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有一种傲娇,叫NGO式的傲娇

       最近,因徐永光老师发表《公益要去行政化、去道德化,不可去市场化》一文,公开宣布“今后凡是对学员免费的公益培训活动请我讲课,我将一概拒绝。”指出“免费公益在某些时候貌似为善,实乃作恶。在扶贫领域更是如此,输血式扶贫,已经把一些地方的穷人培养成了懒人、废人。”随后,自然大学发起人冯永锋发表《公益市场化?还是公益社会化吧!》,表示“严重同意”徐永光老师关于“公益市场化”的观点,但认为“公益市场化,显然无法囊括公益的所有特征和行为方式。”遂发明“公益社会化”一词,指出“市场化公益社会化的手段之一,但公益在开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方式,其实是和市场化思维、形态完全无关的,甚至是相悖相逆的。”

       不出所料,“公益市场化”的主张者和支持者们迎来一大波反对和谴责“公益市场化”、相信“无私奉献”、“公益就应该免费”的声音,又在公益圈引发一场“腥风雪雨”般的争论。但在小编看来,这些争论不过是“鸡同鸭讲”罢了,因为双方对最基本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公益,什么是公益市场化的理解并不在一个频道或层面上。你讲的公益和他讲的公益,很可能不是一回事;我讲的公益市场化,在他眼里可能就被当作公益商业化。如此,在没有对这些基本概念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双方的对话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徒费口舌,只能等现实、等未来的一切来说话了。

       不过,今天小编看到Aha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CEO顾远老师的文章《 为什么社会领域难以实现指数型增长?》(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以歌路营的产品“新一千零一夜 ”为例,预言公益领域同完全可以出现像Facebook、Airbnb、Uber这些商业机构一样实现指数型增长的公益组织。同时也分析了当下公益组织难以实现指数型增长的若干原因。其中有一段,小编觉得非常精彩和深刻!一起来看看:

       社会组织难以实现指数增长或许还因为它们缺乏像商业机构那样的强烈的动机和明确的激励。说起来,解决社会问题、改变世界理应成为更有感召力的内在动机。但从行为上看,不少社会组织做着做着就变成了一种自我实现或自我感动。

       我曾想写一篇文章专门说说这个事儿,标题都想好了,叫“有一种傲娇叫NGO式的傲娇”。这里简单说几句。这种傲娇在我看来,表现有三:

       1)一味强推自己的价值主张,以及产品和服务,认为自己干的事儿特别对,特别正义,所以别人都理所应当地支持自己。

       2)完全不理会广泛存在的迫切需求,专注于精心打磨产品,满足于作为一个匠人的对完美的追求,以及作为专家的学习热情和专研精神。

       3)拒绝市场,坚持免费。这种免费往往打着公益的旗号,实则是害怕面对真实的需求,害怕真实的市场竞争。

       我曾经遇到过一家做乡村图书馆的组织,负责人告诉我村民非常喜欢他们的服务,甚至有不少村民愿意付费表示支持。但是这家机构坚持免费,运营经费全靠从基金会那里申请项目。我问为什么。起初负责人说“因为我们是公益项目”,追问下去,原来原因是 “ 怕收了家长的费,以后他们对服务质量提要求了满足不了怎么办 ” 。把 “ 不擅长市场竞争、不自信能够满足需求 ” 掩饰为 “ 对金钱的不屑” 或是 “ 担心情怀被金钱玷污,使命被懈怠 ” ,这种情况恐怕存在于不少社会组织的下意识里。其实,NGO当然可以傲娇,而这种傲娇只应该出现在一种情况下:就是当金钱或者权力和机构的使命之间出现冲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坚守使命。但是所有气质高贵的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都该如此吗?如此傲娇的社会组织,也就很难指望他们有动力去主动寻求指数型增长了。

       诚如斯言,这般“傲娇”的NGO,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机构的生命力值得怀疑。比如有些机构专业性不足,工作低效,甚至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支撑其存在的不过是由“爱心”“无私奉献”等而来的道德优越感,本质上是为了满足参与者们单方面的道德需求,而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甚至会为了“献爱心”,置弱势群体的尊严于不顾,公然侵犯其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许多人又会实施道德绑架,苛求公益行动者自我牺牲,安守清贫,即使以公益为职业,也不要奢望获得体面的工资收入。而他们自己,却心安理得地追求幸福生活去了。所以,我们在谈论去道德化的时候,并不是要割裂公益与道德,而是拒绝道德绑架或道德优越感对公益的伤害。

       至于公益市场化,举个栗子,过去公募权被官办基金会垄断,搞得大家怨声载道。后来迫于现实需求与各方压力,政策逐步放开,开始将公益组织的募捐权和公众的捐赠选择权交给市场,尤其值得期待的是慈善法实施后,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都可凭自己的实力而非行政力量开展公募,在募捐市场展开自由竞争,公众也可以选择专业能力强、公信力高的组织捐款,并参与其中。这就是以市场化取代行政化,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市场之手,不只存在于经济领域,也一直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于无形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当然,公益事业的发展,不只要靠公益市场化,还需要公益生活化(将公益理念与行动内化为生活方式/习惯)、公益职业化(发挥专长,以公益为职业,更高效地做公益),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要与一切阻碍公益进步的坏制度、错误观念、顽固势力做斗争。

 

                                                       本文转载自公益慈善论坛 ,作者:张以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有一种傲娇,叫NGO式的傲娇  NGO  NGO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