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2021两会建议 | 两会结束了,听听这些慈善公益之声

 

 

导语

2021年全国两会于近日落下帷幕。会议期间,与公益行业发展相关的内容不少,信息量较大。和往年一样,我们在两会结束后,编辑整理了以下内容,与伙伴们分享。

(注:排名不分先后)

 

 

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 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今后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报告指出,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发展;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慈善与社会组织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加快完善统一的慈善财税政策

应加快完善统一的慈善财税政策,积极推进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相关服务有机融合,适时出台遗产税、赠与税等新政,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保监会信托监管部主任赖秀福:落实慈善信托税收优惠政策

建议优先落实设立环节的税收优惠,准予委托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慈善信托财产部分;

 

建议委托人在交付非货币财产设立慈善信托时,无须就财产增值部分缴纳企业或个人所得税;

 

建议实行慈善信托的税前扣除资格认定,比照慈善组织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明确慈善信托的税前扣除资格;

 

建议凭备案文件享受税收优惠,委托人凭慈善信托文件、慈善财产交付证明、民政部门备案回执、慈善信托税前扣除资格认定等材料,就设立慈善信托财产进行抵税。

 

 

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淄博市原山林场原党委书记孙建博:应建立预警机制精准防返贫

政府部门设立防贫基金或者为农户购买商业保险,化解因天灾等原因造成的返贫风险。

 

“扶智”更要“扶志”。要进一步激发相关人员的内生动力,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民众就业创业技能,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用数字化手段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针对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和乡村治理基层骨干提供新型农业技能培训;

 

在乡村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的“数字化”领域,系统化推广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乡村特色等平台;

 

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等。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搭建乡村振兴公益平台群

发挥财政资金投入引领作用,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搭建乡村振兴公益平台群,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河南省委主委王鹏杰:倡导走乡村振兴美学新路径

一是美学设计铸就灵魂,保障乡村振兴本色。

 

二是美学载体传承文脉,保障乡村文化繁荣。

 

三是社区营造激发动力,保障原住民主体地位。

 

四是市场运作增加效益,保障可持续发展。引导各方联动,完善政府资金、社会资本、企业投资的美学项目建设机制,调动农民、企业家、公益组织等不同主体共同参与,构建社会化的运营管理机制,放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乡村振兴常态化、可持续。

 

五是丰富活动强化美育,保障美学理念落实。通过常态化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美育理念;推出美育精品课程,大力推广美育活动。

 

 

社区治理 

 

 

民盟中央:提升社区应急能力

提升社区应急协同能力。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承接运营社会服务职能的方式,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

 

提升社区应急响应能力。借鉴部分发达地区的模式,成立应急预案编制组,将专家学者、应急工作人员、应急志愿者等人才吸收进来。

 

提升社区应急人才保障能力。探索建立社会化招募机制,试行设立“志愿者银行”。

 

提升社区应急主观认知能力。

 

民进中央: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力量,着力培育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

 

优化社区人才队伍素质及结构,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新增社会工作专业并鼓励具备社区专业知识的毕业生担任社区专职工作者,建立社区工作者长效学习培训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和平: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治理

要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党的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同步推进。

 

要推动重心下移,尽可能把人财物和责权利对称下沉到城乡社区,同时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

 

要推广智慧社区,提升社区工作者服务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财经大学校长方明: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

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扶持和规范管理。

 

以党建引领提升社区社会组织能力,开展学习培训、观摩实践等活动。

 

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突出作用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开举: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力量,着力培育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

 

优化社区人才队伍素质及结构,选拔高素质人员充实队伍。

 

规范社区工作者权责,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岗位责任制,采用简洁实用的岗位绩效考核标准;

 

健全社区人才队伍激励机制,探索构建与岗位职级和评价结果相衔接、动态调整薪酬体系为核心的社区人才队伍管理体制。

 

 

社会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卫健委主任段宇飞:社区康复机构按比例配置精神康复社工

要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待遇、职业前景上给予优待。

 

要加快推进基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建设,逐步实现县区和镇街全覆盖,并按照每名社工服务50—10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比例配置精神康复社工。

