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观点】云南连心兰树记: 公益生态建设应该“因地制宜”

 

导语

古人讲“郡县治,则天下安”,说的是治理好县域,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前途命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只有每个地方的小生态建好了,整个公益生态才能好。区域公益生态的建设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具有极大的价值,是公益的土壤。

 

区域公益生态建设作为南都基金会2020年探索的重点,我们策划了该系列内容,将访谈相关领域的一线实践者、专家等。本文是区域公益生态建设访谈系列第七篇,本期嘉宾是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下称“云南连心”)主任兰树记。他认为,公益生态建设应该“因地制宜”,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当地特点和实际需求,在纵向维度从一个个村、镇、再到区县市由下而上的营造构建,在横向维度则需要从老幼、病患、环境、灾害等不同领域方向进行打造构建,形成多元而丰富的各地区域公益生态。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科班出身”却担心被说“不务正业”

 

 

马广志:看履历,你一直在社工领域工作,曾获得首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称号,你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的?

 

兰树记:我是2002年到云南大学就读,高考志愿填报了法学、经济学这样的热门专业,但分数达不到,就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教育,尤其注重学生的实习实务训练,所以大学期间除了课堂学习外有很多实践机会。我自己也比较喜欢做实务,所以专业实习之外,我还参与了云南本地一些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与实践活动。禁毒防艾、街头流浪儿童救助、城中村的流动儿童服务、残障人士协同、工友职安健工作等领域都有所涉猎。

 

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看见了原来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和家庭需要得到关注,还有许多的社会问题迫切地需要社会力量去想办法参与解决。也感受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训练,不仅教会我们如何运用好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思考的底层逻辑、专业价值观得到重塑,也慢慢学会运用专业的理论去看到每一个社会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找到症结,进而采取有效行动让事情得以改变。

 

马广志:这种丰富的实务经历对就业应该是帮助很大的。

 

兰树记: 2006年毕业时,就有几家机构主动来询问是否愿意到他们单位工作。其中一家就是现在我所在的单位云南连心。

 

为什么云南连心会吸引到我?因为毕业那年,并没有太多专业对口的岗位,云南连心关注城乡社区工作的业务方向和我的个人兴趣方向很一致。刚好机构创始人向荣博士申请到了一个面向高校大学生开展“服务-学习”推动的项目,需要物色一个专职员工,我正好又作为综合成绩较好的学生之一被系主任推荐;另一方面,创始人向荣博士当时也是社会工作研究所的负责人,我选择这份工作不论是对外还是在面对家人时也比较好“做交代”,能够说得清楚我是在什么单位工作,否则每次与家人介绍说我是在一家公益组织或者社工机构工作,他们要么是听不懂,要么会认为这是一份“不务正业”的工作。

 

马广志:这也是普遍情况。在许多人印象中,做公益就是做好事,并不认为是一个正经的工作,更谈不上一份事业。

 

兰树记:是的。有了向荣博士这个“挡箭牌”,不但可以减轻我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没有选择一份“正经”工作的心理负担,也少了不断要去解释社工是什么的负担。就这样,我加入云南连心,到现在有14年。

 

最开始的工作是负责“服务-学习”项目,主要是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各类型公益机构及城乡社区开展的实践服务机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专业认同与社会创新意识和能力。2014年开始,我担任机构中心主任,又承担了实务研发、社会政策研究与倡导的工作。

 

 

 

比较性需求是公益生态建设的动力

 

 

马广志:“公益生态建设”目前是行业的一个热点话题,你对“公益生态”是怎样理解的?

 

兰树记:我理解的公益生态应该包括几个维度:一是能够成为生态,其中应该是要有各种各样足够丰富、多元的公益人和公益组织的存在。

 

目前,全国社会组织数量已有一定规模,但细分来看,数量较多的还是各种行业协会商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学校和医院等类型的组织,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的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的数量还较少。

 

从基金会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数量看,操作型基金会多,资助型基金会少;企业型基金会多,社区基金会少;提供传统服务的机构多,具备参与社区治理能力的机构少。所以在目前的公益生态建设方面,需要看到这些量少的部分,得想办法补充这个短板。比如,近年来在社会治理及政府职能转移的政策推动下,财政收入较多的地区,大多能够较早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该地区的社会组织数量和体量也都较大,社会组织也就相对活跃。反之,如果没有政府资源投入,再加上民间公益资源投入不足,该地区的公益人才和组织数量也普遍较少,活跃度也不高。

 

二是处于这个生态里的不同主体之间、同一类型主体之间,不仅要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还要形成行业规则特性,能够展现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属性和价值,并成长出与其他行业有效互动、合作的能力。

 

