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CNature潮人团库布齐行——种下绿色希望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六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然而,战乱、洪水、滥伐、滥垦终于让黄沙抹平了这里的景色。到1989年首批志愿者进驻时,仅有4户人家的破屋半掩在黄沙里。 

 

库布齐沙漠不是一个很容易让树苗成活的地方。据说这里的水资源在地下很深的地方,如果不是人们的执着,这里现在仍然是一片荒漠。而如今,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5%达到了40%;沙害得到有效控制,水患得到彻底根治。

 

到过库布齐沙漠的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在这里沙漠与绿洲泾渭分明,一边是空寂单调的沙漠,一边是充满生机的绿色。置身茫茫大漠给人以恢复生态迫切的责任感,被包裹的绿洲又给人极大的鼓舞和希望。

 

在全世界以环保为名的今天,到库布齐沙漠植树是足以让心灵受到洗礼的经历,这正是CNature此行希望达到的主要目的。CNature一直致力于带给年轻人启发式的环保体验,以感受替代说教,以鲜明的活动主题和内容成为年轻人践行环保,参与公益的起点。6月18日-28日,CNature植树潮人团首批成员开始了为期10天的活动。炎热的夏季,沙漠温度高达50度,有的团员脚被炙热的沙子烫了水泡,有的手臂被晒伤,团员依然挥汗如雨,努力种下更多绿色。很多团员说,来到恩格贝,是为了给这里带来绿色,;离开时,恩格贝又给每个人心灵涂了一抹绿色。植树之外,团员们还体验了当地牧民的生活,帮助他们喂羊、拆卸蒙古包,这些活动极大地增进了团员对当地了解,加深了对库布齐沙漠的感情。离开时,很多团员恋恋不舍,表示一定还会回来,看看这里的朋友,看看自己种下的小树。

 

CNature植树潮人团第一梯队活动已经圆满结束,现在第二梯队团员正在火热招募中,如果你希望给沙漠注入绿色,想要感受心灵的洗礼,请果断地跟随CNature奔赴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听沙、观星、与自己的心跳共振;种树、剪枝、找寻自己的那支绿色沙漏。

 

“绿帽子”行动

 

这个六月,CNature基金会组织来自美国的华裔高中学生共计20余人,远赴内蒙古库布奇沙漠,在黄沙肆虐的沙漠腹地,种下了片片小松林,给座座沙丘戴上了顶顶绿色的帽子。

 

 

10天的行程里,CNature的工作人员和小ABC们在烈日下、风沙里、高温中挖坑、取苗、栽种、抬水、浇灌……一棵棵树苗迎风伫立,经过后期的养护之后,他们便会将根系深深的扎入沙里,固定住座座随风移动的沙丘,成为茫茫沙海中的定海神针!

 

大家在付出了太多汗水的同时,还收获了更多的希望!此团给库布奇沙漠增加绿化覆盖面积约1.8亩,在滚滚黄沙中播下了CNature和全人类对于绿色的信仰和改造沙漠化的信心!

 

此行CNature不但提供了平台让同学们为改造沙漠化付出了自己汗水,还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在沙漠化知识、沙生动植物、沙漠科学产业、蒙古风土人情等方面让同学们一一进行了学习、参观和体验。地点包括:沙漠科学馆、恩格贝博物馆、远山正瑛纪念馆、内蒙古博物馆、绒山羊基地、沙生动物基地、沙生植物园区、沙漠螺旋藻大棚、沙漠产业循环经济讲解、蒙古民族手工艺品厂等等……

 

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此行是他们重要的一次成长经历,付出辛劳的同时,学习了很多和沙漠相关的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他们要和小树苗一起成长,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更多地为公益环保做出自己的贡献。 

 

 

植树活动是公众参与公益环保事业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从每年的公益植树活动到音乐节上的垃圾分类,从GSVC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到希冀创生公益海报设计大赛,CNature对于环保、公益事业的宣传与行动从未停歇,力争每一次活动都将公益之心播撒到需要的地方,每一次都用自己的赤诚来带动每一颗善良的心灵。 

 

想念我们的沙漠潮人第1团

 

2011年的6月,一群80、90后的来自中国本地和美国的同是黑眼睛黄皮肤的青年人来到中国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库布奇沙漠腹地,种树。这群年轻人是CNature的库不齐沙漠项目成员和美国IvyMax沙漠夏令营的ABC小营员,我们共同组成了CNature库布奇沙漠植树潮人第1团! 

