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月捐10元倒贴500 老胡老糊涂了?

    为了捐10元钱,每个月要倒贴500元钱。76岁的胡明被街坊们视为“老糊涂了”。

    半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直以为胡明的家住得很近,否则怎么会“三天两头来”。很少有人知道,胡明参军时落下了腿伤,长时间走路或站立“都会疼得很苦”,这500元,是这位退休老人每月“省下”的打车钱。

    每次参加扶贫基金会的研讨会,老人总会穿好西装,戴上黑毡帽,拿起钢笔认真地记录每个发言者的“慈善主张”。现在,“NGO”、“第三部门”这些公益概念已经被老胡揣摩得很透彻,他甚至还能精确地告诉你“美国的慈善基金会有56600家,75%的美国人会经常捐款”。

    当然,这些大词儿、数字都是为他的“10元月捐”计划准备的。

    可自己捐出第一张10元钱,那可是费了“牛”劲儿。

    四川汶川地震后,看着电视画面中“一行行滚动攀升的捐款数字”,胡明有了个模糊的设想,“如果献爱心的过程能细水长流,那心里被激发出来的善意会不会也常驻常青。”

    他剪下了各类报纸上的公益组织广告,但总是“找不到电话和地址”;他在电视里看到了李连杰的“壹基金”,激动地打114查询,结果换来的却是“对不起,没有这个信息”。

    “找个能捐一辈子钱的地方,咋这么难呢。”胡明愤愤地说。

    2009年4月,不放过报纸上“每一个小豆腐块公益广告”的胡明终于“找到了组织”,在《北京晚报》一块小小的中缝广告上,他一眼拽出了那个公益月捐项目,“我一定要推广它,到我入土为止。”

    “月捐大计”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一个慈善项目,参加者在银行开个账户,基金会每月定期从中扣除10元钱。这也是国外很多慈善项目的通行方式。

    为了第二个、第三个“10元钱”,胡老采取了“杀熟”的策略。对儿子,他说“少抽包烟”;对女儿,他说“少打次车”;对孙女,他说“少买个汉堡”,总之,“每个月就10元钱,多吗?”

    “拿下”小辈后,迎头而来的就是一盆凉水。老伴儿黄素菊说他“昏头了”,提醒他有很多假基金会,小心上当。“这个世界永远是好人多”,胡明像小孩子一般执拗,在他眼里“这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

    最后,“最难拿下”的老伴儿都开始帮他宣传了。

    在甘东社区,擅书画的胡明已经为退休老人们义务讲授了7年的书画课,大家都喜欢叫他胡老师。那些白头发的“学生”也成了他的游说对象。如今,被他劝捐的成员已经有了20多人。

    “为了推广月捐的事,胡明太不容易了。”他的一个“学生”说。

    80多岁的高韵华腿脚不便,胡明便一趟趟地替他跑基金会、拿表、填表;13岁的张宇瑶到现在都记得胡爷爷帮自己开账户时说的那句“从小做个好人”;胡尔铁老人是当地“胡”姓家族的族长,远在辽宁的他愣是被胡明请到了北京,“一定要让月捐在咱的黑土地上也烧起来。”

    不过,总有些难题是这个退休老人解决不了的。

    胡明想去社区的其他老年班搞推广,居委会的领导告诉他“上面还没指示”;跑到海淀区慈善协会求助,人家一翻白眼,“这事不归我们管”;向居委会借会议室开“月捐迎新会”,结果被告知“程序不对啊”。

    他经常会翻出一张旧报纸,是关于2008年第一届中华慈善大会的新闻,“你看,胡锦涛总书记都说了,各级领导要大力支持慈善事业,我找的不都是各级领导么。”

    坚信中国慈善事业“一定有大发展”的胡明没想过退缩,他已经给海淀区区长写好了一封献言信,最近,他又“惊喜地发现”前任区长写过一篇关于慈善事业的文章,“准备找找他,也许他会同情我。”

    胡明总喜欢跟人算账,“10元钱,太微不足道了。但如果中国有1亿人能参加月捐,一年下来就是120亿元啊,这就是咱们中国的力量啊。”

    常常是,国家的“大账”刚跟人算完,胡明又忙着整理衣装,准备自费打车去基金会交流推广经验。

    “这笔账,一定要算的过来。”老人挥舞着拳头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老胡  老胡词条  老糊涂  老糊涂词条  倒贴  倒贴词条  500  500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