 

全国政协委员黄宝荣:推进制定社会工作事业促进法

社会工作服务经费纳入国家经常性财政支出预算。

 

推进制定社会工作事业促进法,若制定条件尚不成熟,可先出台《社会工作者条例》,建立职业准入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推进社会工作立法和服务规范化。

 

加强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

 

建立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

 

开发社会工作岗位。鼓励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设置一定比例的社会工作岗位,聘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从事相关的服务工作。

 

加强社会工作资源的统筹管理。对不同部门的服务资源进行统筹管理。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和社会工作宣传周等方式,广泛宣传社会工作,增进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此外,加大对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和优秀事迹的宣传和奖励,为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儿童权益保护 

 

 

民盟中央:将儿童福利优先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

树立积极的、发展型的儿童福利理念。发展家庭支持福利政策,从救济儿童转变为支持家庭,从被动式救助转变为积极性预防;从保障困境儿童扩展为所有儿童;从补缺型福利发展为普惠型福利。

 

推进建立独立的儿童福利部门,单列经费预算。国家不仅要提供各种儿童津贴,还必须提供或购买儿童福利服务,包括儿童照料、寄养、领养服务、教育服务、卫生保健服务等。

 

制定专门的儿童福利法和儿童保护法。

 

重视和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儿童福利制度建设。

 

致公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的提案

确保分级干预与保护处分相衔接。实现保护处分措施种类的多元化。

 

加快建立专门学校,推动保护处分视角下的专门教育与专门矫治教育。规范实施针对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专门教育。分工实施专门矫治教育中的教育和矫治工作。

 

实现保护处分措施的专业化与体系化。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提升未成年人特色保护。建立触法未成年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衔接。

 

民革中央: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后的教育管理工作

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机制。建议对实施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强制心理干预、矫治。

 

积极发挥工读教育的作用。

 

完善涉案未成年人社会化帮扶。依托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检察机关、关工委、教育行政部门等机构开展帮扶和家庭教育指导等。

 

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校园、进课堂。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建立未成年人高危心理问题联合干预体系和机制

中小学要全面设立心理服务平台(如心理辅导室等)、心理辅导热线,通过心理教师、校医,或通过引入心理学专业教师、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微澜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徐萍:成立反家暴社会组织

加强关于我国反家暴相关社会组织的建设,和政府共同发力构建反家暴“联盟”,对家暴的行为形成震慑。

 

国家可以在设立条件、税收减免、行政部门对于社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等方面,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反对家庭暴力相关社会组织的设立和发展。

 

充分发挥相关社会组织在反家庭暴力事件中事先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救济的作用,以及加强对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的指导。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茂名市社会福利院院长李兰:把青少年关爱保护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任务中

以“社工+村(居)委干部+志愿者”的模式打造新型青少年关爱保护工作格局。把青少年关爱保护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任务中。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关爱保护服务,重点是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残障青少年、智障青少年、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家庭困难的青少年、患重病的青少年等关爱保护服务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协副会长方燕:建立被收养儿童关爱回访制度

加大政府对困境儿童和收养家庭的支持扶助力度,并鼓励民间基金、慈善机构等对收养病残儿童的家庭给与相应的奖励。

 

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联合妇联、残联、团委、社会慈善机构等形成合力,落实关爱和回访机制,实现对被收养人的长效保护;设立关爱基金,拓宽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渠道。

 

 

养老服务 

 

 

农工党中央: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社区层面,加强扶持引导,激发内生活力,充分利用闲置教室、民房等资源,大力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社区互助养老,通过志愿服务、低偿服务、时间银行等方式完成互助养老代际接力。

 

系统强化养老保障,让更多老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完善对低收入人群的帮扶机制;结合乡村振兴行动,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

 

立足农村实际,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当过村干部、教师等的老党员为核心,发动一批低龄老年人、留守妇女等志愿者,开展“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行动,解决缺人问题。

 

致公党中央:进一步完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制定全国统一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规范和标准条款,保障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理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因地制宜制定“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者专管制度。