 

布奇在蒙语里是“弓弦”的意思,由沙漠整体形状而来。库布奇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是我国第七大沙漠,同时,是北京沙尘暴三大源头之一,因为它距离北京最近,两个小时之内沙尘就可到达。恩格贝处于库布奇沙漠腹地,历史上的恩格贝先水草肥美过,而后寸草不生,究其本因,人类活动。

 

 如今,我们走进恩格贝,放眼望去,看到最多的是一片片绿色,一种种不同的树木,如果不较真的观察,大喇喇的小青年们也许不会发现脚下的土质其实那么的不一样,茂盛的松林是生长在沙化的土地之上。

 

沙化的土地,其实便是在向我们告知,我们已经到了沙漠的边缘。于是,我们这帮语言尚不算特别畅通无阻的年轻人们怀着对浩瀚大漠同样的一颗探奇之心,顺着沙漠边缘,随着脚步越来越蹒跚,走进了沙漠深处。当看到连绵的小型沙丘,和电视里曾经看到过的场景相比只是很明显的小沙丘却也让我们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排成一排,一起跳跃!想到第二天就要在这片软的像棉花糖一样的沙子中种树,我们又开始充满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

 

沙漠里种树绝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直接。首先,在沙漠理种树不像在普通土地上种树,要挖1米2左右深浅的坑,否则,无法保证树苗在风沙中巍然屹立;树苗被种进去之后,要分层次浇水,即,一层水、一层沙、再一层水、再一层沙,这样做是为了用沙层封住水层,否则在干燥的沙漠里,水分会很快陷入深处流失,树苗便会夭折。但相比较这略有复杂的程序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抬水!因为有风,我们选择的是背风坡,但本就举步维艰的沙漠上还要拎盛有20升左右水的水桶爬坡,难度和辛苦可想而知。还有抬树苗,因为种植的是松树,和不远处日本人志愿者喜爱来此地种植的小叶杨不同,松树的树苗不是杨树那样的一颗没有叶的长树枝,而是一颗很迷你的小松树,很有重量。于是,在植树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拿树苗的我们,随时随地就完全倒在柔软的可以弹起来的沙子上休息,我想这也是在沙漠里种树才能享受到的乐趣之一了。另外,在沙漠中与其说是挖树坑,不如说是艺术创作,因为沙质干燥、细腻,并且伴有阵阵来风,刚挖了几铲的树坑壁会被风挂成横切竖销一般的棱角,猛看上去,好似微缩的黄色版昆明石林。

 

种树之外,我们早上用花朵舞来迎接每天的工作,晚上安排了分享,分享每个人对沙漠的第一印象,对沙漠种树的感觉;还精心准备了观星等各种自然体验的小游戏来互动,因为在沙漠里,对年轻人来说最痛苦的是寂寞,这种寂寞和无聊对于无论是项目组的我们还是项目参与者的小ABC们,无论是作为80后的我们还是才90后的他们,更无论是从外表到内心都是炎黄子孙的我们还是外黄里白香蕉人的他们来说,都是一样。在这样的一个充满机械作息生活的环境下,齐心协力种树之外,在这些分享和互动中,很多情愫也渐渐在我们这些存在各种差异化路线的团队中生长、发芽。 

 

故事和花絮的主题五花八门:由年幼无知的抱怨到第二天门缝塞进来的用一张张写满心语便签纸拼成的可爱道歉信的跨国界和文化之间的伟大理解;由团队中小可爱到十足的小吃货再变成汇报演出时的Inner Mongolian;由美国高中的橄榄球队员到摔败外蒙古的小勇士,还有分享会后迫不及待的关于梦想的深度小对话、一对四的非正式中美友谊象棋赛、沙漠种树休息时的人体自由女神和蜘蛛侠……太多太多共同的回忆碎片,无从一一说来,也无需一一赘述。回到北京的当天,他们在北京停留的最后一晚,我们共同的汇报晚宴上,CNature潮人第1团每个团员相互拥抱、抱头痛哭、不忍分离,这说明了一切事,感动了所有人。

 

回来的这段日子,会不时问自己,我们去沙漠只是种树了吗?随时间和记忆的沉淀以及分两地后仍旧保持的邮件往来,答案越来越明晰,No!除了种树,我们还种下了一份情谊、一段缘分,也许还有一个开始、一种理解、一个信念、一片想念,等等,等等。

 

潮人第1团的每一个小朋友,都会被我们记得名字和故事;我们也将随着那一小瓶被封住的库布奇沙子被他们带回大洋彼岸,随他们的记忆长大。想念我们的库布奇沙漠潮人第1团。

 

来自沙漠尽头的集结号

 

继2010年内蒙古库布奇沙漠腹地恩格贝沙漠中种树后,今年,再次前往恩格贝CNature基地进行树木种植。CNature库布奇沙漠植树潮人第1团于6月18日从北京出发,23人开始了10天11夜的绿色之旅。

 

 

 

    第1团的成员主要是来自美国IvyMax学校的美国出生的华裔高中生,志愿者们分别在CNature景观大道基地(沙化地)和CNature五里鸣沙基地(沙漠)进行了植树活动。每位团员在CNature两个植树基地种的最后一棵树上挂上自己的纪念名牌,CNature并为每位成员颁发由CNature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政府盖章的荣誉证书,以及CNature纪念徽章、腕带。前期便活动告一段落,开始了新的旅程--游览了包头、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地,行程中还包含科普、参观、体验等很多环节。使活动充满了知识与乐趣。

 

    潮人第1团活动圆满结束,紧接着CNature将于8月8日带领新的一批志愿者进入沙漠腹地,敬请您的关注与参与。

 

沙漠戴“绿帽子”,第二团整装待发,一起来吧……

 

(CNature网址:www.cnature.org)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齐行  齐行词条  库布  库布词条  CNature  CNature词条  绿色  绿色词条  希望  希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