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大学教什么?

 

大学教什么?

信息时代了。捂着讲义,没用了,网上可以找到各类讲义;板书漂亮,没用了,ppt可以形成更高效、更绚丽的视觉冲击;知识传播,不如百度,网上还可以看到各类版本和议论。知识的获取,不再是半掩着门传授秘笈。

什么该教给学生呢?

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去做出判断?如何质疑和独立思考?简言之,系统观、方法论、经验思考,顺便传播点大路边的知识。

一、系统观的养成

每个个体都是一连串事件的组合,事件之间并非偶然,而是存在相辅相成关系的。撇开其它,看某一独立事件,是不合理的,往往不能掌握事件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医的理念更深远。做企业,看事物的发展,也是如此。

了解系统观,就要读读哲学类的书,《周易》最早了,也最晦涩,循环往复、辩证转化、福祸相依、元亨利贞的发展观,源于此,不好读,可以放到以后经历多了,再读。因此,首推的是《道德经》,这是本比较容易读懂的书,算是自然辩证法的鼻祖。还可读读《庄子》,老庄不分家,老子关心天地人,庄子更注重个体的修为和意识的认识。佛经和佛教有区分,看看《六祖坛经》和《金刚经》,算是入门,也是有必要的,三千婆娑世界,你我不过是恒河中的砂一粒而已,有啥可嘚瑟的?心中无贪念,得失随缘莫强求,自然而然就平和了。如此,也就出世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学》、《论语》、《中庸》的入世之书,还是要读的。仁义礼智信,不是坏事,也是一个理想的生存法则。里面的名言警句多出自上一段的书目中,算是一个结合。

以上算是系统观养成的经典必读书。不同经历,有不同感悟、不同的解读。所谓经典,是需要卷不释手的,年年读,年年有收获。读是二次创作,读出味道,往往是结合了自己的心境和体会的。

都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结局往往是颓废的。古人的智慧,思来是“未知生焉知死”,把问题丢在一边,以旁观者的心态看看经历中的自己和周边,在实践中做点元亨利贞的事,也就够了。

二、方法论的养成

做事情,总要有章法。

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法在于科学细致、庖丁解牛。记得大学毕业设计时,实验室的热处理炉坏了,跟着韩老师修炉子,算是上了一课。打开炉子的控制柜,傻眼了。炉子老,密密麻麻的各类元件。韩老师笑笑说:“我也没修过,可以看看。现在看,就是麻烦,不难。”我说:“没弄过,也敢碰啊!”韩老师只是笑笑,不语。人称韩大胆,不虚啊!韩老师拿着万用表,一个个地测起来,一个上午过去了,终于找到那个坏了的元件,下午买来替换上,OK了。以后出去混日子,敢动设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也是,都是人造的东东,知道了原理,不慌,按图索骥,有啥弄不了的呢?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自信的源泉。舍得投入,一个个排查,是对毅力和细致的考验。

工艺优化中,有人喜欢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实验设计是值得商榷的。正交实验法貌似比单因素实验法更省事,但一旦获得不到理想结果,就不好往下走了。科学实验,更推崇单因素实验法。可以从单因素实验中掌握影响规律,即便前几轮试验获得不到理想结果,只要坚持推进,总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单因素实验法中,试验设计如何做到单因素就是关键了。有的貌似是单因素,实则还有其他变数,也会造成误解,这就需要具体分析了。实际工程中,如何兼顾效率和规律探讨,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

张孝骞的临床思维方法有两个突出之点“一是全面和辩证,二是发展和变化”。细思量,给人看病,给工业看病,道理都是相通的,教条在哪里都不好使。工业企业的技术咨询,也该从中医角度去考虑,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不可取,需要系统论、整体考虑,望闻问切,也适用于对企业的问诊。面对同一症状,得出的可能是完全相反的结论,给出的处方更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规模培训是无效的,还是一对一的辅导更有效些。

如此说来,涉及的方法论的道道很多,比如庖丁解牛,比如兼顾全面和辩证与发展和变化,比如望闻问切,比如正交实验和单因素法的结合,比如试验和模拟相结合,等等。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具体如何,还是要因地制宜的。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一个人的做事套路和做事风格,会形成章法,架子一拉开,就知道有没有货。方法不对头,有遗漏,再努力,再精致,也是无助的。

