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不知该如何与跨性别者相处?你可以这么做!

 

       此篇并不完全包含或代表对待跨性别者的「唯一正确」态度,因为不论是面对任何族群,甚至就只是身边和自己不同的人,本就没有一套唯一政治正确的可套公式,面对跨性别者也是如此。以下所述是为让我们在面对跨性别者时(甚至广义推及各种人),能塑造更加友善的社会的一些建议: 

 

1. 我们无法从外表辨识大多数的跨性别

       大众以为跨性别者一定穿着花枝招展,显著易变,甚至以为他们只会从事某些职业,来自类似的成长背景。其实在当今社会对待跨性别者仍不甚友善的环境下,他们大多数其实宁可越不显眼越好,许多人在更改性别后,甚至会刻意与先前所有的生活圈分割。所以要用外表辨别谁是跨性别者是不可能的事,就像想从外表看出谁是同志一样,即便有些外显气质的确与既定身份吻合,但大多数的时候并非如此。 

 

2. 跨性别者不一定只是异性恋或者只是同志

       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和性倾向(Gender Orientation)不同:性倾向指的是我们被何种性别的人吸引;性别认同为我们认为自己是男生,女生,介于这两者之间,或是不在既有框架下的另一种性别。跨性别者可以是同志,异性恋或是双性恋者。 

 

3. 如果你不确定该如何称呼跨性别者,善意询问即可

       相信很多人在面对跨性别者时常常不晓得该怎么称呼,尤其面对难以从外表界定的跨性别者,在这种时候如果是在一个公众的场合,可以先听听跨性别者的朋友如何称唿他们,是使用男生还是女生或者其他的称唿。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其实只要开口问对方,跨性别者会很乐意让其他人知道他们觉得比较舒服的称呼,不需要对于提出这样的询问觉得自己是否不礼貌。又即使不小心使用了令对方不舒服的称呼,只要尽快道歉并表达适切的善意即可。越把它当作是一件大事情,也只是造成彼此更多的困扰。 

 

4. 非必要时,尽可能不要询问跨性别者「真正的名字」

       面对某部分的跨性别者,要面对出生时被给予的名字是件非常困难、且会造成强烈焦虑感的事,所以总是会另外替自己取一个生活上觉得舒服的名字。请尊重跨性别者当下选择使用的名字,如果意外地得知他们出生时被给予的名字,也不要在未经本人同意的状况下公开让别人知道,同样地,也不要未经本人许可分享跨性别者在更改性别前样子的照片。 

 

5. 了解当一个人公开向社会表示(Coming out as)自己是「跨性别」(或任何LGBTI族群)时的意义

       当一个人向社会公开自己是「跨性别」、「同志」、「双性恋」或「阴阳人」,代表他们已准备好愿意公开自己真正的身份,在LGBTI的社群里很看重这样的一个动作。但即使当中有些人在当下或者永远隐藏自己真正的身份,那也是他们在这样的社会里,以为他们认为可以获得比较舒服的生活而做的选择,不代表他们就不够勇敢成为真正的自己,也不代表他们必须要达到向社会公开,才可以得到快乐或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同样的,如果知道有某些还未公开自己是跨性别者的人,或只是猜测对方也许是跨性别者时,尽量不要私底下或在公开场合中透露或者八卦这样的讯息。身份属于一个人的隐私,又因为这个社会对跨性别者的态度,也许这样的动作会让他们失去工作、学校、朋友甚至住所。 

 

6. 尊重跨性别者用怎么样的类别形容自己

       在跨性别的社群里拥有众多不同的类别,包括跨性别者、变性者、性别酷儿或是易装者等,他们会选择较适合的称呼自己。如果有些跨性别者对于自己的身份仍在摸索,请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及耐心,即便不断的转变也都是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不需要强加任何建议,以为这样就可以帮他们指出一条明路。没有人会喜欢被别人决定自己是谁。 

 

7. 成为一个跨性别者,从来没有所谓「正确的方法(路径)」

       不同的跨性别者会採取不同的医疗步骤,例如荷尔蒙治疗或是各样不同程度的整形外科手术来成为最像自己的样子,有些则完全不采取医疗方法,也有因为经济压力而无法接受医疗的状况。跨性别者的身份不等于医疗必然的介入,或是任何相对外表的特徵,如果他们告诉你他是跨性别者,那么他就是。 

 

8. 非必要时,不要问跨性别者关于他们的性生活

       这本来就是一个隐私的问题,就像我们不会随便问一个人的性生活,对于跨性别者也一样。当然我们会好奇,但除非跨性别者主动和你提起,否则不要问。 

 

9. 避免任何「事后的称赞」或是「有用的建议」

       「我从来不知道你是跨性别者耶,你看起来好美。」 

       「你看起来就像是个真正的女人。」 

       「他超正的,我永远不会想到原来他是个跨性别者。」 

       「他超帅的,虽然他是跨性别者我还是会想跟他约会。」 

       「天哪,你好勇敢!」 

       「如果你多(少)上一点妆,或是带个假髮,生活应该会比较容易些。」 

       「你有想过做声音上的调整吗?」

 

       以上这些对于跨性别者其实都不全然有益,甚至很多时候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在还未有把握认识一个人到某个程度之前,除非对方主动询问,本就应尽量少给予我们以为会比较好的建议。 

 

10. 对任何「恐跨(Anti-transgender)」的刻板印象及笑话提出质疑

       相信我们一定都多少听过一些「恐跨」的言论,甚至包括在同志的LGB社群里也有可能,有些同志甚至会认为因为他们是同志,所以更可以开跨性别者的玩笑。大众以为LGBTI是同一个共进退的社群,其实不全然,里头仍然声音纷杂多样,而且也常常不太了解和自己不属同一族群的人,所以不论你从哪里听到恐跨的言论,都应该起身挑战任何恐跨的言论。 

 

11. 支持性别友善公共厕所

       很多跨性别者或性别不明者,常会在上公共厕所时因为门上的标示觉得不舒服。友善厕所的概念并不是单独设置标示跨性别或第三性标志的厕所,而是把公共厕所都改制成统一只标上无性别指示的厕所,内部则是一个个独立密闭的单间,让使用者不会有性别指示的恐慌。 

 

12. 帮助成为跨性别友善的社群

       现在由于同志运动的努力,让大多数的人已经对此不陌生及接纳,但也因此很多人忽略了LGBT里头T(Transgender)的部分。如果今天你在一个公开称作性别友善的空间里头,可以多注意是否有包含跨性别者;又如果在一个公开活动里头需要介绍自己,而参加成员中可能包含了跨性别者时,用语上可以以「穿着蓝色衣服的人」来取代「穿着蓝色衣服的女人」等直接指示对方性别的说法;而如果你是举办活动的人,也可以注意在其公共厕所,注意是否以中性的厕所标志取代男生或女生二元的指示等。 

 

13. 不用害怕承认自己对于LGBTI社群知识的不足

       我们本来就不是圣贤、不会知道所有的事情,加上现今大多数社会的性别教育仍大大不足,如果你对于某些族群不了解,或是在相处上做了一些「不适当」的事,也不用太过自责。我们都是在相处过程中学习互相了解,而不只是要多倾听跨性别者的声音,对于社会上不同的族群也应该如此。

 

作者洪滋敏:独立记者,摄影师,写手,跨域工作者。以跨国采访场域报导过「跨性别」、「性工作者」及「跨国移民」等。

本文转载自亲友会PFLAG微信公众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相处  相处词条  性别  性别词条  不知  不知词条  这么  这么词条  可以  可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