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文化视野中的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

  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的深层共性,是文化性。文化不仅是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在深层次的关联,并且使国家形象和公共外交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理念和精神境界的彼此贯通。

  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的文化性

  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的深层共性,是文化性。文化是密切二者关系的“黏合剂”,是深化认识这一关系的“钥匙”,是理解其根本逻辑的“向导”。

  国家形象的文化性,可以从其文化要素、文化功能和权力属性这三个方向上去探求。

  第一,从文化要素上讲,国家形象构成要素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等因素,而文化要素居于核心地位,在其他要素包括整体国家形象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文化基因”。第二,从文化功能上讲,与文化之于国家形象的本原性影响相应,国家形象对文化也会产生影响,即良好的国家形象会增强该国文化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进而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反之亦然。第三,从权力属性上讲,在国家形象构成要素中,经济和军事要素主要以硬实力为依托,表现出较强的刚性,而政治、文化、外交和社会等要素则主要以软实力为依托,表现出较高的柔性。国家形象是糅合、平衡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一种“巧实力”,其外在形态和呈现方式是柔性的。国家形象的建立与推广,是以文化、政治价值观、对外政策、国际规则和信息等软实力来源为载体进行的。

  关于公共外交的文化性,需要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公共外交有着特定的文化使命,而不是仅限于对文化交流作为手段的运用,否则,就难以把握公共外交的本质。从广义文化的角度说,公共外交以文化交流为表、以文明融合为里,文化使公共外交能够实现“表里如一”。第二,文化性是公共外交作为“新外交”区别于传统外交的最显著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它规定了公共外交的其他特性。公共外交意在激活蕴藏在民间的非政府力量的潜能,构成对传统外交的重要补充和完善,而不是挑战。第三,文化是公共外交的核心传播介质。以信息、知识和价值为层面的柔性传播,实质上就是一国包括过去和现在主流文化的对外扩散,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早期形态和发展渊源。

  道术并进的策略性

  文化不仅是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在深层次的关联,且使国家形象和公共外交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理念和精神境界的彼此贯通,直达理论家们所追求的“心灵政治”。国家形象因其“巧实力”属性而用来代表“力”,公共外交更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塑造国家形象的“术”,西方的心灵政治在中国话语系统中则接近于“道”。

  这里的“道”,一个是作“道德”解。国家形象和公共外交均以文化人、以德服人,这是二者共通的道义境界;另一个是作“规律”解。国家形象和公共外交的成功与否、成效大小最终取决于是否能坚持“道”,即是否能够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国家形象和公共外交区别于传统外交范式之处在于,二者是以不同范围的国际公众为对象所开展的对外活动,因此,对国家形象的好坏、公共外交的成败,做出判断的决定权主要地不是在国内公众手里,而是在国际公众那里。

  形象也是利益。国家形象“力”的增强,同时需要公共外交“术”的发达和心灵政治“道”的助力,一个是向外用力、发达了工具,另一个是向里用力、强健了心智。在中国有可能成长为全球大国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务必要坚持“道术并进”的原则,树立全面的国家形象观、推进有效的公共外交,并在实际工作中讲究策略。

  在“道”的层次上,重点做出如下规划和部署。第一,“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品牌设计。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蕴含宝贵价值的人类精神财富。“文化中国”应成为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设计的主要思路,发挥优势、自成一格。第二,“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内在培育。“美丽中国”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且是涵盖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在内的总目标,体现为:清明政治、良性经济、包容文化、法治社会、优美环境,并亟需在有形表象、精神内涵和国家行为上下工夫。第三,“责任中国”国家形象的外在展示。这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体系的必要要求,所要承担的责任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对内,保证国内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另一个是对外,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比如国际援助、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等。

  在“术”的层次上,应实现多元立体国际传播渠道的互联互通、协同推进。第一,增强中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改变西方对华刻板印象、竞争国际话语主导权。其中的关键在于,确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及其“信息源”地位。第二,充分利用具有主场优势的全球性媒介事件,增加中国对外传播中的文化表达、强化自觉国际公关的力度。对于像奥运会、G20峰会、世界妇女大会等全球性媒介事件,加强科学谋划、积极舆论引导,做好主场外交、展现中国魅力,累积起来,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优势。第三,加强“自媒体”时代的舆情引导、管理和服务。在国际旅游的语境下,国内外普通民众直接的交相互动常态化,以个人为载体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现实可能性大增。在微博、微信等个人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应鼓励“人媒介”发挥正效应、传递正能量,承担起国家形象代言人的使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外交  外交词条  视野  视野词条  形象  形象词条  公共  公共词条  国家  国家词条  
人文精神

 书法首要是把字写好

 传统书法的根本是要把字写好,虽然评论家习惯于把人品、学问和见识与书法的优劣联系在一起,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写字首先是一种技术活。任何技艺都是有标准的,尽管在不同的...(展开)

人文精神

 文化批评首先要敢于“亮剑”

 在谈到当下的文艺批评生态时,有人强调“重要的是立场而非姿态”,接着就有人反驳,“立场和姿态都不具有价值判断的重要性”,重要的是“批评家通过审美来认识世界的过程...(展开)