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NPO到底缺什么

 

        从世界妇女大会至今,已经有13年的时间了,据说这是中国NPO蓬勃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但是发展的结果如何呢?

        一些发展比较好的机构,希望能更上一个规模,却很难打开局面。康晓光形象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为“长不大”现象:“500万、20人”,这一直是中国草根NPO难以突破的瓶颈;另外一些相对大的NPO,纷纷希望通过“孵化器”的方式去孕育和支持更多的草根组织。然而,根据《中国发展简报》和清华大学NPO研究所等机构的有关资料估算,目前中国稍微有点知名度的民间自发公益类NPO仅有3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环保、热线、扶贫和残障儿童教养领域。笔者为福特汽车环保奖进行地区培训时发现,在中国NPO中占核心地位的环保组织数量也非常有限,其中大量的还是学生社团。

        经历了10多年的推动和发育,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为什么取得的效果却如此的小呢?很多NPO从业人员都会说“缺钱”、“缺能力”和“缺人”。当然,NPO在中国的发展与外部宏观环境有关,但是NPO自身就没有问题吗?

 

缺钱?

        首先举3个例子,一家私募基金会希望委托NPO作为合作伙伴执行一些项目,但是经过几次尝试,觉得还是自己做比较理想;南都公益基金会最近审批申请材料后公布,结果排名最靠前的却是两家企业提交的项目建议书;当年笔者在NPO信息咨询中心工作的时候,曾经支持贵州一盏灯3万元的经费,结果却是由于内部对资金的使用产生分歧,导致机构夭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在对甘肃、云南等地的NPO调研时发现,即使给一个草根组织一大笔钱,他们也没有能力很好地花出去。实际上,现实中NPO的资源很多,再加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会和逐渐兴起的“社会企业”,甚至很多NPO都有了自己的营利手段。相比较企业的恶劣竞争环境而言,NPO的成长空间已经非常宽松了。

        然而,我们也发现NPO行业里存在着资源垄断的现象,大量的相对比较完善和规范的机构拥有着绝大多数的资源,而这些资源都是主动去找这些机构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机构可以让捐赠人放心。尽管我们非常反对垄断资源,但是目前的现状是,这种让捐赠人放心的机构太少了。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提升机构能力,拥有核心竞争力,到时候就不是担心没有资金,而是担心钱花不出去。

 

能力

        这个中国非营利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其通常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呢?能力建设。从2000年开始兴起的能力建设一直都得到很多基金会的支持,致使很多把能力建设作为核心业务的机构脱颖而出。这些机构提供大量的免费培训资源,只要信息相对不封闭的机构,一般都能获得这些培训机会。但是效果如何呢?有多少人是通过培训得到能力的提升呢?实际上,培训班只能引发大家的思考,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是为这些NPO提供后续的、持续的指导和支持,但是这个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很少有机构愿意去做这个苦活和累活,或者说根本就没有。

        同时,很多的培训课件都来自国外,这对培训市场来讲是不可缺少的,一些领导人和资深的人士是需要开阔视野的。但是本土的东西太少,对于那些初创的、相对实力弱小的机构,可能更需要本土的知识和案例。另一方面,本土的经验已经很多了,却很少有人去总结和提炼。

        培训师对于培训也是非常重要,但是国内目前合格的培训师有多少呢?此外,现阶段培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参与式”的滥用。过多的“参与”和运用培训的技巧,而培训中最核心的和最有分量的培训内容却相对比较缺乏。

 

缺人?

        在国外,非营利行业是一个产业,为国民经济做出很大的贡献,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NPO从业人员把自身的工作视为一种职业,与在政府、企业工作没有本质的区别。然而,中国的NPO从业人员讲的最多的是“奉献”和 “付出”。如果你工资高,不加班,就不是一个“好人”。而且在这个行业里不乏一部分道德优越感很高的人。他们自己都不能好好的养活自己,却天天高喊着口号去做好事。最可怕的是,他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认为自己做的是好事情,别人就应该支持,结果与很多利益相关群体的关系保持不好。事实证明,这些机构本身发展确实存在问题。

        NPO需要依靠使命和价值观激励员工,但长时期仅仅靠着热情和付出是不可能支撑机构和NPO行业的长远发展。NPO是一个职业,归根到底都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其他职业没有任何的差别。只有NPO职业化才是非营利组织的出路。

         与职业化紧密相关的就是专业教育的匮乏。现阶段,中国很多NPO的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专业很多不对口,比如学社工的/发展的/甚至社会学的都很少,原因之一是只有很少的高校开设相关的课程。

        非营利组织想要得到政府、大众和媒体的认可,必须从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入手,这样才能得到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信任,才能继续为之提供资源。

        另外,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行业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这与行业一直尊崇的“奉献”有很大的关系,结果很多机构找不到合适的人、留不住有能力的人。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如果缺乏有能力的人,就不能很好的发展。组织能力不足,就得不到捐赠方的信任,也就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到头来没有资金去雇佣有能力的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采取与能力相配套的薪金标准很有必要,即使稍低于其他行业,但也不能差距太大。找到并留住有能力的人,才能保证非营利组织的长远发展。

       最后,需要强调一点的是非营利组织不是慈善组织。很多人一说到非营利组织,就把它和慈善机构划上等号,其实慈善机构只是非营利组织很少的一部分。比如,行业协会是为行业内部的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不是在做慈善,如果把它们简单地对等是不利于行业成长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NPO到底缺什么  到底  到底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NPO  NPO词条  NPO到底缺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