从目前来看,这种共生关系还在摸索中,尚未完善。比如前面提到的绝大多数基金会筹钱都是自己做事,而不是做资助,这就导致大量一线实操的服务机构不仅要把服务业务开展好,还被迫地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摸索机构筹款问题。结果是筹资不一定能够做得好,专业服务也因精力分散而受到削弱。这是由于大量公益组织尤其是一线组织的负责人都是从基层专业实务出身,你要让他快速学习和掌握筹款能力,这个挑战太大了。但为了生存,不得不逼着负责人放弃一部分专业服务,分出时间精力在筹款工作。这导致很多一线服务机构与基金会都做着重复的事,没有合理的行业分工,没有行业生态链的有效协作与联动,各种合理生态位的主体方互相抢资源,做事不专注。

 

马广志:你觉得这个话题为什么被关注?

 

兰树记:公益生态的议题,这几年大家提得稍微多了一些,我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公益生态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生态而言,可能从比较的角度来看,我们还处于一个很不成熟、不完善的状态,一旦有了比较,自然就会产生落差,然后就开始有人想着去做推动。比如,与商业领域的高效率相比,公益行业的低效率问题普遍被诟病,就出现一批人想着如何提升公益组织的效率问题,就开始有了在公益领域引入市场化竞争和管理的机制、借鉴企业的KPI制度、讨论行业分工等等。

 

公益行业看到政府以规模化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大公司正在以规模化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也自然看到公益组织在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短板,然后推动公益服务产品化进程。这些就属于比较性需求而形成的行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动力。

 

其次,生态里的主体从数量和质量都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近些年来,我们看到公益领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环保、救灾减防灾、教育助学、慈善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类型的机构,但在癌症康复、罕见病等特殊病患关怀、社区发展与治理、社会创新等领域的机构还较少,该领域的好公益服务产品也较少。

 

马广志:所以很多专家判断,我国公益生态的现状处于初级阶段。

 

兰树记:还处于起步阶段吧,远远还未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状态,虽然这些年在全国各地不同领域公益伙伴的共同努力推动下,公益生态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框架体系。就比如前面提到的,做资助的基金会数量太少,基金会、区域枢纽组织、一线实操机构、志愿者等主体之间,真正从行业分工和生态系统角度来看,符合形成有效协作与联动的案例还比较少。

 

 

 

公益生态建设应该“因地制宜”

 

 

马广志:你认为在公益生态建设上,政府、基金会和地方枢纽机构分别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兰树记:要推动有效的公益生态建设,从政府到公益行业各类型组织,都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发力的角色和位置。

 

公益生态首先还是需要回到作为主体的公益人和公益组织自身来看,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公益生态?中国疆域广博,东南西北跨度太大,基金会和区域枢纽机构之间需要有更多的对话和共识,然后形成合力。比如,这几年我们与施永青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在云南合作推动乡村社会工作者的培养,透过人才培养带动县域公益组织培育孵化及发展,这种关注县域人才培养及组织培育的行动,将公益资源往更加需要的县域地区下沉,取得了蛮好的效果。

 

刚刚结束的第八届慈展会上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了致力于培养中西部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活水计划”,也是看到了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县域组织发展的短板而采取的重要策略。这个过程中,具有筹资能力的头部基金会与具有行业推动能力的区域枢纽机构协同合力就变得非常重要。

 

当然,在公益生态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尤其是作为公益慈善组织的登记主管及支持部门,既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办事,同时又能够保留公益慈善本就源于民众自发自愿联合解决问题的宝贵空间外,还需要响应中央精神和要求,进一步释放空间,激发社会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马广志:云南的区域公益生态是怎样一种状况,有哪些特点?还面临哪些问题?

 

兰树记:云南在早年曾被誉为国内的“NGO之都”,当时确实是有大量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国际组织在云南开展工作,为云南公益生态建设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也带动培养了一大批既有情怀理念,又有实操经验的在地人才。而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区位,及其多民族融合、生物多样性等特质,决定了云南区域公益生态的多样化、多元化特征,也积累了深耕、扎实、多元、尊重、可持续的专业化工作基础。

 

但在“后INGO”时期,国际组织在云南的投入逐渐缩减,传统依靠国际组织生存的机构面对了较大的生存与发展挑战。近几年来,云南各级政府逐渐加大了对社会组织尤其是县区级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支持力度,同时投放了一些采购社会服务的项目资金,尤其是在省会昆明,政府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社会组织的数量增长也较快,各类型的能力建设和创投活动也陆续增多,呈现出一定的活力。但这些大多还是属于政府转移职能的公共服务部分,且大多集中于省会昆明,云南其他州市县区的政府支持和投入力度都还很少,显现了市域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在民间公益维度,云南资助型基金会微乎其微,而云南一线公益组织面向公众筹措资源的机会欠缺,筹资能力普遍较弱,导致很多需要关注的公益领域还缺乏公益人才和组织持续关注与跟进,尤其是在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县域,公益人才和组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依然还很薄弱。现有的机构大多也更加偏向于一线实操工作,行业支持类比如IT支持、公益传播、品牌服务、财务支持等方面的人才和组织还很匮乏。