 

逐步建设全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台盟中央:完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让生命尊严谢幕

构建临终关怀分级服务体系,增加服务资源供给。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加大政策引导,促进社会力量举办临终关怀服务专业机构。

 

引导树立积极的伦理氛围,形成积极的生命观。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指导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

有关部门要指导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制定智能技术适老标准的总体要求,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群策群力,共同建立专项标准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金李:建立“公益养老储值银行”

建立全国联网、村村联通的志愿服务记录系统,鼓励志愿者在相对年轻、有服务能力时进行公益服务、帮助老人,等到志愿者年老时,可凭借志愿服务记录获得他人帮助。

 

全国政协委员、正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欧宗荣: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五强化”

强化老有所“养”,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强化老有所“助”,持续加强社会各方力量整合,助力完善社区养老体系。

 

强化老有所“医”,持续深化“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新模式。

 

强化老有所“依”,持续推动社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持续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社区文化活动发展。

 

 

环境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细花: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自然教育建设

多措并举推进自然教育机构健康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自然教育建设和运行。适时成立全国性的自然教育行业协会,培育针对不同受众特点的自然教育机构。共同制定自然教育行业规范标准。

 

无偿向社会机构及民间资本开放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国有资源。

 

林草、教育、文化旅游、科普等政府职能部门在相关资质认定及授牌方面,给予自然教育民间机构公平的竞争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张兴赢: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充分发挥科学机构和包括全国各个学会在内的社会组织力量,推动人才进入国际组织,或以专家身份进入各种国际专家组,去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重要学术报告的编写或评审。

 

支持社会组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要支持社会组织人才到联合国以及国际机构任职。建议创造机会让社会组织力量,尤其是青年,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工作。”

 

 

教育公益 

 

 

民进中央:推进教育公平,为贫困家庭发放免费购书券

加快建设国家级教育资源的云平台建设。

 

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全面实行公益性学习资源和中小学生在线学习免流服务。提供面向弱势群体的补偿性“互联网+教育”公共服务,为弱势群体学生提供免费的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在线教育服务。

 

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加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的图书馆建设,为乡村的孩子、弱势群体的孩子、边远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图书,为贫困家庭和弱势人群发放免费购书券,为新生儿赠送阅读包。

 

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补齐偏远乡村学前教育短板

充分满足相对困难家庭子女多元化教育帮扶需求;继续多措并举、多方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形成长效帮扶格局。

 

推进偏远乡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改善升级;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持续投入,发掘、倡导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模式。

 

坚持教育扶智,加大学前教育数字化投入,引导电信、教育、互联网企业和社会组织兴建、捐赠数字化设施和服务,打通乡村与城市教育的数字鸿沟。

 

加快师资培养,实施“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增量提质计划”,大力发展幼教辅导员队伍。

 

建立公益援助项目评估体系、评价机制,发掘典型模式和优秀经验,推动公益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纳入教师教育内容和通识培训,鼓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生命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及继续教育。

 

借力社会服务,发挥社区及相关专业社会机构的协同和支持作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推动慈善力量参与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首先要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业编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确保1000人以上的中小学必须配齐1至2名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其次,教育部门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的必修内容。同时,缩短城乡学校之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差距,在培训经费、教学资源等方面适度向乡村学校倾斜。

 

另外,推动社会慈善力量参与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流动儿童校外学习问题

修改《义务教育法》,切实保障流动儿童在居住地就近入学。

 

将“就读率”的稳步提升作为衡量各地教育部门落实流动儿童入学情况的关键指标。

 

保障流动儿童入学待遇同城化,增加公办学校学位供给。

 

关注流动儿童特殊需求,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流动儿童校外学习问题。

 

 

残疾人事业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引导社会力量救助农村地区智力残疾群体

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精准扶贫和社会保障有机衔接机制,根据智力残疾程度和家庭具体情况,丰富救助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救助。

 

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建立残疾儿童群体公益托管机构

在有条件的地区组建公益托管机构,由政府出资采购康复器具,雇佣专业康复治疗师,与养老机构、疗养机构等合作。

 

