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WWF:气候变化导致大湄公河地区新物种濒临灭绝

  食鸟蛙、外形奇异的壁虎、只会爬行不会飞的鸟,这些去年在大湄公河地区发现的163种新物种如今却因为气候变化而面临濒临灭绝。在联合国气候曼谷会议召开前夕,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报告,指出这一现象。

 

  这份《近距离接触大湄公河区域》报告里讲述了许多新近被科学家发现的新物种,包括100种植物、28种鱼类、18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2种哺乳类和一种鸟类,所有这些物种都是2008年在大湄公河地区发现的,大湄公河地区涵盖了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

 

  科学家们在2008年一年里在大湄公河地区的丛林和河流里发现这些稀有物种,其中包括一种躺在小溪中等待猎物的食鸟利齿蛙、目前仅存的四种麝香鼩的一种和一种长着豹纹的壁虎,它从外形上看像从另一个世界来的动物:橙色的眼睛、细长的四肢和彩色皮肤。

 

  这个地区生物多样性实在太丰富,所以不经意间就能发现像虎纹蛇这样的稀有物种

 

  加利福尼亚州拉西拉大学里.格雷斯曼(Lee Grimser)博士说:“当时我们正全神贯注地试着抓出一个新种壁虎,突然我儿子提醒我,不远处有一条蝮蛇,它的脑袋离我搭手的岩石只有几英尺!我们就把这条蛇和壁虎都抓住了,结果证明它们都是新物种。”

 

  之前提到的那种不愿飞的鸟名为弄岗穗鹛(Stachyris nonggangensis),据观察,它爬行的距离要比飞行的距离更远,只有在受到惊吓时,它才会用翅膀飞行。

 

  WWF大湄公河项目主任斯图尔特.查普曼(Stuart Chapman)说:“隐藏了一个多世纪之后,现在这些物种总算被大家认识了,但是很显然还有更多物种仍未被发现。”

 

  不过,该报告也发出警告,在这些新物种被发现的同时,它们的生存就已经受到了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

 

  近来的研究表明,大湄公河地区的气候已经在发生变化。研究模型显示,该地区气温持续上升,天气更加变化无常,严重的极端天气情况也越来越频发。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报告表明,海平面上升和盐水的入侵将会对沿海地区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大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该地区是地球上最易受气候影响的三大三角洲地区之一。

 

  斯图尔特.查普曼说:“有些物种能够适应气候的变化,但许多物种不能适应,这就可能会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某些地方特有的濒危珍稀物种,比如大湄公河这些新发现的物种,尤其脆弱。因为气候变化将会进一步缩小它们原本就非常有限的栖息地。”

 

  通常这些物种的生存高度依赖于小部分数量有限的物种。如果它们在适应气候变化时破坏了这种联系紧密的生物链,那么它们灭绝的危险将会更大。

 

  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各国政府代表将在泰国曼谷会面,进行下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谈,从而为12月份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做准备,国际社会希望在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一项新的全球气候协议。

 

  WWF全球气候行动项目政策顾问凯萨琳.古特曼(Kathrin Gutmann)说:“如果各国政府不能达成一项公平、目标远大的约束性协议,防止气候变化失控,这些自然界的宝藏就将难保。”

 

  她还说:“要想保护大湄公河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濒危的物种和脆弱的生物群落,就需要曼谷的联合国气候会谈取得进展。这次会谈意义重大,将会为12月份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奠定基础。”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WWF(中国)对外联络官员 庄士冠

电话:+86 10 65227100-3286 Email:shgzhuang@wwfchina.org

 

如需下载新物种信息、地貌信息、WWF实地研究、新物种图片以及《近距离接触大湄公河区域报告》,请访问: http://www.divshare.com/folder/601590-bb7

 

东南亚和中国的用户请访问:http://www.divshare.com 点击“log in ” 用户名: nicole.frisina@wwfgreatermekong.org 密码: newsp

 

在编纂这份新物种发现报告时,WWF也于该地区许多研究机构展开了合作。

 

        《近距离接触大湄公河区域》是大湄公河地区第二份新物种报告。第一份报告《首次接触》于2008年10月发布,报道了1997年到2007年期间在该地区发现的1000种新物种

 

        WWF正与大湄公河地区六个国家的政府和产业展开合作,共同保护并可持续地管理这片独特且变化迅速的土地上60万平方公里的跨国森林和淡水栖息地。

 

        WWF支持制定亚洲首份地区气候变化适应协议,为气候变化方面的地区合作和协调提供一个法律框架和机制。

 

        大湄公河地区的所有国家都致力于增强合作,以加速经济发展,亚洲开发银行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强的促进作用。经济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贯穿该地区的三个“经济长廊”,这一方面可以帮助该地区大量农村人口脱贫,另一面却会恶化现有的威胁,并最终会耗尽该地区长期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基地。WWF相信,大湄公河地区的国家能够找到有效的途径,既保持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又确保该地区的自然风景保护区不受任何损害。

 

        在WWF 全球200最具生态价值的区域中,有6个是位于大湄公河区域。这些自然风景区拥有稀有的亚洲象、华南虎,以及世界上仅存的两种爪哇犀牛中的一种。湄公河流域生活着极少量稀有的伊洛瓦底江海豚,除此之外,据估计,该流域还拥有至少1300种鱼类,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湄公巨鲶。按河流长度来算,湄公河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每单位面积孕育的物种比亚马逊河都多。而且许多物种都是该地区所特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湄公河  湄公河词条  物种  物种词条  濒临  濒临词条  灭绝  灭绝词条  气候  气候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