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安邦智库4月6日战略预测:中国上市公司面临“新冠疫情”

在全球经受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在中国的上市公司圈里,也发生了一起不亚于疫情的冲击——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业绩造假事件。这一起企业层面的“新冠疫情”,点燃了国内外市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信任危机,而且会在今后造成极大的负面冲击。

瑞幸咖啡(下称“瑞幸”)在4月2日在提交给美国证监会(SEC)的监管文件Form 6-K-Report显示,该公司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发现,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虚增了22亿人民币交易额,相关的费用和支出也相应虚增。此消息一出,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开盘后,瑞幸的股价就触发熔断机制,随后在40分钟内触发了6次熔断,最终瑞幸当天股价从前一日的26.20美元暴跌至6.40美元,跌幅75.57%,投资者面临巨额亏损。

其实,瑞幸的业绩造假事件早已有迹可循。2020年1月31日,做空研究机构浑水公司发布的一份做空报告称,瑞幸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捏造财务和运营数据,夸大门店的每日订单量(单店销售夸大了69%-88%)、每笔订单包含的商品数、每件商品的净售价,从而营造出单店盈利的假象。此外,该公司还通过夸大广告支出(2019年第三季度夸大了150%以上),虚报除咖啡外其他商品的占比来掩盖单店亏损的事实。该研究报告立足于最基础的信息方法——瑞幸委派了92名全职调查员和1418名兼职调查员,收集了瑞幸的25843张小票,进行了11260个小时的门店录像,收集了大量内部微信聊天记录。

瑞幸造假事件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直接后果。首先受打击的是瑞幸的投资者。仅4月2日一天,瑞幸股价就大跌超过75%。这意味着,投资者一天就损失了四分之三的账面投资。随着今后造假问题进一步曝光,瑞幸可能面临集体诉讼、惩罚和赔偿,甚至被强制退市,瑞幸的投资者将面临巨额损失。其次,瑞幸的股东必将承受不可逃避的损失。据了解,美国已有多家律所对瑞幸提起集体诉讼,控告瑞幸作出虚假和误导性陈述,违反美国证券法。由于瑞幸的严重造假已经坐实,集体诉讼可能带来巨额赔偿和法律责任。第三,瑞幸的员工是事件中的无助群体,可能面临降薪、裁员甚至公司关闭导致全体失业的风险。

更为广泛的负面影响则来自瑞幸造假事件的间接后果。在安邦咨询(ANBOUND)的研究人员看来,瑞幸造假事件的影响将远超公司个案层面,对其关连投资机构、中介机构、海外中概股甚至所有在海外融资的中国公司,都将会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我们注意到,瑞幸造假事件的冲击在上述领域已经开始逐渐出现。

公开资料显示,瑞幸IPO的中介机构包括: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国际、海通国际为其联合承销商;安永为其审计师;金杜、竞天公诚分别为其公司中国律师、券商中国律师;达维、佳利分别为其公司美国律师、券商美国律师;弗若斯特沙利文为其行业顾问。据了解,迄今的集体诉讼中尚未追加审计和投行等中介机构作为被告,但未来则完全有可能追加。审计机构、投行等中介机构,有可能面临巨额的集体诉讼。这方面有前车之鉴,当年嘉汉林业的审计师被判赔偿1.17亿加元,而中国高速频道的审计师被判赔偿1200万美元。

瑞幸造假事件肯定会波及中概股,加剧国际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恶评。十多年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拥有“金砖国家”和“世界工厂”的双重光环(现在则是“中国市场”概念),中概股曾经是国际资本市场上受青睐的投资概念。但遗憾的是,一部分中国企业在公司治理、商业诚信等方面屡次爆出“地雷”,打击了中概股的品牌。有国内市场人士担心,不管瑞幸最后的调查结果怎样,数据造假这个大帽子将再次死死地扣在中国企业头上,可能永远都翻不了身。国内某大型零售集团(也是中概股)的CEO称,瑞幸这样的中概股“老鼠屎”对中国企业的形象极具破坏性,对中国创业企业的负面影响深远,今后,全社会很多的经济成本将会提高,因为信任已经被破坏了,而信任是最昂贵的。

失去市场信任的成本的确高昂。不过,导致市场对中国公司失去信任,却不只是瑞幸一家的“贡献”,而是多家中国公司共同“锻造”的结果。造假中国公司名单很长,除了这次的瑞幸咖啡,其他的还包括:中国高速频道(CCME)、东南融通(LFT)、古杉环境能源、中国海洋食品(CMFO)、双威教育、中国绿色农业(CGA)、艾瑞泰克(CAGC)、中国生物(CHBT)、陕西宝润等。这些造假公司最后基本上以退市收场。颇为讽刺的是,由于通过反向并购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造假太多,美国投资者在被反复收割后终于弄明白了,于是决定对反向并购弃而不用,最后葬送了反向并购作为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有效路径。顺便说一句,瑞幸造假还对福建公司的声誉增添了负面影响,由于此前多家造假公司来自福建,现在很多投资机构对于福建的公司往往格外警惕。

还要指出的是,在贸易战背景下,瑞幸造假事件还为其他国家指责中国提供了新“口实”。从近几年中美贸易战不难看到,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审查标准已大大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强制技术转让、国家安全“威胁”、商业腐败行为、信息造假、与受制裁国家交易……任何一项都可能成为中国企业遭受制裁的理由。前有诸多案例,现在瑞幸造假事件爆发,无疑向国际市场、国外监管机构、政治人物提供了一个重磅“口实”。目前,有少数美国议员正在推动中概股议案,该议案要求所有在美国证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遵从更为严厉的监管,包括向当局提供更多的审计信息以及受中国法律限制的程度。市场预期,在瑞幸事件后,中概股议案有可能加快。

虽然瑞幸不是在中国注册的公司,也不在中国上市,但中国证监会在4月3日表态,“高度关注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要指出的是,对造假问题只停留在谴责层面是不够的,必须有强有力的行动和机制来进行严控和处罚。如果中国的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国内市场不痛下决心,从体制、机制、监管、公司治理方面来解决,诚信问题将成为破坏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引发国际指责中国的又一个焦点。中国要真正建设起好的资本市场,必须彻底治理诚信问题这一“毒瘤”。

国内还需要反思的是,为数不少的公司造假,除了与公司创始人、管理者的道德及诚信水平有关外,还与资本的推动有重要关系。在资本过剩的时代,过多的资本追逐过高的回报,而中国市场上好的创业公司太少,再加上中国市场的监管不严,过剩资本的推波助澜,放大了人性的贪婪、推动企业不切实际地过快膨胀、过于追求短期利益,结果在中国市场上催生出一大批造假或违约的公司。国内市场上曾经的风光无限的乐视、ofo、暴风等,都在资本催生的泡沫下崩盘。

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事件,正在中国企业层面制造一轮“新冠疫情”。它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祸及员工,还对整个中概股以及中国公司造成了声誉破坏,同时为贸易战背景下的国际社会提供了批评中国中国企业的重要“口实”。这些市场的“毒瘤”以及培养“毒瘤”的环境,应该得到彻底的清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安邦  安邦词条  疫情  疫情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词条  面临  面临词条  
智库

 黄永宏:亚洲和平发展的挑战

审时度势整体来说,亚洲的崛起是值得欢庆的。这是开明的强国在过去半个世纪集体努力、甚至奋斗与做出牺牲的结果。若没有亚洲今日的经济贡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