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媒介的视角

95世界妇女大会将NGO的概念引入中国的知识界,并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在这个群体中生根发芽。然而时至今日,大多数国人对它仍感陌生,因而也很少能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

NGO是现代社会中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支社会力量,随着社会民主程度的提高,NGO的作用日益凸显。单位福利制度瓦解后,从孩童入托到养老等一系列人生大事转由形形色色的NGO担负起来。NGO与普通国人的生活联系日渐紧密。

中国的大多数NGO还处于成长阶段,他们在整个社会中的声音还很微弱。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NGO在整个社会的能见度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几乎所有的NGO都有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的美好愿望,但是媒体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和独特的视角。NGO只有了解媒体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在培训中反复强调的"双赢"策略。

媒介对NGO的报道在悄无声息中缓慢增长。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NGO的相关报道不时地出现在一些颇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上,如《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财经》等。媒体对NGO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财经》杂志今年7月号的封面报道《中国NGO生态》中指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成熟,将构成现代中国持续进步的内在动力。对于希望得到媒体更多关注的NGO来说,这些无疑都是好消息。

中国发展简报电话访问了一些纸质媒体的从业人员,希望在倾听他们的想法的过程中,让更多的NGO了解媒体的想法及考虑问题的角度。

媒体关注什么?

很大程度上,从事NGO工作的个人凭着他们鲜明的个性、执着的精神赢得了大众媒体的眼球,成为大众媒体报道NGO的主流。如《南方周末》和很多报刊杂志都曾做过关于英国 DORS(四川农村发展组织)的创办人的报道,《人民日报》也对北大妇女援助中心和红枫妇女热线的核心人物进行过报道等等。同时,一些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事件也很容易得到媒体的关注,如青基会事件,香港明报率先撕开冰山一角,接下来触动大批媒体跟进,一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媒体关注NGO的原因多种多样,记者个人与NGO从业人员的交往和了解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圈子里知名度颇高的"自然之友",它的很多会员就来自媒体从业人员。每次活动这些记者以会员的身份亲身参与活动,体会自然深刻。活动的相关情况也很容易成为报道的对象,一些时间跨度长的活动还会得到连续报道的待遇,引起的社会反响更大。绿家园的创办者汪永晨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作为媒体的一分子,她更知道其身后的"资源"非同小可。绿家园还定期举办环保记者沙龙,每个月请专家给这些记者"上课"。

即使是同一个事件,不同的媒体切入报道的角度和深度也会不同。媒体自身的定位和对NGO的理解程度是关键的决定因素。所以,NGO在选择媒体的时候,不妨先了解它,再做选择。

国家级或省级的媒体有影响力大的优势,往往成为国际知名NGO的选择对象,但是一些地方性的媒体在当地的影响力不亚于甚至超过前者,值得正在发展、规模尚小、资金有限、活动范围有限的NGO考虑,而且当地的媒体可能和机构的活动更有效的结合起来,让社区的人了解你的NGO的使命和作用。

《南方周末》记者吴晨光:

"NGO代表了来自民间的、争取民主的力量,与《南方周末》一贯的办报宗旨――倡导民主、强调社会责任相吻合,因而受到关注。"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苗玮:

"我们选题的出发点还是新闻性和卖点。慈善、爱滋病和环保等话题本身具备很强的社会性,容易成为大众的关注点。我们出于市场的考虑关注此类选题。

有时候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比较难,政府的回应也比较迟钝,相比较而言,其他类型的机构如NGO,愿意将他们的资源提供给我们,引起我们的关注。

我们杂志社和‘自然之友’、‘妇女与传媒监测网络’有良好的关系。也有一些记者个人与一些NGO有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一些他们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报道。"

新华通讯社编辑林谷:

"我从99年起就开始关注环保,并作为志愿者参加绿家园的植树和观鸟活动。因为个人原因,我认识一些从事NGO工作的朋友,也从此开始关注NGO的活动,并根据NGO领域朋友的介绍去参加并采访报道一些NGO的活动给China Daily等英文出版物。"

《财经》杂志记者李咏:

"《财经》是经济类的双周刊,定位于关注中国经济中的宏观、体制方面的情况,读者群也以经济领域内的人为主。NGO的选题进入我们的视野纯属个人原因,我们的主编和经济学顾问汪丁丁都认为NGO解构了很多现有体制的东西,正在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值得关注。"

媒体如何评价NGO?