引导公益组织参与其中,志愿者可以定期到托管机构开展公益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促进城市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

强化示范引领。在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创建等工作中,将“人行道盲道设施”“无障碍过街设施”“无障碍公交站台”等建设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和整改内容。鼓励各地将无障碍出行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内容,树立典型示范。

 

完善标准体系。完善城市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和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加快推进重点标准制定。

 

加强设施监管和日常维护。

 

提高城市无障碍出行信息服务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严慧英:扩大心智障碍者中职教育规模

采用多元化办学形式,普及心智障碍者中等职业教育。

 

鼓励培智学校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养养成体系,搭建多方联动的专业支持系统,推动中职教育真正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狮子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费薇:建立成年孤独症康养中心,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

尝试建立社区型成年孤独症康养中心,探索孤独症托养服务机构良性运行机制,倡导对特殊群体终身关怀,进一步加大残疾人托养服务人才培养力度。

 

建设社区型康养中心,要加大力度扶持残疾人特别是孤独症患者托养服务社会力量。各地应采取资金、场地、税收、用水用电等优惠政策措施,引导和培育提供托养服务的社会力量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还要有效对接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中设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生产工厂(车间),或直接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中的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劳动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加强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及科普宣传

建议将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纳入儿童常规检查必要项中,并将复筛确诊的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减轻家庭负担。

 

扩大《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试点实施方案》实施范围,研究制定评估工具,统一评估标准;进一步推动落实关于儿童孤独症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打通从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到康复教育的衔接。

 

通过多渠道、多媒体方式建立科学、系统、持续的科普宣传,引导社会正确认知孤独症,帮助家长了解后续康复及儿童康复教育的方式方法。

 

 

健康公益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

动员边远地区社会组织力量,加强偏僻农村地区宫颈癌疫苗接种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胡卫:公益组织为“空巢青年”提供健康服务

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半公益形式、公益组织,社区服务等模式,为“空巢青年”群体中需要的人群提供身心健康能力服务和家庭建构实务能力服务。

 

社会引导和支持的方式推动“空巢青年”群体向“筑巢青年”群体转变的共筑机制,如社区共筑、社群共筑、志愿者活动共筑等多种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教授丁洁:慈善与医保对接呵护罕见病群体

建立对接机制,即社会慈善机构和社会互助组织与政府的基本医保体系相对接的工作机制,确保善款和救助资金有序进入医疗支付机制。在严格遵守《慈善法》的基础上,整合社会互助资源。

 

 

志愿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泗城镇花园井社区党总支书记岳喜环:加大对民间志愿者培育扶持力度

创优民间志愿者文化环境。

 

壮大和规范志愿服务队伍。

 

建立奖励机制,给予必要的活动经费支持。

 

完善村社区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建议以志愿服务时间为基础,建立志愿服务考评激励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黄燕苹:实施银发志愿者行动

首先成立中国银发志愿者协会,制定银发志愿者行动指南,发布《中国银发志愿者标志基本规范》。

 

鼓励在银发志愿服务站点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模式,激励互助养老发展,实现低龄存时间、高龄享服务。

 

鼓励推动社会力量依法设立志愿服务基金,建立慈善对接平台,实现志愿服务资金来源多元化,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银发志愿服务项目。

 

 

社会企业

 

 

民建中央:推动社会企业健康发展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推动社会企业健康发展。支持和引导企业家围绕特殊群体就业、社区发展、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社会发展难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

 

开展区域或行业社会企业试点建设。

 

鼓励相关机构兴办或转型为社会企业。支持有志于公益事业的企业或个人投资创办社会企业;将一些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直接转变为社会企业而非商业企业;推动一批具有创新能力与意愿的社会组织转型为社会企业。

 

构建支持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和金融支持体系。

 

宣传倡导社会企业家精神,建立社会企业青年实践机制。

 

- END -

 

综合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网、央广网、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澎湃新闻、新京报、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两会  两会词条  之声  之声词条  慈善  慈善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听听  听听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