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环保组织与国际机构互动的观察

       国际环保组织不仅与北京的环保组织积极互动,也促使后者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组织能力。

  通过在北京进行的调查,英国埃克斯特大学政治系讲师谢蕾发现,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与国际环保机构互动积极,这种互动影响着中国环保组织的关注议题和行动策略。不过,困于客观条件和发展阶段等因素,中国人在国际环保运动中的参与程度仍然偏低。

  社会活动家和民间环保组织本来就是环保议题的重要推手,而全球化使得他们更加引人注目。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加入了许多包含鼓励公民参与条款的国际公约,加之中国自身面临的巨大环境压力,使大批环保组织应运而生。现在,中国环保组织在网络上和现实中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它们不仅促使公众重视环保议题、向污染企业施加压力,甚至还参与到了环境政策的制定进程当中。

  谢蕾将北京作为观察重点,是因为她认为在获取支持、动员资源和影响政策等方面,北京的环保组织在国内都首屈一指。1993年,首个全国性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北京创立;此后,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环保组织被陆续建立起来。2000年以后,北京出现了一个环保组织发展的高潮,这既离不开本土环保人士的组织与推动,也得益于他们与全球环保网络的积极互动。2005年以后,北京草根环保组织的发展变得更加迅速。

  关于国际环保运动的既有理论指出,各国环保组织间的合作与联系会随着环保运动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加强。谢蕾发现,国际环保组织不仅与北京的环保组织积极互动,也促使后者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组织能力。而在与国际环保组织互动的过程中,北京的环保组织也越来越重视能源资源、农业结构、消费行为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主流环保议题。

  环保组织倾向于与拥有多重使命的传统社会组织相区别,而不同国家的环保组织则倾向于联合起来以扩大影响力。谢蕾发现,北京的环保组织与报纸、电视和网络大众传媒关系密切,虽然它们的资源主要被集中于动员国内媒体,但随着与国际环保组织合作与互动的加深,它们也逐渐开始利用国际传媒增强自身影响。

  集体认同感在环保组织的联合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谢蕾发现,北京环保组织的负责人一般都是四十岁以下的知识分子,而他们都具有对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使命感;这使得北京的环保组织不仅能够彼此联合,也能够与拥有相似认同感的国际环保组织在华分支进行协同。

  谢蕾指出,在与国家环保组织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北京的环保组织在利用关系网络、聚焦媒体资源和进行协作行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使得一些在十几年前无法想象的环保行动在如今获得了成功。环保组织不仅成功参与些问题的政策进程,也显著影响了国内和国际的公众意见。

  然而,跨国环保运动在各个国家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组织结构、关注议题和成员能力等因素,也受制于地方性的环境治理结构和政治机会机构。谢蕾指出,北京环保组织所获得的成功,或许不应被过度乐观地解读;总的来说,中国环保组织参与国际环保运动的程度仍然非常有限,这既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制度的设计有关,也因为大量草根环保组织尚处于发展初期,在机构架设和服务水准等方面暂时尚未达到能够进行国际合作的标准。

  上周,来自约二百个国家的两万余名官员、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齐聚南非德班,共同商讨气候变化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和人类对此所应采取的措施,再次表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重要议题。优化民间环保组织的生存状况,提升民间环保组织的专业水平,促进民间环保组织参与国家合作,不仅有利于事半功倍地推动环保事业发展,也有利于扩大中国人在国际环保运动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作者:陶郁 英国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  中国词条  观察  观察词条  环保  环保词条  组织  组织词条  机构  机构词条  
公益

 “社区支持农业”中国实验

 伴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和食品安全,一种名为“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被引进中国并得到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CSA项目已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