说到有的人很有见识,何为见识?博学的知识基础,哲学的思维方法,独立的思考途经,才会形成像样的见识。换句话说,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没有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指导,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执行力,就不会有啥见识。没有见识,做事自然不得法,做成的概率就要看天了。

三、经验思考

经验,顾名思义,经历和体验。一般地,做成的事情形成的体验被称之为经验,做不成的被称之为教训。这就有点歧视,其实,成与不成,经历过了,都是很好的体验。把体验有效地总结出来,说出个一二三来,就是经验经验中告诉人们不能再趟的浑水,就是教训。

大学的课,除了从知识体系的角度系统罗列些大陆边的知识,更需要讲出来的应该是对经验思考。课讲得生动的人,课上都是故事。故事,顾名思义,就是过去发生的事。讲课要讲故事,讲别人的故事,自然不如讲自己的故事,更容易引发思考。要讲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而不是毫不关联的花边趣事或者炫耀自己的刷盘子经历。讲故事的风险在于,稍不留神,可能就会陷入自我吹嘘的层面,失去了讲故事的本意;或者扯着没边的事,占去大半节课,异国风情,牛人经历,猎奇是人的本性,但终是对课程无益的。没有故事的课,往往是索然无味的,抽象的专业概念,听不懂的名词一个接一个,犹如一个个的瞌睡虫萦绕在耳边,睡去,是最好的选择。故事是用来引发思考的,思考起来也就赶走了瞌睡。每一个故事的本质是经验的提炼和思考角度的展望,学以致用,做一个讲故事的人,是一个教书匠最需注意的。

经验从哪里来?道听途说的也是经验,把别人的经验弄明白,转变为自己的认识,是人高明的一大点。更直接的经验,来自于实践。课想讲得好,就得亲自动动手,真的去做一做,细节决定成败,关键是对细节的认识和把控。在一线跑,忙着技改,改了效率,改了环保,改了质量,企业满意,自己也收获满满。说到收获,能把所学、所想用到实际中,看到慢慢变为现实,提升了质量,改善了环保,提高了效率,验证了自己的理论,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心里由衷地高兴。

经验不持续更新,也会过时。当下,对于专业技术而言,技术日新月异,躺在教科书上,讲义十年不换,这样的事儿,会越来越少。某个东西,做的多了,有了经验,有了快速的方法,往往就成了技能。拥有一技之长,往往是做技术的人的向往。某个东西,做的多了,有了经验,也就难以突破自己,往往成了技术革新的阻碍。一技之短,往往伴随着一技之长的成熟而落地。技术在进步,长总有变短的时候。没有经验,不行;躺在经验上,更不行。

当下,经验的传承,成了大问题。企业、高校都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最近碰到一些事情,总能想起一位已经仙去的王先生,他算是检测界的门清儿。我算是他的半个弟子,刚刚学了点皮毛,人已仙去。再碰到检测方面的具体问题,已经无人可商量。职称、称号,不能代替真才实学,算是一个例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讲明白的人,少稀。老先生一辈子的经验、教训,没能继承下来,甚为惋惜。实验室的发展,离不开两位退休王先生的谆谆教导和建议。这个是无法磨灭的。退不退休,不重要;是否有效传承,才是关键。最近,在企业倡导“师徒制”。其实,这算不得创新,却是弥补经验传承不足、新人快速上手的好办法。有个师傅照顾下,有利于新人适应环境,少犯低级错误。恢复师徒制和认证(考试)制, 允许个性化、一对一培养,必将成为未来。工业化式的批量教育模式遏制了个人的创造力,必将成为过去。两者的有效结合,将形成教育的春天。

 

大学的课

大学的课,

是充满知识的,一次课的内容够高中咀嚼3个月。

大学的课,

是含着质疑的,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进展。

大学的课,

是面向未来的,给兴趣者提出了思考和努力的领域和愿景。

大学,需要变,

不管是改变,还是被改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学教什么?  什么  什么词条  大学  大学词条  大学教什么?词条  
观点

 有师门规矩吗?

有师门规矩吗?王德华 最近有人问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师门规矩?猛一听,愣了一下:有师门规矩吗?仔细琢磨,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据说有的师门规矩是半斤...(展开)

观点

 谈谈华为智选手机NZONE SE...

今年6月22日中国移动推出一款权益版(增强版)的5G手机,NZONE SE 7 PRO。根据我的观察,似乎里面还是有点儿门道。这款手机的芯片用的是天玑720芯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