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乐施会四十周年图片展 (一) —— 定格精彩 共创无穷

       5月31日,乐施会与中国发展简报联合举办“构筑公平世界主题研讨会”,期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将国际社会应对不平等的相关理念、工作方法介绍给中国,促进中国社会对“不平等”问题的关注。

       在活动上乐施会总裁梁咏雩说道 “很多人问乐施会究竟做什么?其实我们做得很简单,只有一句,就是要灭贫。但是在消除贫困期间,我们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也包括贫困的人群”。

       为庆祝香港乐施会40周年,我们用图片定格住乐施会工作的精彩瞬间,告诉大家我们为构筑“无穷世界”的努力。

       王建林老师是甘肃省会宁县汉岔乡的一名代课教师,他正使用乐施会支持开发的“同动同静”模式给学前班和一年级的学生上复式语文课。西部偏远农村小学师资匮乏,学生数量少,这个模式可以让老师同时给两个或以上年级授课, 教学质素明显提升。

摄影:兰州大学西部基础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乐施大使海清与非洲妇女一起参加2011年在南非德班举办的联合国气候谈判。海清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贫穷人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靠天吃饭,天变,他们就无饭可吃。而妇女,又是贫穷人中的弱势群体,更需要格外关注。”

摄影:Sarah Schäfer

       云贵交界彝良威宁于2012年9月发生地震,乐施会迅速发送救援物资。乐施会坚持把救援资源集中投放在容易被外界忽略的农村贫困边远灾区,强调社区的参与性、关注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社会性别、注重救援的时效性和效率、问责性, 并与当地政府及民间组织建立伙伴关系。

摄影:冯明玲

       孩子们顶着塑料桶,迎着夕阳,赤着脚在田野间穿来插去。他们小小年纪,却是家中主要劳动力,运水、运肥料,全部一手包办,而头顶的塑料桶,就是他们的好帮手﹗

摄影︰潘蔚能

       肯尼亚图尔卡那地区的妇女和女童,每天都要长途跋涉寻找水源。乐施会支持开凿地下水,12,500名村民有了方便、清洁的水源。村民唱歌跳舞,热烈庆祝终于解决了缺水问题。

摄影︰Kieran Doherty

       刘正强两口子是波多罗村的种植示范户,带动村民们提高药材种植技术。波多罗村以前依靠砍伐出售木材、退耕还林补贴为生,目前全村收入的70%左右来自于高山中草药生态种植,在恢复自然生态、保护了4万亩森林的同时也稳定了生计来源。

摄影:潘蔚能

       举着自家摘的菌子,杨秀春开心地笑了。农村妇女多数缺乏经济能力,在家庭和社区事务中也少有发声。在乐施会的支持下, 妇女得到小额信贷发展生产,并学会了记账、计划着使用家里的钱,还培养了良好的存款和还款习惯。

摄影:潘蔚能

       村民刘正云全家生活在云南省丽江市拉市海波多罗村,这里曾经饱受生态破坏后的灾害困扰,深陷贫困。乐施会支持村庄防灾减灾建设、多元生计发展、村民组织化推动、发展能力培育、生态保护等多方位促进,使社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合作伙伴“绿色流域”也藉此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颁发的“2015年度赤道奖”。

摄影:潘蔚能

       杨梦菲和家人一起住在合肥市一处打工者聚集的社区,这里缺少公共厕所、路灯等公共设施,道路狭窄,车辆往来频繁,对于儿童尤其不安全。乐施会支持伙伴设立图书室,为流动儿童提供借阅图书,日常课业辅导与看护,团体活动课,不定期开展外出亲子活动、社区家庭活动等。

摄影:王文燕

       2008年5月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乐施会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大院回族乡花果村发放救援物资,领到物资的大爷十分安心。乐施会在四川、陕西、甘肃开展救援,五年间总计实施28个紧急救援项目和200个灾后重建项目,超过85万人次受益。

摄影:薛振冰

       乐施会在尼泊尔推行生计发展项目,向互助小组成员提供发展基金,为农户提供种子、肥料、耕具,提供种养殖技培训和相关的农业信息,协助农户增加粮产和收入,改善生计。

摄影:Jisu Mok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的瑶族乡古荒社区,大妈正在打理自家种植的金银花。乐施会支持村民把金银花种植做为特色产业,帮助山区村民增加收入, 改善生计。

摄影:刘博文

       山区是中国减贫的重要区域,这里面临生态破坏与生计艰难相叠加的双重挑战。乐施会支持伙伴及村民从生计发展入手,结合生态恢复、能力培育、组织化建设、文化传承等综合内容,重新恢复崇山峻岭的青山绿水,村民们也藉此营造自己的安居乐土。

摄影:潘蔚能

       甘肃省会宁县芦岔村的陈国玉老人年逾花甲,家里有8口人,生活负担很重。芦岔村气候干旱,农作物产量低。乐施会支持发展牛羊养殖以增加村民收入。陈国玉一家在乐施会的支持下购买2只羊,目前已养殖15只羊,困窘的生活有了希望。   

摄影:朱理

       热爱刺绣的王云,爱说爱笑,最喜欢与妇女手工艺协会的姐妹们一起刺绣、一起聊天、一起传播性别平等观念和推动村规民约修改,改变村里性别不公平的风俗习惯。乐施会自2004年支持河南省周山村农村妇女手工艺品开发、妇女赋权及性别平等倡导。

摄影:王慧思

       在香港出生的巴基斯坦裔何忠仁(左)与弟弟何家仁,在克服重重困难后,都能说流利的广东话,也可以写中文。香港的少数族裔因为不懂中文,不但影响学习及就业,更造成贫困问题,乐施会一直推动政府帮助少数族裔学好中文。

摄影:谢至德

 

 

延伸阅读

       香港乐施会创立于1976年,当时一群香港志愿人士走在一起开设二手商品店,为世界各地的扶贫工作筹款。80年代在非洲开展灾害及粮食危机的救援工作。在过去40年,我们先后在全球超过70个亚洲、非洲等国家通过综合项目手法推行扶贫和救灾的工作。

       从1987年开始,乐施会在中国推行扶贫发展工作,项目内容包括:农村及城市生计、防灾救灾、基础教育、社会性别、艾滋病防治、政策倡议及研究等。至今在国内31个省市和地区开展超过3,000个项目,投入资金总额超过11.5亿人民币,受益群体主要是边远山区的贫困农民、少数民族、妇女和儿童、农民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受益人口超过1290万人。

       1992年,乐施会在昆明开设了其在香港以外地区的第一个项目办事处,后相继在北京、贵阳、兰州设立项目办事处,项目范畴和规模也随之增加和扩大。

       40年间香港乐施会的工作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可。2015年乐施会在中国基金会评价榜(2015)暨第二届公益金桔奖评选活动中获得“金桔奖”,2014年“乐施米义卖活动”获得内地的“京华公益奖”年度公益项目奖。而乐施会伙伴也同我们一起成长,与我们合作多年的伙伴绿色流域2015年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颁发的“赤道奖”,全球仅21家机构获此殊荣。

 

本文转载自香港乐施会Oxfan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乐施会  乐施会词条  共创  共创词条  图片展  图片展词条  定格  定格词条  无穷  无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