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旅游区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有很多民族聚集区位于山区或沿河、沿海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总体上看,这些地区近两年城镇化率发展迅速,但与全国平均水平52.57%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如何探索一条“旅游催生城镇,城镇成就旅游”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加快旅游业升级是推动旅游区城镇化的新动力

  旅游城镇化是以旅游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镇地域的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旅游区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但目前来看,总体上旅游业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快旅游业升级是推进旅游区城镇化的新动力。

  要加强区域合作,提升整体实力。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一种动力,对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从而扩大城镇规模有重要作用。很多风景区由于地缘相近,文脉相连,实行区域合作是大势所趋。通过构筑合作大平台,立足区域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优势,统筹布局,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客源和市场,支持基础性产业包括交通、通讯、金融、房地产、餐饮服务、商业网点、公共事业等的发展,实质性加快旅游一体化发展,引导周边农民和经营者聚集,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要整合旅游资源,促进优势互补。一般来讲,旅游区各旅游板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互补性强,各地旅游资源有不少结合点。应从景区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找准卖点,彰显亮点,把自然山水、民俗风情、生态康体、宗教文化等旅游概念打包捆绑,策划出富有区域特色的主题形象。通过整合资源、城市互动、客源互送、联合营销,形成旅游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实现景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要发掘旅游文化,形成城镇特色。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涵,只有文化介入并参与到旅游组织规划和具体活动中去,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旅游区在旅游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对区域文化积淀的挖掘梳理、优秀文化历史遗迹整修保护和宣传推广,形成城镇的个性与特色,彰显城镇魅力。这必将为当地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扩大社会就业规模,改变城镇就业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当地更新观念,开阔眼界,促进本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及与国际接轨。

  推进产业融合是促进旅游区城镇化的新趋势

  产业融合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旅游产业的融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也包括旅游业六要素之间的融合;另一种是旅游业与非服务业,即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着力推进产业融合,促进旅游要素发展,是促进旅游区城镇化的新趋势。

  首先,政府要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产业是一个高度复合型的产业,它涉及到食、宿、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同时与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邮电通讯业等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政府要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区域内各项旅游经济交往实行互惠互利政策,制定统一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好、发挥好旅游产业的带动功能,使旅游业向更多的领域拓展,建立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其次,不断推进旅游六大要素发展。加快旅游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构思新颖、制作大气的精品主题文艺展演节目,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开发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及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形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力。通过“大旅游”激发旅游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整个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加大旅游区旅游业和其它产业融合力度。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如文化、农业、林业、体育、商贸、水利等融合已广泛存在于旅游实践领域,成为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一股重要力量。旅游区农村面积较大,产业结构单一。随着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逐步推动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对农村和农业带动作用很大,成为拉动旅游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效动力,不仅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坚持低碳发展是实现旅游区城镇化的新途径

  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今天,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共存的现实,旅游区面临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重任。因此,秉持“和谐”理念,坚持“低碳”发展,提升城镇品质,是实现旅游区城镇化的新途径。

  从地理生态环境来看。旅游区往往生态环境复杂而脆弱,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以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地的武陵山区为例,其内有永顺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乌江、清江、娄水、酉水等水系,是大江大河的“水塔”源区。生态环境复杂,自然地理的差异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明显因此,使它对江汉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洞庭湖区、长江山峡等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随着旅游区旅游开发与城镇化的加速,必须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突出位置,实现发展与保护双赢。

  从社会经济发展看,旅游区脱贫和发展任务艰巨。武陵源的发展可以给我们深刻启示:1992年12月,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专家再次对武陵源评估十分震惊,风景区内旅游设施泛滥,环境污染严重,被黄牌警告。此后,张家界市坚持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在推进产城融合、城乡统筹、新区建设、创新城市管理等方面探索新路,景区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互促共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宜居城镇建设要求来看,旅游型城镇化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能够合理调整城镇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从而达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镇目标。比如上述提到的武陵山区在旅游型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突出城镇的特色,深入挖掘城镇文化,避免城镇的同质化;另一方面,在发展思路上既要保留城乡景观的差异性,又让农民在旅游就业的同时,感受现代化的市民生活方式,提高精神文化内涵,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镇化。(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GSY1108)《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旅游区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  城镇化词条  旅游区  旅游区词条  道路  道路词条  新型  新型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人文精神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主持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对话人:白 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评论家)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文艺理论家)  徐沛东(中国...(展开)

人文精神

 舌尖叙事为何久盛不衰

 近日,由陈晓卿担纲的《风味人间》寻“味”而来。这部人文美食纪录片承续着中国人的美食版图,连接起世界各地的风味佳肴。从大漠到平原,从高山到海洋,主创团队怀着对美...(展开)

人文精神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古代像包公、海瑞这样的清官,老百姓都推崇他们为‘青天’。包公曾经写过一首明志诗:‘清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