媒体从业人员出于各种原因逐渐开始关注NGO或它们的活动、从业人员及事件等,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公众对NGO的了解和理解。他们本身对NGO的认识深浅不一,立场也不尽相同。不过他们大多认为NGO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依然徘徊在社会主流之外。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苗玮:

"即使是近来我们杂志对NGO的报道比较热(据你们观察),我个人认为没有形成主观上的、主动的关注。"

《南方周末》记者吴晨光:

"接受了编辑指派的选题后,我接触了大量的NGO从业人员、归口的政府管理机构(主要是民政局社团管理司)和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才对NGO的生存环境、工作方式和内容有所了解。

对于中国NGO的现状,我认为中国的NGO发展的还很不成熟,政府对待NGO的态度很不明朗。一些NGO即使是有名的NGO存在着为自己的小团体谋私利的做法,有损NGO的形象。"

新华通讯社编辑林谷

"我个人认为NGO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活动很重要,有些也很有新闻价值。但是,因为新闻需要导向,NGO报道不能作为主流。目前,我个人认为不会有专门为NGO服务的媒体出现。但我希望公众通过报道增进对NGO的了解并提供帮助,如有好心人看见了(某些报道)可以捐钱。"

"而且不同类型的NGO得到的关注度不同,一般对从事环保、妇女和儿童领域的NGO报道较多。"

《财经》杂志记者李咏:

"虽然不太清楚别的媒体是如何看待NGO的,但是个人认为主流媒体对NGO关注不够。也就是这2年才开始。尽管已经认识到了NGO的作用,还是认为即便(媒体报道了也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

"有趣的是,我的专题报道出来后,我们《财经》的目标读者群基本没有回应,但是不少NGO的从业人员看到报道后和我们联系。他们对自己受到媒介的关注很重视。"

专业性媒体与NGO

和以上四位来自主流大众媒体媒体从业人员相比,来自《中国妇女报》的编辑冯媛的视角无疑具有其独特性。首先,不同于大众媒体,《中国妇女报》的目标读者群很明确,还担负着"维护妇女权益、增强社会性别意识"的功能定位。再者,放眼国际国内,妇女NGO始终是NGO团队中最活跃的力量之一。如果说其他媒体对NGO的关注是出于媒体的新闻敏感的话,《中国妇女报》(当然还有《中国妇女》杂志等)则在向自发的、主动的关照过渡。冯媛本身的媒体从业人员和NGO成员的双重身份使她对NGO和媒体两种不同性质的机构都有一定的了解。

"NGO应该发挥的力量和NGO势在必行的作用应该得到更多的能见度。期待更多的主流媒介能够从NGO的发展建设的角度和 NGO的作用的角度报道。先影响小众,再影响更多的大众。"

"《中国妇女报》在普及NGO的概念上不遗余力。采编人员的社会性别敏感不断增强,世妇会前后,开始更加自觉地反映NGO的发展、不同的活动方法、不同的作用和不同的功能。"

"在报道的手法和角度上,《中国妇女报》既有很多从人物的角度对NGO发起人的报道,也有很多 NGO具体活动的报道,还有妇女论坛,谈NGO的建设,对NGO功能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的反思。妇女报主要是反映国内NGO,同时也报道与中国类似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下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妇女NGO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交流和比较。不足之处是探讨深度不够。"

对于妇女报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因为没有这样的调查,所以只能从印象上看,觉得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从一些电话、读者来信、会议上的反馈可以看到妇女报的工作起到了传播的作用,也起到一些倡导作用。例如"家庭暴力"的概念,是《中国妇女报 》率先提出的,逐渐成为一个公众话题, 一个主流媒介都讨论的话题,甚至是立法的参考。"而且,由于家庭暴力还与妇女权益相关,很多法律性的报刊也积极参与讨论和报道

《绿色时报》、《法制日报》等也都属于专业性媒体的范畴,它们应该成为有明确的工作领域的NGO在选择媒体时的首选对象。

一些供大家参考的实用要点

•保持与媒体媒体工作人员个人的良好关系。定期发简讯给他们,尽可能地邀请记者参加NGO的活动;

•策划活动时就考虑如何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吸引更多的媒体关注;

•了解媒体的思路,进行换位思考,找出与他们的契合点;

•根据组织自身的情况选择与组织的传播需求和能力相吻合的媒体

•在与媒体合作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宣传NGO的理念,为以后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媒介的视角  媒介  媒介词条  视角  视角词条  媒介的视角词条  
公益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乡村建设

  无法复制的现代化    中国的乡村建设,如果说我们现在考虑的这些问题算是热点的话,其实它早就热过了。  在巴黎和会之后,当中国第一次试图...(展开)

公益

 为何NGO人更易产生“职业倦怠”

大多数公益慈善行业的从业者在心理承受力和情绪控制上并不比其他人更强,而行业的特性却又使得他们更经常地面临‘情绪耗尽’和‘职业倦怠’的威胁。或许这正是所谓‘爱的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