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禁”与“解”口水战背后是环保战

 

    尽管赞成一次性发泡餐盒解禁的一方,这次占了上风,尽管产业界也从科学的角度对一次性发泡餐盒的生产进行了释疑,罗列了发泡餐具保温、耐压、重量轻以及便宜等优点,也打消了一些反对者对发泡材料本身的安全性的质疑。但即使是赞成者也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发泡餐盒解禁后,在广泛使用中有可能再次带来环境难题。而这,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

  白色污染,

  成为解禁最大隐忧

  主要由一次性发泡餐盒引发的“白色污染”,让许多人记忆犹新。一次性发泡餐盒在14年后解禁,让不少人担心“白色污染”卷土重来。

  赞成解禁的一方,认为一次性发泡餐盒造价低廉,易于推广,而这一点,也正是反对方所担心的因为它便宜,被大量使用,而使用之后,就被人们随手丢弃在地上。

  对于这次的解禁,中央电视台《中国味道》顾问董克平认为,可能也有经营成本方面的考虑,不过负面的影响同样值得注意。

  “在目前餐饮业比较萧条之际,能省则省是很多餐饮企业的自救之道,也许为了几毛钱的利益,很多企业会采用发泡餐盒,但是环境问题又该如何面对呢?”董克平说。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则认为,如果政府决定让一次性发泡餐具大规模生产,至少要做几件事。

  首先应该正式解释一下这样做的原因,其次要让消费者清楚这种餐盒不能干什么,比如微波炉加热会析出有害成分;再次,要让生产企业拿出钱建回收系统;最后,要建立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生产标准。

  董金狮建议,应尽快建立包括发泡餐具、非发泡餐具在内的塑料回收体系,同时可参考国际通行的“谁污染谁负责”原则,由管理部门向发泡餐具厂家按标准收取污染治理费,作为回收利用的经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

  发泡餐盒,

  回收处理至关重要

  尽管专家对记者明确表示,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是一次正常的调整”,但这位专家也坦言,在发泡餐具禁令颁布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就已经在关注这种餐盒对环境的影响,上海曾经专门提出过“源头控制、回收利用、逐步禁止、鼓励替代”的十六字方针,北京则是最早做回收利用的城市之一,不仅颁布了文件,加强发泡餐具的回收管理,而且还有一些企业做回收再利用的项目。但在国家颁布禁令后,这些企业后来也都相继转型了。

  一旦一次性发泡餐具重新大范围流入市场,回收处理依然将是个难题。

  一直对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持反对意见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认为,发泡餐具最大的问题在于回收处理,因为它不能降解,如果不能够充分回收再利用,会给环境带来巨大污染。

  对于不易降解的缺点,认定解禁“是一次正常的调整”的业内专家承认,只有充分发挥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才能将可能的环境危害降到最低。

  这位业内专家给记者举了一个回收再利用的例子:目前在很多高档的餐厅和酒楼,人们都会看到挂有照片或者书画作为装饰,它们都用相框来固定。实际上,有一部分相框或者画框就是用回收的发泡餐具制成的。

  “它有着很好的耐久性,也能呈现出良好的色泽,完全可以取代木质材料。”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依然有不少企业在做回收再利用的事情,有企业回收发泡餐具后生产的再生材料每年出口达6万吨。

  这位专家指出,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再加上国内回收机制的不断完善,今后一次性发泡餐具的使用也不会像十多年前那样造成不好的印象,这也才有了这次对餐具的解禁。

  在解禁令发布前,发改委也曾提出过完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回收机制。当时,发改委为解禁定制的前提条件是:“为了实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使用的平稳过渡、保护环境和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应尽快制定一次性发泡塑料行业的准入条件,建立和制定回收再利用的机制及相关标准等。上述工作完成后,择机将其从淘汰类目录中删除。”

  现而今,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最终从淘汰类目录中删除,但相关的制约机制是否建立,民众尚不得而知。

  对此,董克平有些忧心:“如果不能做到完全的回收利用,难道就看着它们继续污染环境?”

  白色隐忧,

  能否根除依然未知

  对于“白色污染”卷土重来的隐忧,实际上对赞成解禁一方,也是无法回避的难题。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技术协作委员会杨惠娣告诉记者,1999年2月,把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列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是原国家经贸委基于当时特定的环境状况下而做出的决定,是为了治理一次性餐盒被随意丢弃而造成的“白色污染”。

  至于有人担心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政策放开后,会造成新的白色污染,杨惠娣认为,现在情况不同了,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社会环保意识提高,国内的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而且回收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垃圾分类以及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经深入人心,民众在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并正在养成不随意丢弃废弃物的好习惯,因而大家应本着科学的态度,正确看待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重返市场这件事。

  中国塑料餐具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原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沛生也认为,现在的情况与14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白色污染的担心大可不必。

  李沛生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地方政府把城市垃圾回收处置作为形象建设的优先任务,措施得力,资金投入也大。如部分省市环卫系统已开始按每公斤5.6元的价格回收废弃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基层乡镇、村、社区对辖区企业按时收缴“垃圾处置费”、“环境保护费”等,这也提高了企业负责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一些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改善,也让随意丢弃垃圾的陋习难有生存的土壤。李沛生说,现在的火车大部分已改成空调车,垃圾无法从车窗向外扔。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废弃物全部由列车员统一收集放到指定地方,然后集中处置,原先铁路沿线的“小白龙”已不可能出现。

  此外,沿海地区一大批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也陆续上马,如垃圾焚烧炉需要高热值的废塑料代替燃油,废弃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成为最好的燃料。

  近些年来,一些企业自行组织回收队伍已形成一定规模,将废弃的发泡塑料餐具作为生产保温板、相框、纽扣、井盖、园林建筑材料、涂料、桌椅等再资源化产品的原料之一。

  现在,废弃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再资源化产业的重要原料,数量上甚至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2010年,中国就进口了聚苯乙烯废塑料24.34万吨。

  尽管如此,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重新回归市场,白色隐忧因此不复存在,依然是未知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口水  口水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环保  环保词条  
公益

 中国慈善月度分析2013年6月

亲爱的朋友们:  《中国慈善月度分析》 又与您见面。非常希望各位朋友和专家能够在百忙之中不吝反馈!我们将根据您的反馈进一步优化该分析,以期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