备流失的趋势——中国放宽了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允许家庭、企业和机构投资者通过海外投资来分散投资。

日本有充分理由担心人民币贬值。日本央行(BoJ)为提高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采取货币刺激,该措施的成功依赖于日元贬值刺激出口。人民币贬值会威胁到这一目标,紧接着投资者的担忧将推动避险资金流入日本,推升日元。但日本央行行长建议的管制措施可能最终会令这些问题恶化。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在资本账户开放(放宽资本流动限制)上的经验既有一些积极的可鉴之处,也有少数警示。开放资本账户促进了日本融入全球贸易和金融,也帮助其国内金融市场深化发展。不过这也加大了汇率管理的难度。一个开放的资本账户,若缺乏灵活的、市场决定的汇率,将令货币政策复杂化。

在一个理想世界里,很明显正确顺序应是稳固金融市场,放松汇率,然后开放资本账户。在一个不那么理想的世界里,相机而动的改革可能是最佳的可行方案。

中国央行明智地利用了人民币入篮目标——在2015年年底前,让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储备货币篮子——作为开放资本账户、放松汇率、以及进行多项金融改革的工具。可惜时机不太有利,原因是基于合理理由(分散投资)的资本外流,与对中国经济和北京反腐行动的担忧引起的资本外流交织在了一起。

最后的结果是明确的。中国央行最终将不得不放松汇率,无法为保持本币稳定而维持大量而代价高昂的干预。去年12月,中国央行以其独有且隐晦的方式发出信号:市场应关注人民币相对于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加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

尽管中国央行的本意是好的,但它已经把自己逼到了死角。中国央行目前面临着一个挑战,既要采取措施给予人民币汇率更多灵活性,又不能引发资本大量外流,以及货币大幅贬值。而通过旨在阻止资本外流的措施来扭转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可能会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政府回到了朝令夕改的改革方式。

中国央行目前的窘境有一个更妥善的退出策略。该策略需要一些自我强化的要素,以稳定市场预期,重建投资者信心。

首先,采取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由于货币政策受限,可以采取财政政策在短期内提振增长、在长期内帮助经济实现再平衡。这需要实行合理的减税以及增加社会支出。其次,加强改革承诺。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供给侧改革,现在是对此作出真正承诺的一个绝佳时机。第三,采取透明的沟通策略,从而明确传达出中国政府关于外汇市场以及其他金融部门改革的短期和长期计划。

中国真正需要的不是撒播更多恐慌的措施,而是强大的、协调一致的行动,对此,资本管制是一个诱人但危险的替代选择。

注:原文刊登于英国《金融时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为何不应实行资本管制?  管制  管制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实行  实行词条  资本  资本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智库

 从苹果效应透视青年亚文化的演进

最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苹果产品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巨浪,“苹果”二字无疑已成为电子科技领域以及时尚消费领域的流行字眼之一。作为一个电子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