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海子山淡水保护唤醒藏民自觉保护环境

 

 

德差乡的淡水保护宣传碑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警觉回头,如精灵般蹦跳遁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马鸡,在远处的林下,一群群领着雏儿悠闲踱步、觅食。

  青草如席,树挂如瀑……随行的植物学专家杨彪和动物生态学专家杨楠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这是当地生态好、扰动少的表现。

  这里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德差乡,地处崇山峻岭之间,平均海拔超过3700米,至今未通等级公路,从省会成都至此至少需两天时间。生活在这里的藏民,大多不懂汉语……

  “世外桃源”面临严峻生态形势

  在常人眼里,这里宛若世外桃源;在专家的眼里,这里意义的确重大!

  身为保护国际(CI)野外项目主任的杨彪告诉记者:“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天然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但在人类经济开发活动不断加剧和扩张、人口急速增长,“世外桃源”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形势——高山高原景观生态系统退化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由于生活垃圾、旅游垃圾和建筑垃圾等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以及由此造成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在箭牌公司(wrigley)的支持下,保护国际基金会和四川省林业厅合作组成四川甘孜海子山淡水保护项目办公室,开展该区域纯公益性淡水生态系统保护项目项目期为一年半,自2011年1月开始,到2012年6月结束。项目内容包括对甘孜州重点湿地保护战略研究、湿地自然保护区机构确立及工作人员能力建设、淡水监测、社区保护地示范项目及小额赠款项目项目涉及海子山区域涉及的理塘、稻城、巴塘、新龙、雅江、白玉和德格等多个县。

  “讨价还价”唤醒藏民保护主体意识

  海子山淡水保护项目不同于一般公益的捐款捐物捐建,其最终目的是让当地藏民形成环境和淡水资源保护意识上的自觉、能力上的自立。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牵涉到对藏民既有习惯的一些改变,必须获得当地寺庙的支持和人们的理解认可。

  姚勇是雅江县林业局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保护处的工作人员。项目通过他,接触拜访当地寺庙,结合“不杀生”等宗教观念,说服喇嘛首肯支持。

  而在藏民中间,项目以生态系统有偿服务机制进行倡导,也就是将淡水保护责任和经济上的奖惩进行挂钩。比如在德差乡,乡党委书记泽珠就拿出一份“德差乡中德差村村委会社区淡水保护项目社区保护共管协议书”,记者看到,协议中甲方(即项目组)对乙方(即村委会)有明确要求——“严禁在保护社区所辖河区及房前屋后倒、扔垃圾(牲畜尸体);在虫草、松茸采集地及大型文化活动后产生的大量垃圾合理处理(深埋或焚烧)……”作为回报,如果甲方经过评估认为达到保护要求,年终一次性发放保护成效奖金6000元,为村举行的大型赛马会提供奖品、纪念品和项目宣传资料。

  泽珠说,这是他们和项目组在村委会主任家里召集各户当家人平等协商、民主决议通过的,中间还免不了要“讨价还价”。杨彪、杨楠则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项目办在海子山区域共签订了6份社区保护共管协议,保护地面积将近8万公顷,都是这样一个过程。

  近两年的时间里,当地藏民也确实体会到了项目实施后的不同。“以前耍坝子(当地盛大的节庆活动,通常包括赛马会等多种娱乐项目),山坡上都是渣渣(垃圾)。”52岁的白马来布说,前些年乡里每年都会死20多头牦牛,就是因为牛吃了耍坝子后无人清理的塑料袋和塑料包装。现在耍了两次坝子,没再死过一头牛。白马来布因此非常敬重进山来“做项目”的年轻人,认为他们都有一副“菩萨般的心肠”。

  四川省社科院专家刘伟认为,海子山区域淡水生态保护的设计和行动,为甘孜州海子山区域所能代表的全国五大藏族地区生态补偿模式提供了实例示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海子  海子词条  保护  保护词条  藏民  藏民词条  淡水  淡水词条  唤醒  唤醒词条  
公益

 广东地区免费午餐基金即将成立

摘要:邓飞将于7日发起广东地区免费午餐基金,筹集专款来改善广东贫困山区学校午餐难题。在继免费午餐之后,邓飞在7月中旬启动“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项目,为中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