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漫说朱熹预言理论物理学科(范洪义作)

漫说朱熹预言理论物理学科

  范洪义

    我在科学网的上一篇文章《参观朱熹考亭书院碑有感》指出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被演义为对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学生们通过思考探究事物原理,一方面获得自然知识,另一方面提高精神修养与处世能力。然而,在明末清初以前,中国大多数的学术与其说是经世致用之学,不如说是务虚之学。儒家虽崇尚“格物致知”,但从宋明理学的路数来看,在具体的物存在之前,已经有理。例如,朱熹在《答刘叔文》的信中写道:“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六)甚至在形成物质的宇宙之前,一切的理都存在着。见另一段朱子语录:“徐问:天地未判时,下面许多都已有否?曰:只是都有此理。”(《语类》卷一)又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因此,后来对朱熹的批评者说:正是因为这个“知”本来就已经有了,朱熹的所谓“格物”不过是对“知”的参照和印证。

    可是我再对照现代物理的发展历史仔细一想,朱熹的这些话可当作是在预言和强调理论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例如,在原子弹未出现前,爱因斯坦事先给出了E=mc^2这个理,在电磁波未被赫兹激发出来前,麦克斯韦已经给出了电磁理论和波动方程,而且自然界遍布电磁波,只是人们以前不知道而已。再说激光,以前没有这个东西,但是爱因斯坦觉得应该有受激辐射这个理,于是后来的物理学家汤斯等人才把激光做出来。再说冷原子,爱因斯坦在玻色文章的基础上给出其凝聚之理,才有后来的实现。

    可见,虽未有物而想出理是理论物理学家的任务,在思维上推想极端条件下的理,能指导新的物产生。可如今,理论物理已经被边缘化,大多数人们关注的是物理应用和提高技术精度。然而,对理论的轻视导致对理的错误理解,也搞不成新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漫说朱熹预言理论物理学科  理论物理  理论物理词条  朱熹  朱熹词条  预言  预言词条  学科  学科词条  
观点

 马云现象

一个模式可以颠覆现存的行业模式,这是技术创业的典范。不值得推广,因为这样只能说明现在存在的不合理。既然现在存在不合理,存在的合法性正当性不存在,既然存在依据不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