 

马广志:所以说,公益生态建设也应该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

 

兰树记:没错。公益生态建设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当地特点和实际需求,在纵向维度从一个个村、镇、再到区县市由下而上的营造构建,在横向维度则需要从老幼、病患、环境、灾害等不同领域方向进行打造构建,形成多元而丰富的各地区域公益生态。

 

因为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各省、州市区县,甚至是乡镇到村寨,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性,需要产生多元而丰富的各地区的公益生态。如此,方能使区域内的不同公益生态内部之间有行业分工、形成有效组织和联动,也才能更好地形成与外部生态的合作。

 

 

 

要有主体性和专业性,也要多元、开放

 

 

马广志:云南连心作为地方枢纽型机构,是如何推动区域公益生态建设的?有哪些影响?

 

兰树记:云南连心从2005年成立至今,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至2012年,这个阶段机构主要聚焦云南昆明的流动人口社区一线服务,开展社区综合服务和社区发展的实务、研发、议题研究及政策倡导的工作。

 

第二阶段是2013至2015年,云南连心先后承接过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民政部“三区计划”项目,并在2014年在南都公益基金会支持下推动了云南首个区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并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促进了云南不同州市、区县的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陆续建设与运营,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近百家机构的注册成立,部分弥补了在城乡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数量不足的短板。

 

第三阶段是2016年至今,云南连心逐渐将重心转向公益人才和组织力量更为薄弱的县域地区,专注于对县域社区类公益人才和组织的培育支持工作。截至目前,我们直接协助县域登记注册的机构近20家,提供支持的机构近50家,初步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以城乡社区可持续发展为共同议题的合作网络。

 

云南连心去年刚完成了新的五年期战略规划,重新明确了“连接正向力量,共创美好社区”的使命,定位在“城乡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平台”。我们的重点策略路径之一即是培育县域社会组织,在接下来,我们一方面将继续联合省内外行业伙伴,共同协助较为薄弱的县域培育人才和组织,另一方面则依托中国好公益平台及国内不同网络资源,引入并研发能够满足云南各地实际需求的好公益服务产品,打造云南公益产品和资源库,探索与云南各县域公益伙伴形成有效协作的机制。

 

马广志:云南连心是否也受到疫情的冲击和影响?

 

兰树记:从目前来看,疫情给我们机构带来的冲击暂时还不太明显,但随着疫情给经济带来冲击的持续,如果政府资金投入减少、基金会减少项目资助、机构面向企业和公众的筹资缩水,那么机构可能会面对着比较大的生存压力。

 

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机构都有这种担忧,我相信县域组织尤其是初创型的组织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较为轻资产运营的县域志愿者组织,由于没有“养”全职员工的压力,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小。我们也正在筹划,看如何能够更好地协助县域组织共同渡过难关。比如,呼吁政府从社会组织促进就业等维度,进一步对社会组织在后疫情时期持续给予税费及社保减免、加大资金投入等扶持力度。也希望有更多基金会愿意一道协助一线机构共渡难关。

 

马广志:你对云南省区域生态建设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兰树记:一个区域的公益生态建设,需要有不同能力、不同资源的人和组织主动担起责任。云南一直以来都不缺乏这样的人和组织。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作为80后的青年公益人,曾看到并也受益于他们为此不断的默默付出与努力。

 

相比较于过去,我认为云南的区域公益生态建设,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做。比如我们对于区域公益生态建设、行业发展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还较少,而基于此的具体行动计划还需要形成共识,相对应的,对该领域感兴趣的人和组织也还没有很好形成合力。

 

从这几年我们在云南各地支持返乡及在乡青年服务乡村、协同各州市培育县域社会组织的成功案例来看,我们尤其关注县域及往下的乡镇及村寨层面的公益生态建设。但这需要有足够耐心的资金持续注入,需要专业的团队持续陪伴与支持。我们希望在云南各个县域,能够更快发展出更多不同类型、具备扎实专业服务能力的在地社会组织。这些组织能够敏锐、及时地发现和评估在地的各种社会问题,并有效连接内外部力量,找到一个个有效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和方案。这个过程中,既要提高自身的主体性和基于在地化的专业性,也能够保持多元、开放的态度进行跨界、跨领域的学习与合作,主动融入更大的公益生态中吸收能量与贡献智慧。

 

(兰树记,1982年生,畲族,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主任,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从事社会工作14年。)

 

-END-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连心  连心词条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词条  云南  云南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观点  观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